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6日《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了对青少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爱国爱澳”成为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认为,澳门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得到莱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将来冀各方继续从事相关工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资料来源: 9月29日,“澳门各界青年组织活动筹备委员会”在西湾湖广场举行升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约300名青年代表参加。 中新社发钟欣摄影 特区政府逐步推行爱国主义教育
澳门特区政府于2000年提出“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在整个教育领域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和切实推进”,次年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公民教育,特别是关于国家民族观念的教育”。 2006年制定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明确规定:“要培养受教者爱国爱澳、尽厚德、守纪律的品格,尤其要培养对国家和澳门的责任感”。
之后,特区政府制定了《非高等教育阶段爱国爱澳》教育实施纲要》、《非高等教育领域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修订了《国旗、国徽、国歌和区旗、区章悬挂和展示》,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基础。
回归后,特区政府组织适应澳门地区的情况,制作适合澳门青少年的当地教材,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特区政府规范了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制定了“当地学校制度的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公布了将“道德与公民”和“历史”纳入必修课和内容的“当地学校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规定了各课程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各高中将宪法和基本法的内容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
高锦辉表示,这一措施对青年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培养爱国情操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内地的交流增进师生的爱国心
特区政府还将通过多个内地交流项目,增进师生爱国心。 这将广泛建立内地学校和姐妹学校,迄今为止澳门中小学和内地共建立了约240所姐妹学校,在交流互鉴中开展了“认识祖国,热爱中华”项目,共有65000名师生为内地专业研究提供资金
此外,华夏园艺师大联欢、港澳教育界国庆访京团等品牌活动,迄今约有2000名教师、教育界人士参与,加深了澳门教师对内地教育和国情的了解。
高锦辉认为,这些活动通过交流、学习等,澳门教师和学生对大陆各个领域得到了更全面、动态的理解,效果显着。
澳门学生继承了“爱国爱澳”的精神
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理事长杨文远在逐步回顾澳门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在现在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提高。
杨文远回归后,特区政府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增加澳门青年对国家民族的共鸣,肯定了社会各界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效果。 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恢复社会繁荣稳定,取决于社会各界爱国澳大利亚人的共同努力。
杨文远希望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将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以多层次、多方位、青年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推广,特别是澳门回归前后的历史发展轨迹,让青年正确认识国家与澳门的关系,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理长戴嘉萍表示,回归后,澳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生能力和素养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上升,目前学生完成基础教育后,升入大学的比例已超过9成。 相信教育的发展,特区政府不能坚持教育兴澳的方针和教育资源的投入。
戴嘉萍说,特区政府回归后,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推进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建设。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在多方面加强爱国教育,保障“爱国爱澳”工资的传承。
她指出,学生除了上公民课外,在学校的早会上还可以期待国旗缓缓升起,特区政府开展了一千人的计划,让学生去内地认识国情,了解祖国发展机会的国庆节、回归等重要纪念日,庆祝活动,不论学生参加还是观赏,都能感受到气氛和纪念日的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共鸣感,确保爱国主义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