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学是否是中国文学_ 我的中国文学翻译之路(海外纪闻)

图为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参观水墨艺术展。 周轻摄

中国“一带一带”的建设,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像我一样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中国。

十几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 上大学学习汉语后,我迷上了中国文学作品。 通过文学这面镜子,我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

2007年,我参加了汉语歌唱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有机会与中国交流。 第一次来中国,我感到亲切和熟悉。 在随后的十多年中,我经常去中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每个城镇,我都用相机和笔记本记录当地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 回到埃及,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的最新动向。 最近,我在看《看脸一样的字》《朗读者》等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每个声音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深刻理解中国的同时,为了向阿拉伯读者介绍更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决定把翻译作为我的职业。 文学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重要的是把作品中的文化、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 通过翻译了解中国社会,我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我通常通过网络和他们交流,提问。 朋友们的无私援助感动了我,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与中国政府高瞻远瞩的计划不可分割,同时也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 每次去中国,都会开通新的地铁线,建设新的大楼,人们的电子设备不断交换……看到路上来往的行人,我深感中国的发展不仅在经济上越来越繁荣,也体现在人们的积极精神状态中。

文化交流是国家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重要基础。 “一带一路”的建设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这几年,我成为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常客,每次在中心举办相关活动,我都会参加。 我喜欢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化沙龙、文化论坛和文学作品的对译活动从埃及开始在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之间进行。

埃及和中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许多埃及人都希望深入了解中国。 我通过翻译中国书籍,使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 我翻译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在阿拉伯读者中广受欢迎。

为了能读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更多的阿拉伯读者通过社交媒体与我交流,为我下一部翻译作品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这给了我更大的动力,走上了中国文学翻译的道路。

(作者是埃及的翻译家,作家梅尔舒尔,本报记者周轻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2月14日第05版》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