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病理生理学家,陆士新院士一生致力于肿瘤研究。
我国着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陆士新于2019年12月6日因病死于北京,享年90岁。
中医科学院肿瘤医院今天发表悼词。 文章内容:
食道癌的病因研究表明,在食道癌多发地区居民暴露亚硝胺的量明显高于低发地区的发霉食品中,首次发现新的致癌亚硝胺,河南林县人的胃液和饮食中, 将特异性诱发动物食管癌的N-甲基-N-苄基亚硝胺与促癌物质rousinhong甲酯分离,首次成功地用NMBzA诱发胎儿食管上皮癌,为食管癌亚硝胺的病因确立做出了贡献。 他系统地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证明环境中亚硝胺在人和猴食管上皮中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与人食管癌相同。
陆士新院士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56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1961年获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医学院副博士学位。 同年11月,陆士重新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手研究员。 197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所就职,担任所长,兼任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合作中心主任。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病理生理学家,陆士新院士一生致力于肿瘤研究,在肿瘤学病因研究中取得了独创性成果,最突出的是发现了新的致癌亚硝胺。
河南林县是食管癌最高的地区。 1957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向上司报告,林县有“三通”:水不通,道不通,食道不通。 在一些病情严重的村庄,大多数人患食管癌。
之后,林县人们挖出了着名的红旗渠,解决了水不通的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刚刚成立就接受了国家任务:到林县了解当地食管癌的情况,发现当地食管癌的情况令人惊讶,肿瘤医院等机构专家组成了“北京医疗队”,开始了林县食管癌多发现场的研究。
陆士新院士于1971年加入医疗队到达林县,发现原因的关键是调查当地人的饮用水和食物中是否有致癌物质。 为了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他和同事们在村子里奔走,绕姚村的49个大队,在大约5000人的井上做了标记。
当地条件严峻,而且尽管国内没有很多仪器设备,陆士新还是从美国热能公司进口了硝胺检测仪器——热能分析仪,检测了大量样品,发现林县饮食和环境中硝胺的含量明显高于食管癌低发区
陆士新院士继续在林县食管癌多发现场研究许多困难人群,创造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当地食管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他参与了“五项防癌措施”的制定,指导林县食管癌宣传和预防工作几十年。
2007年陆士新教授和河南杨文献教授联合检测林县环境中霉菌和亚硝胺,均降低,食管癌发病率降低50%,食管癌防治取得了全球关注的成果。
作为科学家,陆士新教授不断探索创新。 他先后担任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随着科学的发展,他也从肿瘤病因学、化学致癌和癌变原理的研究转移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在系统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的基础上,首次克隆了4个与食管癌相关的新基因。 他的课题小组研究的ECRG2基因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的科学家也研究了ECRG2基因,并发表了论文。
长期的科研经验和敏锐的思考,使陆士新教授始终关注新的肿瘤学研究热点。 他建议2003年在国内开展肿瘤干细胞研究,但如果国内没有开展此项研究,则积极宣传和说明肿瘤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性,在75岁高龄访问相关专家和机构,最终得到重视和支持,推动了我国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他的课题小组在Cancer Research和Stem Cell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首次发表了关于肿瘤干细胞的论文,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上发表了关于肿瘤干细胞的论文。 主办了他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肿瘤干细胞大会”,来自国内外的132名学者参加了大会。 为了普及肿瘤干细胞的知识,陆士新教授又组织了一本名为《干细胞与肿瘤》的书。
作为肿瘤病因学研究领域的优秀科学家,陆士新院士认为科学研究是生命,他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郭黎平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写文章,陆士新院士在80岁高龄时仍每天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加班到周末看文献、写文章。
"他总是及时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向周围的人介绍,在他周围学习工作,总能学到新的知识,这是与他接触的人的普遍共识. "
本文医学界综合整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