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费减税降费工作_ 看2020|刘尚希:减税降费扩大了内需稳定了预期

减税减免是2019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微型企业的一般减税、个人所得税特别扣除、增值税改革措施的深化、社会保险减免等多项政策相继实施。 当然,减税效果显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累计减税17834亿元,其中减税15109亿元,社会保险费增加2725亿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的减税不仅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还扩大了内需,稳定了期待。 “当然,2019年的减税减少费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但不仅如此,看到减税减少费预计的诱导作用,比减少多少更为重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新京报:今年我国实施了大规模减税,一些措施已经落地。 你如何评价减税的效果?

刘尚希:减税收费是2019年的大政策,需要多方面观察。 首先,减税收费是根据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为企业、社会减免的政策。 其中,企业减免主要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和缴费负担。 今年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超过4000亿元,这既是家庭、个人的减免,也是社会的减免。 因此,从减免的角度出发,减税收费为扩大消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同时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缓解了变革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为应对不确定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再次,减免减税也是扩大内需的政策。 国家收税费少了,企业、家庭、个人的支配性收入增加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减税费用有助于扩大内需,支撑着经济的顺利运营。

最后,减税费用稳定了预期。 中央提出的“六安定”政策中,最重要的是稳定的期待,这次的减税费用确实促进了预期的安定,这与这次减税费用的特征有关。 2019年的减税费用,包括从2018年开始的所得税改革在内,从完善税制的观点出发,多实现减税费用。 从较大的税收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的企业所得税实施加减,提高中小企业征收点等政策,促进了期待的稳定。 总体来说,按照改革方式改善税收制度,使税收制度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稳定企业、市场和社会的期望,最终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实现减税比通过税基提供优惠政策更加稳定。

总体来说,2019年的减税不仅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还扩大了内需,稳定了期待。 现在,媒体一般从减免的观点出发说了很多话,特别强调减税。 当然,2019年减税的规模是史上最大的,但不仅如此,看到减税的减免所期待的诱导作用,比减税更为重要。

新京报:现在市场上也有呼声要政府多减税。 你对这个声音有什么看法?

刘尚希:减税收费不是通过年度政策,而是通过相关改革、税收制度的完善,固定和固定减税收费的成果是可以稳定期待的。 每年调整,每年变化,企业每年要减少多少税金,反而不利于稳定的期待。 企业每年等待政府的政策“大礼包”,他们的期待就会不稳定,比如合同如何签字,投资如何决定,企业就等待。

因此,决不能说“减税费永远在路上”。 这不仅不能保持稳定的期待,而且还会形成对企业政策的依赖,一旦生病吃药、大量吃药,人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 如果经济增长依靠政策刺激,政策非常短,也许只能管理一年。 不会产生长期的效果。

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产业、企业要转型升级,显然不仅要一年,还要有战略、长远的计划。 例如,企业进行投资、研究开发需要长期的决策,投资和研究开发并不能立即产生效果,必须考虑未来市场的动向。 政策不断变化,税率优惠政策不断调整,企业很难做出决策。 因此,对市场和企业来说,政策稳定、期待稳定,政府政策和减税费等改革措施可以与企业内部动力相结合,激发企业的主导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这一点来看,减税费用明年也起到稳定期待的作用。

税收能否进一步下调,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 当前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确实对企业变革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必须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些企业可能会被淘汰,通过政策,不能让所有企业过上好日子。 任何改革措施都不能扰乱市场优胜劣序。 还应避免减税降低政策。

因此,一些企业反映了减税费用的总规模很大,但是获得感不强,也要看是什么样的企业。 企业的获得感不强,认为政府的减税费用力度不够,再继续追加,有可能陷入严重的误区。 这个政策有可能抵消市场优胜劣势,也许难以继续投资地方财政。

财政持续不断,公共服务受到影响,平民生活也受到影响。 因此,减税越多,不能说减税要通过改革来实现,减税的规模要适应财政负担能力,财政负担能力要适应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 借贷、赤字保障、改善民生也是不可持续的。 财政一旦陷入危机,反而会妨碍经济整体的增长,市场、企业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不仅仅是眼前,长远而言,从整个经济社会和财政与国家各方面的综合平衡来看,如果没有综合平衡的观念,政策制定就会出现偏差。 对于市场和企业的呼声,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不要看风雨,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

新京报记者潘亦纯编辑陈莉校对柳宝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