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大学_ 新中国初期陕西省的高校院系调整概况

新中国早期向苏联学习的重要方面是,按照苏联的模式,在大学里大规模地进行“本科调整”,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本科调整大力发展陕西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1949年陕西省只剩下3所普通高中: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部和西北工学部。 他们深刻的学术内涵成为50年代本科调整时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长点。

1952年至1956年,陕西高等教育在本科调整中,一方面通过综合大学的分科和调整建立了新的专科学校,另一方面根据中央部署,从沿海迁到陕西省一些大学。 这个时期转移到陕西省的大学主要是东北工学部、青岛工学部、苏南工业专业学校、华东航空学院和交通大学。 这些学校到陕后,按照建设专科学校的构想分化组合,在陕西建设大学,使陕西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的调整中迅速发展起来。 新大学的构成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分立学校( 2所)

(1 )1951年5月3日,西北大学医学部通过政务院的电话独立,改名为西北医学院。 1956年9月1日,教育部、卫生部通知西北医学院改称为“西安医学院”。 (2)1952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创立,年末迁往西大,在南郊吴家墓村办学,学校名定为“西安师范学院”。

2 .根据本省教育机构建设学校( 2处)

(1)西北艺术专门学校依据西北艺术学院、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发展,1950年1月成立,之后重组。

(2)1954年8月扩建陕西省中等教育教师学校设立陕西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在省内调整后升为“陕西省师范学院”。

3 .省外教育机构支助学校建设( 6处)

(1 )1952年,西北大学俄语集团、兰州大学俄语系和中国共产党西北局党校俄语集团合并,成立了“西北俄语专门学校”。 (2)1954年7月6日,西北行政委员会同意设立西北体育学院,1954年8月7日,西北教育局通知“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科合并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2月2日,高教部在“变更学校名称通知”中确定“西北体育学院改称西安体育学院”。 (3 )1956年暑假,电力工业部以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为蓝本,从西北工学部水利系、电机系和青岛工学部水利系转入苏南工学部教职员组成“西安动力学院”。 (4 )1956年9月9日,东北工学部、西北工学部、青岛工学部、苏南工业专业学校4所土木、建筑系合并构成“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5 )1956年7月20日交通大学第一批教职员及其家属乘专列来西安学习。 1957年9月13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除传统专业外,西安动力学院全部转入西北工业学院采矿、纺织和新成立的地质专业,西北农学部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 六、6)1956年南京华东航空学院迁址,成立了“西安航空学院”。

通过调整,陕西高等学校从三所发展为十三所。

1949年陕西高等学校本科在校生2272人,其中专科98人,硕士研究生8人。 当时招收了741人,毕业509人。 教职员1239人,其中专职教师456人。 经过本科调整,1956年陕西大学发展为13所,本科在校生发展为22322人,比1949年增加了约9倍,从全国第14位跃至第7位。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