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沈阳_ 上携国网下联“四大”,恒大打通新能源充电“任督二脉”?

今年上半年,恒大制造汽车的马不停蹄。 在收购、工厂建设等“大”动向的背后,其目的不离“小”点,也是新能源的原点——社区充电。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已成为阻碍其爆炸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难以充电的背景下,是否存在第三充电路径?

作为房地产企业恒大和新能源充电电力的领先国家网络电力,试着找到了这条路径。

最近,今年1月成立的恒大智能充电公司宣布与国家电网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以社区为基点,以比私人充电桩更智能更简便的方式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问题。

7月28日,合资公司“国网恒大智能能源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恒大”)在深圳恒大总部正式公布。 共同发表的是国网恒大和碧桂园、万科、融创、恒大四大国内地产龙头的合同合作。

与国家电网合作找到了第三个解决办法,共同住宅企业开通了计划的落地路线,半年以上在“制造车”上持续工作的恒大也开始对社区充电。 第三个传球是什么,其中心是什么? 通过第三条路线,那只眼睛最终指向哪里?

01/第3次通过

今年2月,据媒体报道,南京市居民花40万元买了“蔚来”,开车买了手后,不允许房地产在地下车库安装充电桩,在园区内不能充电,在外面充电的价格非常高。

这样的困惑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新能源汽车的所有用户都有可能相遇。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同时,充电桩成为所有新能源汽车所有者不可避免的“难题”。 从2018年起,我国充电桩的发展经过早期“走马丸”式的重建,调整为“符合需求”的再运营。 无论是所有者还是业界,充电桩都是满足需求、提高使用率的问题。

事实上,和南京老板一样,新能源汽车用户面临的充电选择是有限的。 是使用外部的公共充电桩,还是在自家建造自家充电桩,这两个选项都不够。

其中,公共充电桩充电时间短,但霸盖不多,可能离家很远,费用不少的个人充电桩面临着建设的课题。

目前居民区域内的电网都是普通家用电力,小区设计时电网已经规划了平日的最高电流量,新能源汽车充电可能会给小区电网带来压力,引起跳闸和火灾。 这也是目前充电桩进入社区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那么,除了公共充电桩、个人充电桩以外,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者还有第三个选择吗? 作为房地产主业,向新能源等行业发展的恒大和国家电网合作找到了第三条途径。 即国网恒大提供的智能服务系统。

在该系统下,所有者无需建造充电桩,只需将新能源汽车停在自己的车上,将充电枪放入网恒大智能充电箱,扫描二维码并输入充电金额,智能能服务系统就能根据需要自动在电谷分配充电,充电后自动供电

与当前主流的两大充电方案相比,该系统显然是现实和理想两种选择。

理想的是,可以满足所有者的充电需求,在自己住宅区的停车场停车,不仅价格合理。

实际上,它不需要像个人充电桩那样改造电网,即使在需要通过充电箱接入民用电网的电力下降时充电,也不会给现在的电网带来太大的压力。

国网恒大之所以找到充电的第三条路径,是因为恒大深入了解了社区、居民的核心需求,深入了解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也是从国家电网和恒大一国一民企的能源强国实践出发的。

02/返回整车原点

恒大“自己”制造汽车最早的信号之一是投入充电。 今年1月2日,恒大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被称为“恒大智慧充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开发、设施设计和运营。

在这个信号发出之前,恒大已经开始关心新能源充电。 去年11月9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召开的会议上,自身和全国政协常委许家印就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介绍了用电谷充电的“智能充电系统”。

“用电高峰时的剩馀电量为35%。 消费电力谷从下午11点到上午6点,居民的平均消费电力占社区容量的20%,富馀为60%。 加上恒大175个城市、入住3年以上的484个社区观测到的数据,徐家印在电力消费谷背后发现了更大的价值。

