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水源头_ 南水“北漂”不舍昼夜

西四环暗含工程模式是加入南水的管道从五棣松地铁站“钻”出来的。

12月3日,团城湖调节了池塘的进水口。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工程项目实例图。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在12月初的北京,初雪之后,颐和园旁边的团城湖调节池里还充满了生动的“长江水”。

通过鄂豫边境丹江口水库1276公里的总干线水路、51条铁路交叉施工、102条虹吸管、27个渡口,向北走,向北京走。 它所搭乘的“交通工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自2014年12月12日全面通水以来,中线工程累计超过258亿立方米,根据密云水库目前的蓄水量,相当于约10个密云水库。 南水已经成为沿线数十个中等规模城市和大规模城市的主力水源,在北京成为供水“生命线”。 这次“北漂流之旅”不分昼夜,未来南水的足迹将会更大。

水质上升

北京市有1200多万人直接受益

“水碱很少。 ”这是住在北京丰台区大红门附近的小王对南水的第一印象。 除了打开暖水袋“水垢明显减少”之外,她的另一种直觉是口感变软了。

今年9月5日的22点23分,北京累计接受“南水北调”,用水除去50亿立方米。 到目前为止,进京的南水超过52亿元,水质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全市1200多万人直接获利。

现在,进入北京南部的水,用于自来水厂的供水是7成。

南水成为北京供水的主要水源,为北京的大规模自备井置换提供了水源保障。 2015年以来,北京相继完成了1000多个小区(单位)的自备井置换。

同时,南水进京成为北京市地下水停止恢复的转折点。

北京市水资源规划中心副主任王俊文回忆到,南水上京前,北京市水资源严重不足,为了充满城市水而大量开采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连续数年下降。

这种情况自中线通水以来有所改善。 随着南水成为首都供水的主力,怀柔、平谷等应急水源地休养生息,自备井置换作业也实现了地下水的开采。

“此后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减少,地下水位在2016年、2017年之前缓慢上升,到2018年明显上升”王俊文表示,到2019年11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比南水上京前累计上升了2.76米。

同时,北京采取了水资源战略储备措施。 “以前,北京人喝的水中,每三杯就有密云水库的水。 南水来后,建设密云调蓄水工程,沿以前的京密导水道建设9级泵站,将多馀的水逆向输送给密云水库”,据市水务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密云水库蓄水量超过26亿立方米。 长期保持低水位运转的密云水库,恢复了以前的丰富。

另外,北京市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全市平原地区的造林工程为契机,沿线建设了“绿色走廊”。

“另一方面,工程设施的外观与周边生态融合,实现南水北调工程与城市景观的协调。 同时,栽培绿化隔离带,保护工程安全、水源安全”的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像大宁调蓄水库一样,将现有的滞洪水库改造成集蓄水、防洪、生态多功能水库,与周边永定河“五湖一线”共同形成了京西的新风景带。

横跨千里

南水刨过地铁站二百多米

中线工程利用丹江口至千里北京、南高北低约100米的地形台阶,实现了全过程的重力自流。 北京段南起惠南庄泵站,向东北方向前进,终点是团城湖。

虽然是自流,但技术含量不低。 从虹吸到渡口,中线工程称为水利工程“大合集”。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一生能遇到多少大工程?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王雷副工程师觉得“运气好”。 2002年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从那时起,王雷进入该项目,带领团队负责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总体设计。

当初,国家计划的北京南水北调终点不是团城湖,而是数公里以外的玉渊潭公园的八一湖。 “但是,前辈们发现那里不是南水北调的终点,而是与永定川的导水道相连,而永定川很久没有水了,北京的水资源联合计划没有效果。”王雷说:“后来我们看到,把水引到北的团城湖,和密云水库的水相连

进入北京市后,南水如何过河、过马路、顺利到达终点?

据王雷说,在北京,遇到河道采用“全立交”方式,具体来说,一个是从上面走过去修建渡口,另一个是从下面走过去,暗示,做虹吸。

在整段工程施工中,最困难的是从五梶松地铁站“钻孔”的西四环暗含工程。 这项工程从岳的各庄桥到全国桥,全长20公里多,2005年动工,2008年完成。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管径的浅埋下挖掘送水隧道,穿过运营的地铁的下部。

王雷记得当时“每天都要小心”,要在繁忙的交通干线上施工,不能给人们带来麻烦或影响交通,同时地下情况复杂,除了立交桥桩外,城市中心还有密集的水、煤气等各种地下管道。

其中,通过五棣松地铁车站的200米是“难中之难”。 据王雷说,五棣松地铁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明挖法”的施工。 “只是挖了一条大沟修好地铁埋了下去,安全馀地没有现在做的工程那么大。 因此,经过这么近的地方需要小心谨慎”

为严格保证安全,施工过程采用“土工法”,主要采用镐形铁器人工挖掘。 王雷说,与机器相比,人工挖掘在发现索道时马上避开,处理好,不会马上切断。 同时,工程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理论和加固方法进一步保障了安全。

这意味着施工过程非常缓慢。 但是,这项工程当时的施工要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天要处罚几米,快点的话就要处罚”。 最后,200米以上的工程挖掘了6个月,工程创造了暗含结构顶部与地铁结构距离仅3.67m,地铁结构最大沉降值不足3mm的记录。

