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水北调情况_ 中国日报网评:南水北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之日,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重要战略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称“工作在现代,效益在千秋”。

12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在国新办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通水5周年的成绩

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可能来水”的伟大构想,2002年开工,经过50年科学论证和50多个方案的比较,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部门、地区的合作研究,110多名会员提出建议,数千名水利工程师奋斗

经过12年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全面完成通水。 工程质量可靠、投资不超过、水质符合标准、移民稳定、干部不倒、群众称赞,创造了工程建设奇迹、技术创新奇迹和制度创新奇迹。 其中,南水北调丹江口仓库区一期工程达34.5万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世界工程移民历史是一个奇迹。

迄今,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量已接近300亿立方米,相当于由南向北运输2140个西湖的水量。 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从已经计划好的流域城市补充水源,转变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为这些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南水已占北京市日供水量的73.3%,为京津冀共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要战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持。

五年来,全面通水的实践证明,南水北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注重绘画,目标明确,接力奋斗, 充分体现党中央集中领导人的体制优势,有效解决实施中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形成共识的投资保障、征集移民、污染环境保护、技术难关等重要制约,各地区、各部门合作有效联动,全国一步一步,上下一步,社会主义制度调动各方面资源,统一各方面行动,有效开展大工作

南水北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的鲜明特点和显着优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智慧、中国的速度和中国的力量。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