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_ 周成刚:我们在追求国际教育时,是在追求些什么?

女同事说:

北京时间11月25日至26日,连接世界与中国、现在与未来的跨境思想峰会在北京严冬召开。 11月26日下午,新东方教育科学技术集团周成刚CEO在2019未来教育大会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国际教育与全球竞争力”的闭幕演讲。

在演讲中,周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学生对国际教育的愿望,逐渐介绍了世界名校无与伦比的魅力,以及从世界领先的教育国家学到的深刻启发,良好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真正有温度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有使命感的教育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01/

近十年来,中国学生一直外出回来

2009年至2018年,从中国留学的学生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达到14.1%。

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表明中国人想去世界。

但更有意思的是,过去十年,回国的留学生与日俱增

每年有将近80%的同学回国。

中国同学一直外出回来。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根据最新的统计,中国的国际学校总数在持续增加,其中民办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我使用这些数据,认为今天的世界正在全球化,教育也必不可少的是全球化这一概念。

/02/

来自世界名校的启发

就像我们中国今天的老百姓去世界各国旅行一样,我们也想去世界各国,看看他人的教育是怎样的。

从2013年到2019年,我每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穿越世界各国

历时7年,我走了20万公里,走访了20多个国家的世界名校,采访了包括大学和中学在内的教授、招生官、留学生、校长,进行了500多次采访。

2013年我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同学和教授告诉我们他们一直在追求革新。

所以,麻省理工大学的同学聪明,音乐厅不同,办公大楼建得很奇怪。 我们有时也有些不可思议,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世界,他们主张的是创新。

在麻省理工学院采访

澳大利亚建国于1901年,也正好是诺贝尔奖诞生的那一年。 在过去100多年中,澳大利亚产生了14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是医学奖,这两位是典型的代表。

左边是西澳大利亚大学的教授。 西澳大利亚大学位于澳大利亚的珀斯,这座城市被视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 因为无论你去哪里,都是遥远的。 这位出生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说,研究是保持寂寞。 他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这一发现与胃炎、胃溃疡、胃癌有着重要的关系。

右侧是宫颈癌疫苗的发明者,正在澳大利亚昆士兰这个东海岸最热闹的观光城市进行研究。

这两位教授感受到了保持寂寞,有着自己的开拓精神。

右边的教授告诉我们,澳大利亚人从世界各国来到这个地方,本身就有这种冒险精神。

左图:发现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右:伊恩·弗雷泽,澳大利亚健康医学科学院院长,澳大利亚两院院士,转换研究所财团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士。 澳大利亚癌症学会主席,诺贝尔医学奖提名者,宫颈癌疫苗的发明者。

在日本访问京都大学时,采访过的经济学教授

京都大学最主张的是同学的自由

一切自由教授,一切教育学校都不干涉。 采访刚结束,吉野彰在2019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其实,日本在上个世纪制定了宏伟的计划,说在21世纪前50年将获得30枚诺贝尔奖。 但令人惊讶的是,过去19年日本获得了19枚,每年1枚,很厉害。 今年获奖的吉野彰是京都大学的毕业生,自由的思想在他们的学习中有多么重要。

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

芬兰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教育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

高中生并不是必修课,而是采用模块化教育,实现了真正的原因教育。

芬兰的教育改革始于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位于芬兰的赫尔辛基。 他的名字是罗素高中,和罗素高中的校长采访同学时拍的照片,中间系着红领带的是罗素学校的校长。

访问芬兰罗素高中

上个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说,新加坡的教育可以领先于世界。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变化。 否则,我们新加坡没有人,这就是新加坡教育的奥秘。

我们采访陈老师的母校时更加吃惊。 我想这个母校在世界上很有名,和名校相比,世界上没有比他更好的学校了。 这所学校被称为来福士书院,也是李光耀的母校。 去年来福士书院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中,获得牛津大学本科报价的有40人,进入哈佛大学的有4人。 所以,我想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学。

周成刚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合影

新加坡的新、韩潮、日本的稳定是亚洲学校应该学习的地方。 所以我们的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03/

良好的教育有这样的特点

我相信今天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讨论。 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呢?这是最重要的。

参观世界上很多学校,我认为良好的教育应该有这样的特征。

第一,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普通的教育,不是精英的教育,可以让很多人接受教育。

普惠大众涉及教育公平问题,其实中国还有很多问题,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不是美国,也不是澳大利亚,也不是中国,也许是欧洲。 因为欧洲至今一直坚持普通大众,他们不论中学还是大学,学费都非常便宜。 因为他们希望每个人都接受教育。