用于北京段输水的管道也不一般。 该管均称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PCCP ),内径约4米,外壁达4.7米,国内首次使用这种大口径输水管,设计制造和安装检测均无参考样品,最终由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队自主设计。

克服了重重困难,王雷和球队终于迎来了“通水时间”。 2014年12月27日,第一水道丹的河水经过漫长的“旅行”后正式进京,北京市在团城湖召开南水北调接水仪式,王雷也终于和南水“见面”。

精细的管理

450份《调水令》保障城市正常供水

王俊文所在的北京市水资源规划中心是统一执行全市水资源规划保障的“参谋部”。

“以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有一些是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 南水北调进京后,北京的水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这需要更加详细的管理日程。 王俊文说,水资源计划中心成立,通过每天的计划,支撑着巨大的城市水网。

每年年初,调度中心将制定北京市供水规划和调度计划,并对全市水资源提出总体调度计划。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自来水厂水、生态恢复、水源地涵养、水库调整等当年具体实施方案,“全市年度供水安排基本反映在该方案中”。

南水进京后,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利用调蓄工程从中型向大型水库存水,增加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同时向密云、怀柔、顺义地下水源地补水。 52亿立方米的东京河水中,约7成用于自来水厂供水的约6亿立方米,从密云、怀柔、大宁、十三陵等当地的中等规模储存在大规模水库中的其馀水量补充了重要水源地的地下水。

在具体调度过程中,如有临时突发调度,通过一个“调度指令”,总调度长度、调度长度及副调度长度等各级负责人签字后,通知各机关执行。 日程中心成立后的5年间,大小紧急日程事件发生了50次以上,发行了450封“日程令”。

“例如,有的部门监视哪里发生了故障,有的部门需要调整供水水源的水量大小,有的部门需要暂时切换供水水源等,可以写下调整相关的申请和指示。 我们将根据他的要求,测量全市的总体情况,发行时间表,执行后反馈”。 王俊文说。

王俊文最大的心情,还是工作方式的变化。 现在日程发行前,每个突发事项都会形成一个小保障方案,保障方案的依据是年初的大方案,进一步追溯了全年的日程计划。 程序环境在每一步都有材料支持,说“水资源的管理方式比以前更加细致了”。

实时监视

从水源到水龙头有600多台显示器是安全的

南水进京了,但水质如何,成为人人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保障东京南水的水质,北京设置了“入京、入城、入所”三条防线。 水污染突发事故发生后,可以及时进行警告和处理,确保水源安全。 水电集团水源地在水厂设置了600多台在线监测仪,实现了从水源到管网用户终端全过程的水质在线实时监测,保障了“丹江口房屋入口、水源到水龙头”的安全。

然而,迄今为止,北京仍是一个缺水城市。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如何一滴一滴地使用南水,开源和节流阀从一开始就同步进行,“节水后调节水,处理污水后通水,环保后使用水”已成为共识。

防污是节水的关键。 2013年以来,北京连续实施两项污水处理行动三年计划,全市污水处理率从83%上升到93%,不良v类水体剖面比例从52%下降到8%。

第二个“三年”期间,全市建设了千公里以上的污水收集处理线,仅去年就新建、改良了三个再生水厂,中心城区建设区基本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全权,有效收集处理了约300个村庄的污水。 北京中心城区陆续建成榛房、高安屯、红门等污泥处理厂,郊区新城分别新建集中污泥处理厂,全市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在公益西桥南侧立着的榛房再生水厂出水口,再生水厂主任孟童回想起过去的情景:附近村庄生活污水直流,河流环境污浊,居民称之为“臭河沟”。 现在,往下看清澈的水面,就能清楚地看到水底植物和鱼类。

榛房再生水厂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全地下再生水厂,从2016年10月开始正式通水运营。 目前,该再生水厂每天可处理60万立方米的水,大大缓解了北京西南地区的污水处理压力。

此处处理的再生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ⅳ类水体标准,其中一部分进入再生水道网,用于河流补水、园林绿化等,另一部分用于引擎工厂地表的230亩人工湿地景观,经“二次过滤”再次引入城市河流。

在北京,有这样的再生水厂,为南水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去年,全市再生水利量达到10亿7000万立方米,全市年节约用水量约1亿立方米,按昆明湖的200万立方米容积计算,积存了约50个昆明湖。

迎接更多的南水

大兴支线等第三阶段建设工作已经展开

“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5”建议,全市年水总量到2020年将控制在43亿立方米以内,到2035年水总量将满足国家要求。

按照规划,北京将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利用足南水北调中心线开通东部应急通道,加强北部水源保护,形成外部调水与当地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规划的多水源供水结构。 同时,提高人均供水量,到2020年人均水资源量从现状增加到约150立方米,到2035年增加到约220立方米。

将来,北京将迎来更多南水,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王雷说,扩建大兴支线、河西支线、亦庄调整池等第三阶段建设工作已全面开展,提高北京市副中心、新机场及房山、大兴、门头沟等新城供水保障。

另据北京市水道集团报道,北京大兴亦庄水厂、石景山水厂、大兴国际机场水厂等新水厂正在建设中。 这些新水厂都以南水为主要水源,将来更多的市民喝南水。

截至2022年底,今年11月发布的《北京市进一步推进城乡水环境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 在未来的北京,南方的水资源也会被处理和再利用,实现“一滴一滴地使用南方的水”的承诺。

新京报记者周依

A12-A13版照片/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