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医保局共同发布了《京津冀医用消耗品联合带量采购工作意见》通知。
这是继江苏省和安徽省之后,又有三个省市加入了昂贵消耗品的带量购买队伍,业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先行探索。 业内人士预计,进入试验范围的品种的降价幅度将达到50%以上。 企业提出的降价幅度不够的话,市场很快就会被报价低的人占领。 因此,继药品领域之后,消耗品领域开始波澜壮阔的洗牌浪潮。
据业内人士透露,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从1年到2年内没有多大影响。 但从长远看,在全国推行数量采购政策后,行业集中度迅速集中于研发能力强、成本低的头脑企业,其他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
五省市先考场
高值消耗品的带量采购是指在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招标、谈判时,明确采购数量,向企业估算具体的产品数量,价格低的是“吃”的市场。
《意见》指出,京津冀医用消耗品联合采购团队制定采购业务意见,统一完善医用消耗品采购平台,统一编制医用消耗品审查专家库,统一选定医用消耗品采购目录,统一规范医用消耗品资质审查标准,统一形成医用消耗品价格体系,集中开展联合采购业务。
根据上述“意见”内容,本次消耗品购买按照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的年总用量,按比例确定购买量,进行购买,根据不同产品的种类和特性确定相应的谈判购买方式,购买周期原则上为一年,相关品种可以根据情况通过京津冀医疗消耗品联合购买团队的研究适度延长。
同时,类似于药品带量购买方式,也要求各医院结合临床需求和历史购买情况,申报历史购买数量和价格,同时申报下一年度的计划购买需求。 具体的计划采购量是根据报告的采购需求按品种制定的,原则上是年总使用量的60%以上。
确定筛选品种后,各地优先购买联合带宽量使用以购买筛选品种,对于购买联合带宽量确定的筛选价格不组织二次谈判。
推进高价消耗品降价,中央已达成协议,发表改革方案,迄今江苏安徽两省率先开始试验。 6月21日,“安徽省所属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疗消耗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试行)实施方案”确定骨科植入物(脊柱)类、眼科(人工结晶)类高值消耗品带量采购,采购量在2018年度该产品使用量的80%以上,且应以零差额销售。
7月24日,江苏省医疗保险局发布了《江苏省公立医疗机构部分高值医疗消费品集团联合的集中采购方案》,明确了血管介入类等高值医疗消费品种年总采购量的70%,采用“联合采购、数量交换”的形式,可以预付30%的款项。
7月3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管理高价医疗消耗品的改革方案》,表明截止到今年年底取消高价医疗消耗品在医院的销售附加,从下半年开始鼓励医疗机构联合采购数量谈判。 根据国务院改革方案和京津冀、安徽、江苏五省市的试点,高价消耗品带量的购买将很快在全国开展。
大幅度降价时代拉开了帷幕
业内人士预计,从购买药品“4+7”的实践来看,最初中标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率为52%,最多可达到96%。 根据这个推算,高价消耗品的降价幅度应该不会低于40%。
安徽省和江苏省两省数量上购买的高价消耗品是购买金额大、临床使用多、竞争力强的品种。 安徽的做法建立了重视临床需求的“分组法”,形成了可比的价格体系。 江苏分支架和起搏器两组进行谈判,减幅最大的产品是采购部门的必备产品。
同时,江苏扩大了昂贵消耗品的购买范围,到今年年底,将在省平台上购买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神经外科、起搏器、电生理、眼科等6种昂贵的医疗消耗品和骨科、普通外科、心外科、体外循环和血液净化、口腔科等5种昂贵的医疗消耗品
业内人士表示,从安徽的试验性工作来看,骨科脊柱类材料总体平均为53%,国产品类平均为55%,进口品类平均为40%; 人工晶体类整体平均下调20%,国产品类平均下调18%,进口品类平均下调20%。 两种产品年节约资金分别预计为4亿元和3000万元。
江苏省试验工作表明,纳入价格谈判的品种是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起搏器。 支架以单一品种进行价格谈判,筛选品种平均减少率为51%,最高减少率为66%; 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进行交涉,当选企业的品种平均减少率达到16%,最高减少率达到38%。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高价消耗品价格高,流通过程成本高,不断禁止“水下”营销。 “按数量交换价格”显示出过高的定价,价格联动要促使医疗器械积极降价扩大市场份额。 如果企业提出的降价幅度不够充分的话,市场很可能被价格较低的人剥夺。 短期内找不到替代市场,就会引起生存危机。 由于中标企业数量非常有限,未中标企业将逐步淘汰。
市场集中在头部企业
带量采购将相当多的企业赶出市场,但政策既要控制市场规模,又要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加快进口替代速度,投资者应该分两部分合理考虑。
购买高价消耗品的磁带量,对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的影响途径是怎样的呢?财通证券研究员张文录认为,带量采购政策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医生、代理店和医院,灰色利益链被切断。 厂家的出货价格本来就很低,利润受损也可以补充用量,数量可以补充价格。 中期,致力于开发,谁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实现低价产品的转型,保持更好的利益。 从今后半年的投资角度来看,高价消耗品等公司被利益因素所压倒,评价难以上升,主要是利益的增加。
目前,a股市场有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开疗、凯利泰、冠昊生物、正海生物、康德莱、维力医疗等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许多公司的高值消耗品总利润率大约超过50%,但研发投资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到10%。
张文录分析显示,a股主要高值医疗消耗品公司研发费用回报平均为6%,许多产品的发货价格只有销售价格的2.5%左右。 根据售价,研发费用率实际上只有1.5%左右。 因此,对于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企业,昂贵的消耗品看起来是“暴利”。
凯利泰内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积极参与购买昂贵消耗品的乐队,预计未来骨科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在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