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历史纪录片有哪些_ 大型纪录片《大上海》全景式梳理上海百年发展历程

本报记者张希希

这部纪录片涉及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首次在荧幕上登场的情况不少。 学者认为,这部电影使上海的发展回归江南文化,显示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化的深刻影响是非常宝贵的。

“百年中国观看上海,以全景仪式回顾上海百年的发展历史,整理好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将于9月23日起在东方卫视黄金和上海纪实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纪录片《代号221》和《彩色新中国》最近也在东方卫视和上海纪实频道登陆,这三个呈献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上海产纪录片汇集在一起,共享屏幕礼赞。

最早播出的《大上海》完全体现了上海开通以来176年的历史进程,被称为近年来上海纪录片的“第一号工程”。 经过这三年的制作完成的八集,每集50分钟的音量的作品背后,蓄积着摄影组累计拍摄1000小时以上的素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说,这部纪录片特别珍贵的是把上海的发展回归江南文化,显示出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化的深刻影响,拍摄相关的珍贵历史资料很多,这是他首次在银幕上亮相。

追溯上海城市精神的历史根源,成为生动的《城市传记》。

“大上海”制片人韩艺创造“大上海”不仅仅是“记录”的历史,还想让今天的人们了解上海。 只有看到“大上海”,才知道这片土地今天所展示的开放意识、契约精神、创新品格、匠人精神都有历史根源。”

在“大上海”的场景中,大英图书馆收藏的“美国士德号货船来航报告书”首次登上了银幕。 德国传教士郭实猎于1833年写道:“仅仅7天,载重100吨到400吨的帆船就有400多艘,从吴淞口进入上海城东的码头”。 作者在书中描写了当时上海的繁华景象,钦佩地说:“这个地方具有很大的对外贸易优势,更罕见的是,还没有被发现。” 作为商业中心的上海首次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