浙江省公务员年前考_ 浙江集中澄清一批不实信访举报,查处一批诬告陷害行为

“1039人受到指责的误解,或者被指责的党员干部公开表明问题,其中省纪委省监委明确了15人,市纪委市监委明确了107人,县纪委县监委明确了917人”,最近浙江省纪委省监委全省为干部明确了正式的数据,温暖了很多干部的心

今年6月,建德市召开了首次失实访问报告的明确发表会,明确了7名党员干部的失实情况

遇到明明埋头于工作,却因虚假罪而被压在思想上的负担,对工作和生活也产生了影响的情况,纪委会给予了“支持”。 去年12月以来,扶正祛邪之举的活动在浙江省、市、县三级被全面推开,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省委大力领导下,省委监督委员会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这一“迅速澄清问题,支持干部创业”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集中明确了不实来信访问的举报,揭发了冤罪行为,为负责人负责,为干事释放了后盾,进而构筑了激扬清、干事创业良好的政治生态。

困境

你做得越多,受到的中伤就越多

“当时,我真的感叹一个人工作,好事难办! ’他说

这是目前58岁的杭州市民政局部下处级机关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某见到记者时的感慨,这一感慨表达了很多基层干部的声音。

王某说,我们的行业虽然社会关注较少,但也是廉政风险较高的行业。 4年前,王某带着组织说明的“任务”到这个单位任职。 杭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说:“当时,这个单位的遗留问题很多,不仅工作流程不规范,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希望局派人员进行团队和管理。”

王某没有违背这个使命,他就任后,这个部门的内部管理逐渐更新,作风也彻底转变了。 但是,这一过程也难免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王某一直记得。 他被告知在这个单位工作刚一年,就因购买产品而取得了厂家的利益。 后来市民政局纪律检查组的调查证明通报不是事实,证明他是无辜的。 没想到已经过了两年多了,他提交报纸来收取别人的利益。

王某向记者坦白了不断举报使自己动摇的事情,不能管理得那么严格。 他也担心自己的通报变多了,组织会不会变得不相信自己。

王某的担心也是一些基层干部创业干部的共同担心。 目前,改革发展进入攻守期和深水区,需要忠诚、清洁、负责精锐部队突破。 但是,长期以来在第一线遇难的干部,有时也会受到责难,有时也会受到中伤。

省纪委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不理解、不同意甚至恶意举报呈倍增趋势。 特别是在当前建设“两个高层次”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广大干部不怕苦难,不怕困难,但多年来不实际通报,甚至“无所作为”的虚假指控给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很多人不诉、不诉、干部干事的积极性

“工作多,受冤屈的人越多,越不能让干部流汗流泪。 纪律检查监督机关要严格检查腐败,用监督手段还清干部清白,担任干事创业干部。 我们不能成为干部干事创业道路的“绊脚石”。 绝对不能避免“做很多事,不做坏事”的错误指导”省纪委省监督委员会的负责人说。

淳安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向干部明确了微信号公众信号“清淳安”的正式名称

为鼓励干部新时代的新担当,去年12月以来,经省委同意,省纪委监督委员会开展了“及时明确问题支援干部创业”活动,在省本级率先明确了关于10名省干部的失实问题的通报。 此后,该活动在全省各县迅速开展,各地纪委监委由分管领导负责,由案件管理部门协调,确立责任部门具体负责,由其他部门审核合作的机制,严格筛选明确的对象,掌握明确的口径,切实有序地在全省开展活动。

扶正

分清正名为干部的后盾

6月14日,对王某来说是特别的一天。 当天,杭州市民政局召开了“特殊”党组扩大会议,不仅市民政局党组和该部门党支部两组成员,市纪委市监委也特意派人参加。 主要议程是在今年1月发表的新闻报道中,王某在集体资产公开招标过程中干涉招标过程,公开招标信息,公开收益他人等问题“正式明确”。

“感谢组织的澄清,压在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被移除,我像往常一样在工作第一线奋斗”

据现场工作人员说,王某表明态度时,摘下老花镜擦了擦眼睛。

李某是丽水市莲都区扶贫第一线长期工作的女干部,经常收到一些指责和来信,感到非常不安和不满,甚至长期失眠。 该区纪委区监委发布证件时,这位女干部当场窒息说:“没想到纪委会用这种方法使她正当化,让她感到了组织的理解和信任。”