原本以出售房屋为中心的房地产行业中,社区可能是终点,但随着房地产、服务的住宅企业增加,以社区为起点,成为进一步服务社区居民的问题之一。 很明显,恒大也是其中之一。 在其新能源充电构想中,“社区”是核心。

对社区居民来说,汽车和辅助服务是需求点之一。 随着电费油工艺的加速,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成为社区的基础设施,结果社区是新能源充电的主要场景。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41%的所有者使用的是住宅区的个人充电桩,37%的人在家里插电缆充电,远远高于其他方式。

恒大研究院也报告说“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流缓慢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充电方式。” 智能充电系统基于这一结论,通过这一结论,恒大为自己找到了进入新能源充电的最佳途径。

现在恒大的构想是通过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实现的,今年7月,双方分别设立了保有50%的国网恒大。 同时,碧桂园、万科、融创、恒大正式签约后,智能充电业务迅速复盖5468个社区,872万户,约3100万业主。

今年以来,恒大在制造汽车方面的决心很强,投入的大小已经为人所知。 例如,今年1月宣布投资瑞典超级跑车企业Nico Nico,宣布在广州、沈阳建工厂,最近与德国的hofter成立合资公司,宣布开发三组动力装配技术。

通过一系列国际收购与合作,恒大在半年多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到制造、动力电池、电气电子控制、汽车销售到智能充电的全产业链布局。

如今,正如迅速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其他产业链一样,以社区为原点,恒大充电地图基本完成。 从技术、生产方面开通了新能源汽车的奇经八脉,现在从消费终端开始,开通了新能源汽车的任督二脉,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资源沟通了该行业。

03/“新”能源

恒大在提出“智能充电系统”的同时,对方的国家电网也就新能源充电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去年7月,国内首个规模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项目在郑州世纪的小区落地。 与现在国网恒大的“智能服务系统”非常相似,该项目也没有扩展电网,没有改造,没有影响地区居民的正常用电,以此为前提,引导所有者在使用电力谷时充电。

该项目由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启动,是国家电网的试点之一,原则上开展了家用电动汽车“80%在居住区充电,80%使用谷电”“一车一车”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电网建设了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作为充电桩的进站者,看到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解决的途径。 最终,国家电网、恒大在类似的新能源充电家庭(社区)解决方案中找到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绿色发展是我先行,智慧充电心连接”是双方合作的理念。 通过这一合作,双方除了要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困难、充电问题外,还在探索能源利用方式的革新。

除了用电谷充电外,“智能能源服务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将所有新能源汽车作为蓄能器,实现与电网的交流。 用电谷充电,用电山放电到电网上。

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超过8000万辆。 每辆车平均储存50度的电能,这些新能源车相当于储存超过40亿度电能的发电站。 因此,国家电网可以削山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正在转换能源利用方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17年共同发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2016-2030 ),显示到2020年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长的主体,非化石能源占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了18%

在能源的使用和消费中,汽车是主要作用之一。 通过“智能服务系统”,国网恒大为新能源充电提供了第三条途径,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普及,进一步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消费和使用。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的建设可以减少电力消耗的浪费,进而将这些清洁能源传递给其他行业,提高整体清洁能源的使用。

新能源使用的背景是中国能源强国的梦想,一个大国有责任和责任改善世界生态环境。 7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展计划司司长李福龙在国家能源局记者招待会上说,电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象征。

无论电化水平提高还是能源高质量发展,首先不可或缺的是创新,毕竟创新驱动是领导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 这种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在这项能源创新中,企业仍然是正确的主体。 国网、恒大一国一民两企探索的第三条路径是充电新能源、创新能源利用:在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同时,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我国能源结构性改革。

04/结语

历史上,技术革命的背后伴随着能源革命。 在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背后,不仅有信息、生物等技术的活用,还有基础上隐藏的能源变革。

通过新能源汽车,恒大已经参与了这一变革。 当然,这个切入点有自己的角度,不仅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充足的资金力量,还有计划将这种变革引入无数的社区。 这显然很自信。

财经的原创产品是不允许转载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