其次,良好的教育要靠材料来教。

在这方面,以芬兰为代表的北欧非常值得学习。 他们校长接受了采访,我们不想放弃每一个人,我们需要去科学研究的人,但是我们不需要每一个人去科学研究,我们需要创新的人,但是谁都不需要创新。 所以,有的人每天做科学研究,有的人每天做工匠,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我们国家需要不同的人才。

第三,良好的教育可以挑战权威。

走过那么多世界各国的中学和大学后,我得到了教训。 老实说,现在国内的教育大部分是单方面的,以老师的传授仪式为中心的教育,学生背诵,通过了考试。 世界各发达国家几乎没有这样做,但我们还在做。

我们知道这个答案的时候,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监护人不安,还带了那么多的孩子去不安的船上。 因为有两点没有解决

教育体制跟不上变化的步伐。 我们的觉悟跟不上变化的步伐。 这种改革永远停留在报纸上。

/04

/

教育的温度是尊重不同的个体

我们看到中国很多孩子出了问题,无论是迷上游戏还是自杀,我们都很心烦。 教育需要温度,怎样才能把教育变成温度? 这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外的孩子们,特别是新西兰和北欧的孩子们,每个人都在热心的教室里手工制作,缝纫,家政,音乐编辑,打鼓,跳舞,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学习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我觉得这教育很温暖。 教育影响人,改变人。

我们每天都说需要独立的人格,当我们没有独立的思想时,为什么会有独立的人格呢?

在我们想要独立思想的时候,教育发挥了无限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理想的,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长期。

今天我们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学钢琴,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钢琴家,为什么这么多人学奥数,没有几个有名的数学家? 我们有很多实用主义思想,太短了。

我们将数千万儿童注入一个模式。 这是多么大的苦难啊!。 真正尊重不同个体是多么的罕见。

/05

/

教育的真正使命

在这里分享两个故事。

最初的同学前年通过新东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石溪学校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全奖。 这个同学来自长沙,叫莫天池。

他出生时因医疗事故脑瘫,有语言障碍,不能自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立。

幸运的是,他的父母不放弃他,他自己也很顽强,最后考上了中南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了。 有一天,他说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想去美国留学。 我们以为这样的同学很难去美国留学

经过他几年的努力,GRE和tofu接近满分考试。

最后被美国石溪大学录取,是杨振宁工作了37年的着名学校,这所学校给了他全额奖学金,免除了学费,但生活费还不够,到今天为止,新东还在帮助他,支付生活费。

莫天池

出国后,学校每天派专车下课,每天同学都和他一起做笔记

一年多以后,他的GPA达到了4.0。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我想说的是

教育可以改变人,呼唤人,影响人,找到更高的目标。 这才是动人的事。

今天我来讲座之前,看了一本书,英文名字很简单,Educated,中文名字很有诗意

"像鸟一样飞向山里. "

的双曲馀弦值。 这是今天的第二个故事。

这本书是爱达荷州的女孩塔拉韦斯特的故事。 她来自摩门教家庭,父亲是虔诚的摩门教徒,这个女孩在七个孩子的家庭长大

直到17岁,她一次也没上过学

他父亲主张所有的孩子都不上学,所以这都是上帝的安排,没有人的意志,不然就被魔鬼缠住了。 所以,在他们家,即使胳膊断了也不能去医院,一生病母亲就随意吃药。 有一天,她离开了山,发现外面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兴奋地看书

27岁时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读完这本小说后,其实很痛苦。 她想追求家庭的温暖和解放,但是父母没有妥协过,直到小说的最后也没有妥协过。 最后成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的她父母去看她了,让我们帮助你和我们一起回家吧。 她最后和父母决裂,不,我要留下。

她得到了自己的解放,但离开了父母的家人。

所以,这是一场很大的悲剧,她有时面对她自己所获得的这个新世界,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从孩子到17岁的十几年间,父母教她的不是。

她在采访中这样说。 我想用那个结束今天的讲座。

“我来自一个谁也想象不到的家庭。 我小时候是用垃圾场的烂铁做的。 不上学,不去看医生,父亲向我们寻求忠诚和真理。 父亲不允许我们有自己的声音。 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我胆小,崩溃,自己怀疑,心里有东西腐烂,散发着恶臭。 有一天,我从山上逃走,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它是我人生的无限可能。

’他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才是教育应该肩负的使命。

回顾我们中国今天的教育,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沉重,道路遥远。 我们不仅做得不够好,也是消费教育市场,不仅没有向前发展,也可能是利用教育市场,利用不安的一代家长。

所以说吧

教育应该温暖,教育应该影响人,改变人,教育应该给我们更大的目标和理想,拥有多世纪情感和历史责任

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21世纪市民,带他们去世界舞台。

THE END

有些东西很漂亮

你是在“看”我吗?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