实际上,这些长期工作的“实业家”是这次明确活动的重点对象。 活动开始时,省纪委省监委明确提出了“三个优先”的选拔标准,它大胆管理,有干事创业形象好、反映少的证据,明确了恶意通报或欺诈的优先选择。 希望一定要明确“三个优先”的主次,下决心进行管理,以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的第一位为明确对象。

各地纪委监委严格核对标准表,将班党委管理干部特别是“狮型”干部和一线“领导”“实干家”优先划分明确范围,充分释放“事业单位是谁,组织单位是谁”的强信号。 记者从杭州市纪委市监委获悉,全市明确的党员干部96人中,部门“top”占20人。 宁波明确化的101名党员干部中,“顶级”达到29人,县纪委监委以该级党委管理干部为重点明确化对象,将明确化对象扩展到基层第一线工作的“领导”和“实干家”,积极创造干事创业氛围。

安吉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制定了明确的通报面板,向被误告、被冤枉的党员干部说明了问题

明确的工作要经得起大众和历史的检验,慎重安全是重要的因素。 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查明对象质量关系,确定首批名单后,联系信托访问、党风政风、案管、审查、监督检查和巡查等部门,确认有证据、无虚假、无误告,明确无危险。 同时,明确了“三不明确”的原则,认为有问题的时候没有证据证明问题存在,但是不能排除问题存在的可能性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为了明确社会效果不好而进行研究。

通过严格审查和多次审查,省市县三级纪律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最后确定了1039人,比最初确定的明确对象减少了297人。 同时,通过这种全面体检,选出了真正负责人的好干部。 据统计,这次活动省市县三级明确的对象中,有34人被选拔,16人被选为优秀干部,100多人获得优秀年轻干部、人民满意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驱邪

严厉打击不正当行为

如果不实际通报,必须明确,恶意虚假指责必须加以制止。

2018年12月,宁波市镇海区纪委驻区法院纪检监察组收到实名通报书,通报人张某反映受理该案件的镇海法院主审法官作废了审判。 纪检监察组着手验证时,宁波某网络论坛出现5个标题突出的帖子,有照片等举报人考虑的依据,给法官和法院带来很大的烦恼。

该常驻纪律检查监察组迅速实施了对通报事项的全面检查。 原来,张某一起在民事纠纷中没有根据,依法被驳回诉讼请求,对接受法官表示不满。 为了泄私愤,他接受法官伪造证据,捏造了徒劳审判的事实。 查明事实后,纪律监察组为法官作了澄清。 镇海法院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开始办理有关手续,依法对张某拘留15日,处罚罚款2万元。

在绍兴市越城区,举报人邵姓因赌博被捕怀恨在心,捏造越城区公安支局法制大队孙某“帮助他人行贿,逃脱监禁”等问题,邵姓以无辜罪名被陷害,被法院判处10个月徒刑。

发生了典型的事件,向冤案者发出了“亮剑”的强烈信号。 长期以来,由于对申告者的打击力不足,助长了申告者被不正当陷害的风潮。 诬告成本小,杀伤力大。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不确定通报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增加了纪律执法的成本,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泰顺县纪委最近报告了7起典型案例,报告了12人的不确定报告

为了给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正面激励和反向打击,及时澄清问题,还清无辜者是清白的,再打拳出击,容忍检察犯罪行为。 今年以来,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虚假欺诈行为的暂行办法》,就虚假欺诈行为的认定、调查程序、责任追究等制定了严格的规则。

为做好这项工作,江山市纪委市监委和公安机关定期整理分析虚假信息,运用反馈制度,建立了信息联通、力量联通、事件联通等多部门合作机制。 许多地方还积极谴责“亮剑”,8月以来台州临海市、温岭市、仙居县、黄岩区、玉环市分别报告了近5起指控。

此次集中行动中,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欺诈行为11起至11起、2起至2人进行监察处分。 “改革开放再出发,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推动旗帜鲜明、理性勇敢的干部,引导干部成为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专心党和人民干事的创业、建设”。 省纪委省监察委员会负责人这样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