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概念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提出的概念,打算构筑新的和平的世界秩序。
就欧美的历史而言,全球化确实是一个崭新、更具霸权意义的概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自1500年左右开始的所谓“地理大发现”以来,直到1991年苏联崩溃,冷战结束为止,欧美系的世界一直主导着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热战”为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冷战为主导。 冷战结束后,欧美世界真正开始主导和平,“全球化”的概念在此背景下迅速为世界所接受,迅速全球化。
因此,“全球化”基本上是欧美首次构建和描绘世界和平秩序。
全球化的概念尽管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愿望,但欧美的过去的历史和思想并不划清界限,而是过去的历史和思想的继续。 这样,“全球化”实际上被简称为冷战结束前的阶段和冷战结束后的阶段,或者前冷战和后冷战的阶段。
但是,前冷战阶段和后冷战阶段、全球化的根本目的或本质相同,是欧美经济利益的保障和维持,其方式在两个不同阶段不同。
在冷战前阶段,全球化通过战争实现,通过侵略和殖民战争,欧美各国强制占有和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所有经济资源,甚至直接包括人(奴化和销售非洲人口)。 这个阶段的高潮,欧美在19、20世纪时,欧美完全分割世界,以分割的“不公平”发生了自杀,发生了所谓的二次世界大战。
在冷战后阶段,全球化和平实现了。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控制资本、技术和相关制度设计( WTO、世行、IMF等),实现产业链的高端部分的垄断和控制,让欧美以外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产业链的低端部分。 在产业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名义下,通过这种不平等产业链的定位,欧美继续对世界实施经济奴役。
因此,欧美眼球的全球化,本质上就是为欧美服务。 这种全球化并非真正的全球化,而是将世界分裂为“敌我”“主仆”对立的两个部分,形成了双重结构。 欧美是“我”“主”,其他国家和地区是“敌人”“我”。
只要了解全球化的基本背景和本质,就能理解当前美国为什么从全球化的鼓吹者急剧转变为全球化的反对者。 其实,之前强烈提倡全球化,现在反对全球化,美国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维持美国的经济利益,维持美国的经济优势。
之所以一直以来美国提倡全球化,是因为他们相信美国的资本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会永远持续下去,美国相信世界产业链中高端的位置会永远持续下去。 现在的美国之所以反对全球化,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的构想落空了。 一个大国在美国设计的全球化规则中,远优于美国,进步惊人,经济总量迅速扩大,资本和技术也迅速积累,全球产业链的位置也迅速上升,在某些领域已远远超过美国。 这个大国是中国。
冷战以来,世界全球化实践证明,中国是最大的胜利者,中国是最适应和平全球化秩序和规律的国家。
这里最具戏剧性和讽刺性的是美国,这个国家在冷战后倡导全球化,开始自命为全球化的权威和领导人,但在之后的真正全球化实践中,美国在中国面前败北。 显然,美国实际上并不适应自己的全球化规则。 在全球化方面,美国欺骗了自己,或者说美国高估了自己。
这是目前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是最适合和平全球化的国家? 为什么美国不适应和平的全球化规则? 至少和中国相比。
答案是历史和文化。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与和平的全球化规则十分一致。 这么说来,只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与和平的全球化规则一致,包括美国在内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
美国提出的全球化概念,冷战后迅速被世界所接受的不仅仅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被广泛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成为世界的主流主导思想,这个版本的全球化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内容,各自把美国
第一个内容是,这一全球化理念永远存在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能够永远控制产业链的高端。 很明显,这个假设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和技术能力有过大的估计,对中国的资本和技术能力有过小的估计。 对于这一内容,发达国家可以接受全球化。
第二个内容是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合作和自由贸易,两者都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 很明显,当时的美国人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将永远维持,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劣势也将永远维持。 在此背景下,在全球化自由竞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永远是优势一方,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劣势一方。 但无论如何,第二个内容是为了全球化而穿上自由公平的外套,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能迅速接受。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说最适合和平全球化规则,其次最适合的内容是支撑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全球化产业分工、产业合作。
