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流失文物_ 路漫漫!圆明园流失文物难得回归 百余条线索明年公布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备受瞩目。 国家博物馆“回归之路”展后,马首正式返回圆明园。 这就是圆明园迎来的十二支兽首。 据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介绍,近6年来,他从世界各地发现了百馀条圆明园文物流失的线索。 “明年,这些线索将通过出版书籍公开。 但是,这些文物什么时候回家还很远。 ’他说

他准备按照至今为止整理好的圆明园旧收藏书目录,继续寻找收藏品的下落。 这个目录也是最初单一类型的圆明园古藏文物目录。

11月13日,观众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出文物回归成果展”上参观了圆明园马首铜像。

圆明园的收藏品约有80万至120万件

其实,马首铜像只是沧海一粟。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数字,不知那一年究竟藏有多少国宝。 据刘阳介绍,清朝皇帝把最珍贵的文物和典籍收藏在圆明园,当初预计收藏品有80万件到120万件。

1860年,英法联军点燃圆明园,掠夺了许多园内珍贵的古董。 几乎所有的文化财产都被流放到海外,目的地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最多。 外国侵略中国时掠夺的文物之外,圆明园文物的一部分以走私等非法方式出国了。

十几年前,侯仁之、罗哲文、戴逸等23位着名文博界专家联名发表了《圆明园散射文物回归圆明园遗址的建议书》,呼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归。 然而,国宝回家的路并不畅通。 159年以来,只有汉白玉的鱼带着5个石刻和马头等回到圆明园。

2019年1月29日,海外一百多年的文化财产圆明园青铜“虎蓑”,通过中国文化财产部门的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超六成圆明园文物个人收藏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刘阳想汇总圆明园的文物资料,从微小的线索中搜集流失文物的去向。 他介绍枫叶白露宫是目前收藏和展览圆明园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当时,中国侵略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掠夺的所谓战利品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尼皇后,之后为了保存这些文化财产,建立了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现在,在长期展示并公开的文化遗产中,约有5千件确定为圆明园的古藏”

近6年,刘阳又征集了100多条圆明园文物线索。 明年,他将整理和出版新发现的线索。 “主要是国内外私藏家、海外博物馆和一些机构隐藏了圆明园文物的信息,经营玉器、瓷器等多种”。

“初步统计显示,三分之二的文物都在私藏家手中。 刘阳说:“这次马首铜像回到圆明园,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希望能带更多的文化财产回家。”

最近7天内陆续拍摄了3件圆明园文物

“要判断圆明园是否为旧藏,是无法推测的,有证据的,有出处的,有必要认真研究。”刘阳说,圆明园文物的暴露度并不低。 在最近的7天里,圆明园的文化遗产陆续被拍摄。

“拍卖业现在很安静,并不是挂着圆明园的招牌,藏家也不在乎”“因为在过去的几次拍卖中引起了很大的舆论风潮,很多拍卖业都避开了圆明园的说法”…某拍卖业专家认为,圆明园的旧藏招牌 实际上通过这个噱头提高了价格,参加了拍卖,但是文物的回流没有什么意义,不值得提倡。 此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反对拍卖侵略战争中掠夺的文物,是我国政府一贯的原则。

2007年6月8日,社会捐赠的前10馀件分散在北京的圆明园石像部件回到圆明园遗迹公园。 这是圆明园鳍文物首次以捐赠形式回归。 这是回归文物摆在圆明园大水法遗迹前。

国家文物局:但国宝,即使远也要追赶

在“回归之路”展览会的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的负责人也明确表示,我国政府对流失文物的态度是“人类国宝远远追赶”,但是不支持通过拍卖、买回使非法流失文物回国,不予鼓励。

尽管困难重重,依靠国内立法的基础支持和国际条约的合作框架,中国政府同有关国家开展双边合作,探索返还外交谈判、执法合作、民事诉讼等流失文物的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和20多个国家就流失文物偿还请求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与美、意等国家政府间偿还请求的实践逐渐加深。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丢失文物以海外华侨、国际友好人士的捐赠方式返回国内。

监制:刘勰,马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