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企业_ 上海多措并举支持科创企业

9月25日,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征集意见。 2014年,上海首次提出“要加快进军世界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5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 本次《条例》明确了上海市科学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上海要建设创新主体活跃、创新人才集中、创新能力突出、创新生态优越、创新管理完善的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条例》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在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的源头能力、提高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良好创新生态、建设张江地区创新极点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措施。

加强金融支持,鼓励科学创业企业在科学创业板上市

上海市推动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条例”在创业投资、资本市场、融资保证、科技保险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各类投资融资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上海作为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落地城市,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以科创板为中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试行设立注册制,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此外,《条例》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在上海股票管理交易机构挂牌,享受培训咨询、注册管理、债券融资、场外投资等资本市场培育服务。

在创业投资方面,上海市通过建立支持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母基金等专业创业投资机构集中发展的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天使投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加强种子期、创业期科技创新企业投资等。

在科技信贷方面,上海市鼓励商业银行根据科技创新企业信贷特点,建立专业组织、风险控制与激励评价体系,建立科技分行等科技金融专业机构,开展信贷、知识产权担保融资、股票担保融资、承付款融资等融资服务,增加科技信贷投入。 建立中小微型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融资担保、再担保等方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条例》还提出了科技保险方面的措施,重点是保险机构提出符合各种创新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险服务,为科技创新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各环节和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保险保障方案。

上海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已经发展。 上海市政府数据显示,2018年新增科技金融服务企业648家,新增金额41.26亿元,累计3530家科技中小企业发行银行信贷178.9亿元。

科学创造板上市前,股票平均上涨148%

作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板一直受到企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 自今年7月22日正式上市以来,科学创造板已经运行了两个月。 随着奈良科学技术于9月25日上市,科学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了30家。 另外,热景生物、山石网科、传音持股公司、晶丰明源4家公司也陆续进入发行阶段,开始发售。

随着科学创板新股上市常态化,市场也变得更加平稳。 科学创业板开始的第一天,25只最初的股票平均上升了140%,平均交换率达到了约77%。 9月25日,根据Wind数据,30只股票中有3只上升,27只下降。 除以天奈科技为首,上升幅度达到221.19%,转换率达到75%外,其馀股票平均下跌幅度为3.13%,平均转换率为10.49%。

科学创业板开市以来,30股股票平均上涨约148%,其中沃尔德上涨幅度最高达到319.72%。

投资者对科学创造板的热情也变得理智了。 开市首日科学创业板总产量为485.08亿元,之后基本维持在2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首日平均产量为254亿元。 9月以来,科学创业板总成本已多次低于100亿元,9月25日30股总成本为91.16亿元。

企业对科学创造板市场的热情依然不减。 截止到9月25日,科学创业板受理企业已达156家,其中37家已获得注册结果,15家正处于提交注册的阶段。 总体来看,科学创造板的扩张保持稳健态势。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