产业分工、产业合作的主体不是产业,而是参与产业的人。 因此,产业分工、产业合作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也就是说,产业分工和合作是人们独立判断和选择的结果,通过这些选择参加者的利益增加。
因此产生了产业分工与合作,发达的基本前提是普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的存在。 换句话说,支撑发达的分工和合作需要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和维持个人独立思维。 古老的中国文化就是这样的文化,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
心性和道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体两面、二位一体。 到了宋明理学时期,直接将“性即理”、“心即理”、“心”、“性”即“心性”、“理”概括为“义”、“道义”。
“心”其实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抽象总结,是虚拟人类思维主体、思维器官,人类思维认知活动都是这样传播的。 “性”是“心”的稳定结构,也是人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基本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是自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因为人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来行动的,所以人心里自然存在的基本原则也会出现在人的行动中,通过人的行动来观察。 这些行为“合理”、“合理”、道义和道义。
“心”和“心性”是思维活动的功能主体,“道义”是人思维时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心的基本属性,因此两者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心性”“道义”,人是“心性人”。 “心性”是人的独立思维主体,“道义”是自然具备的思维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是独立的思维主体,人也应该积极地进行独立的思维。 正因为如此,先进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出现在中国历史的早期。
从文献上看,《孟子》一书对发达产业分工与合作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 这比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提前了2000多年。
尽管在历史早期中国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已经发达,但中国并没有陷入唯一的产业主义、唯一的经济主义,不是以产业和经济为主体,而是依然以人为主体,更具体地以人心和道义为主体。 人的内心和道义主导着产业和经济,产业和经济不主导着人的内心和道义。
中国发展独立的道义行业,是政治业。 同时规定,从事道义业、政治业的人不能从事其他具体的经济产业,只有政府的税收才能生存。 这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政治原则“不与民争”“不与民争”。
中国主导“义”,并非唯一主导经济主义“利”,所以中国的经济被现代唯一实行经济主义的欧美所超越。 西方草丛也开始侵略中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有着将自己的思想普遍化的文化,也不意味着将中国固有的自己的思想普遍化的文化被破坏了。
在西方侵略下,中国以“师夷长技术制夷”为开端,学习西方。 学习西方,其核心是学习其唯一的经济主义、唯一的产业主义做法。 在中国,把独立思考的对象放在“利”上,而不是像传统那样放在“利”上。
冷战结束之前,中国顺利实现变革,将来的思考对象从“义”转移到“利”。 此时,美国倡导全球化理念,倡导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 中国像鱼一样能得到水。 在美国设定的全球化游戏规则中取得了远远超过美国的成绩,迫近的美国呼吁损失。
美国之所以不能在全球化中国游玩,是因为缺乏支持中国式普遍独立思维的文化,缺乏心性-道义文化。 “先进”的美国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心性”和“道义”概念中没有体现出来。
从全体人员来看,美国文化的基础仍然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于信仰、迷信,而不是基于独立思维。 现代文明的理念,是近现代突然出现的,也是外来、外来的理念,在现代的欧美社会还没有普遍化,不是基础,是少数精英们信奉的。
也就是说,在欧美,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只有少数精英,普通人的思维依然以信仰为中心,这些人不能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合作,只能被动参与。
但是,独立思维能力在中国是普遍化的,扎根于基础的最基础的普通人,广大的农民,即使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也受到传统的心性-道义文化的感化,普遍具备独立思维能力。 因此,他们参与产业分工和合作是自主的,分工和合作的主体。
因此,包括美国、西欧的产业分工在内,少数人主导,而中国的产业分工则由人民大众主导。
传统的中国社会秩序不是以经济、产业为中心,而是以道义为中心。 同时,也有传播这种道义秩序的“天下”,也就是“全球”。 天下秩序也是一个整体,一元道义秩序。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初学看,中国学习欧美,经济超越英美,并不意味着在欧美设定的游戏规则内取得胜利,而是成为这个规则中的领导者,破坏欧美的游戏规则,遵守中国固有的游戏规则:重义轻利的道义秩序,即天下秩序
因此,中国在冷战后的全球化中取得胜利的不仅是经济力量的竞争,还是文化的竞争、全球化版本的竞争。 中国要做的不仅仅是取代美国的第一位,而且是彻底废除欧美设定的规则,确立新的规则,确立全球化的新版本,这个规则的基础是中国固有的向心性道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