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5月7日在人民日报今天第一版刊登的报道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顺利,主要指标停留在合理的区间,比期待更好,显示出充分的韧性。
“我国经济发展强劲,适应外部挑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跨越空间。”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合理区间维持经济运行,达到年度预期目标。
全文如下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
中国经济的动力有多强?五一这个小长假计算表理解账本——
假日期间,每天开出9266趟列车,1.6万班机起落,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约1.95亿人,银联网络交易总额达到1.29兆元,相当于中国人每天消费下降3225亿元。
这是中国经济内动力强劲的缩影。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良好,主要指标停留在合理区间,优于期待,显示出充分的韧性。
经济平稳地增长。 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约为21.3兆元,超过2005年全年GDP总量。 按比较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4%,增长率与上季度相同。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会计司司长赵同记录说:“GDP连续14个季度保持在6.4%—6.8%的区间,近年来持续顺利增长。”.
就业持续增加。 第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29.5%的城镇失业者117万人再就业,就业困难者39万人实现就业。 3月,全国城镇的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个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
物价温和上涨。 第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上涨幅度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7%。 3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3元/美元,比上年末上涨1.9%外汇储备额为30988亿美元,比上月增加86亿美元,连续5个月增长。
居民收入的增长略早于经济增长。 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比GDP增长率快0.4个百分点,比人均GDP增长率快。
中国经济的坚韧性来自哪里?
韧性源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我国物质基础充足,人力资本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回旋空间。 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时期,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特别是近年来,加深了供方结构性改革取得的积极效应,推动经济运营进入价格恢复、成本下降、收益改善、自信增强的良性循环。
韧性从经济的新动能加速提高。 第一季度高新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1.4%和19.3%。 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6.9%,比全投资快10.6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附加值比上年增加6.7%,比规模以上的工业高出0.2个百分点。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成为成长的新亮点。
韧性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的现在,内需才是中国经济的“压载”和“提升器”。 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明显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对纯出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内消费继续发挥着对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作用。 “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减税减少、促进消费的政策逐渐有效,居民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解放,在整个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林涛说。
韧性也是从成长的持续性出发的。 随着“管理服务”改革的深入推进,法治化、国际化、经营环境便利化加快,中国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投资热点之一。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5.3万户,比去年增长26.3%,实际使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4.8%,高新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8%,引进资金质量提高。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说:“在世界跨国资本流动大幅减速的情况下,中国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充分说明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对中国投资环境表示认可。”
“我国经济发展强劲,适应外部挑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跨越空间。”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合理区间维持经济运行,达到年度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