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中国,在伤痕累累的70年后的今天,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七十年来,西安经济蓬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富裕,真正实现了“衣食”到“小康”的飞跃,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西安城市居民从早期的“怀羞”到今天的“腰包万贯”,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人均支配收入从1957年的221元上升到2018年的38729元。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经历了暂时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1949年至1977年,受3年自然灾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影响,职工平均工资下降。 劳动工资统计资料显示,几十年不变的工资制度,显着阻碍了人民收入的提高。
1949年至1954年全体员工平均工资由408元增加到653元,增加60.0%,1955年至1977年,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偏高时偏低,1964年达到738元,至少1955年只有573元。 新中国成立30年来,员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达到58.6%,但仅增长了239元。
新中国成立30年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但全市城镇居民储蓄金额逐渐增加。 1950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金额人均为0.6元,1961年增加到30.3元,但1962年、1963年城乡居民储蓄金额迅速从人均为21.5元、22.5元的1964年以来的26.4元逐渐回升,达到1977年的68元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之后40年春秋西安人民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收入飞跃发展,生活水平飞跃提高。
1978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控收入479元,1987年为1034元,进入千元关口的2006年超过万元阶梯,收入增加到10905元,2010年达到22244元,突破第二万元关口的2013又跃进3万元的新阶梯 2018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远离4万元,达到38729元。 城乡居民存款由1978年人均51.7元增加到2018年的8.4万元。 ( 2015年以后为居民存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使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经过70年不懈的努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衣食型进入了发展型、享受型的新阶段,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5962元,1957年仅216元。
解放初期,受物资短缺、购票和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缓慢,195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均65元,1978年为257元。
改革开放30年前,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1957年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97.4%,1965年占96.4%。 在这期间,人们的收入全部用在消费上,但人们吃不完饭,很饥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西安城市居民逐渐告别了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衣服、饮食、住、行等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人们餐桌食品丰富,服装从单一化到个性化,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交流更加方便,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2018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5962元,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31.1个百分点。
历史车轮不断前进,城市变化,家庭感,民众赞同,反映了伟大祖国在这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为谋求中国人民幸福、谋求中华民族复兴所作的努力。 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怕困难,进一步表现了突破难关把全市人民带向小康生活的决心,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 西安城市居民收入、生活水平一定会上升,幸福指数会快速上升。
资料来源:西安市统计局
编辑没有止境
审查碧咸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