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提升船头的柴油机,准备离开湖泊。 照片/本刊记者霍思伊)
长江最后的渔民
本志记者/霍思伊
发行于2019.12.9总第927期《中国新闻周刊》
张元州结过两次婚,有七个孩子。
他生于1952年,生于鄱阳湖船上,一生打鱼。 几年前,渔夫不知道什么叫计划生育,第一个妻子给他生了五个男孩后,一脚踩空掉在水里,没有了。 第二个妻子又给他生了一男一女。
从新中国成立起,他就是江西省都昌县的第一个渔夫。 这些渔夫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子,不看书,很多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有些人甚至不会说普通话。 许多渔民的祖先捕鱼,除了开船、捕网、识别鱼以外,没有技能。 他们把水看作是田,一辈子也不想离开,离不开。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事务所(《长江阀》主任马毅在《中国新闻周刊》中说:“渔民越捕捉越穷,生态恶化就是恶性循环。”
现在到了不得不回去的时候了。 2019年1月,在“长江大保护”总体战略下,国家决定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全面禁渔。 从2020年元旦开始,阶段性地推开,禁止捕鱼是10年。 马毅在渔政系统工作了30年,他感慨万千,这么广泛,这么长时间的禁渔管理,涉及到这么多渔民退役的工作,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他去查国内外资料,但没有找到任何参考经验。
长江流域和沿岸湖泊纵贯8100公里的水面,11万条渔船和约30万渔民向长江告别。 但是,如何找到登陆的路,很多人都没有方向性。
渔民在鄱阳湖岸边晒鱼,体形小棒鱼多,有时有银鱼,晒干比活鱼好。 棒鱼便宜,10元/斤,银鱼罕见,价格昂贵,可以卖800元/斤。 照片/本刊记者霍思伊)
四个月和十年
黄昏时分,鱼在动,人也在动。 詹森林双手的指节绷直,胳膊用力一甩,上下就放下了50米长的渔网。 船摇晃了,他也摇晃了。
作为打鱼近40年的老渔夫,他有粗手粗脚。 这是典型的渔夫之手,深褐色,深浅的印记,是勒痕,是被网或铁皮刮到的口,为了钩住抓鱼时跳跃的鳃,用锐利的边缘切开。
近腊月日,湖面温度低,气温只有负2℃。 寒冷使詹森林开始工作后浑身发懒,他匆匆摩擦两手,口吐气息,气息很快凝结成雾。 总是一下网,詹林就把长椅放在船上,把领子卷起来,一坐下来就变暗了。 在湖中央,郡里的灯不透明,纯粹变暗了,但他不怕。
渔夫最害怕的是风浪。 果然风向变了。
2018年底,在詹林所在的水产大队中,国家全面实施禁渔,经过10年的时间,开始播放从以前春天4个月的禁渔延长到全年的新闻。 全体渔民上岸,所有船只和网具由国家统一回收,统一处置。
詹定林所在的水产大队,属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都昌、县辖的24个乡镇中,21个沿湖、湖岸线长达185公里,达到鄱阳湖的1/3水域。 总人口83万人中,有1万人以上是渔夫。 对于整天“以船为家,以水为生”的渔夫来说,水是他们的“土地”。
渔民对禁渔一无所知。 从2002年开始,在春天的繁殖季节,为了使亲鱼的产卵顺利,使幼鱼成长,国家在长江流域开始尝试春天的禁渔,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30日。 但是专家们发现,鱼在4~6月排卵前,3月份会大规模产卵。 渔民在禁止捕鱼前,由于“捕获多的话就能捕获多的”的心理,3月份的渔业达到顶峰,反而对鱼的繁殖不利。 因此,从2016年开始禁渔期提前1个月,从每年的3月1日开始持续4个月。
2019年春天,新闻得到了证实。 1月,农业农村、财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共同发行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止捕捞和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为十年禁止捕捞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19年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完成全面禁止捕捞,到2020年底必须停止一切生产性渔业,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在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全面禁止捕捞
目前,我国有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 长江阀副主任赵依民指出,长江流域全面禁渔逐步实施,首先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然后成为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
根据《实施方案》,禁止捕捞范围为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4个省市,纵贯长江上下游,除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外,无需撤回的合法渔船,其馀10个省市撤回的合法渔船11万馀艘,渔夫约27.8万艘
据长江办公室主任马毅介绍,此外,部分地方认定的重点水域还有自主权扩大禁止区域。
在江西,日程提前了。 根据2019年9月发表的《江西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引退实施方案》,使长江干流江西段的禁渔与全省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禁渔时期同步,提前一年,于2020年1月1日开始禁渔。
与其他沿江省不同,江西省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禁渔水域占长江流域总体的比例超过30%,禁渔工作面广、量多、难度高。 鄱阳湖区有14个重点禁渔县,传统渔村300多个,渔民1.95万户,超过10万人。
都昌县被划分为水生生物省的自然保护区。 按照计划,必须在年底前完成所有退役工作。 詹森林所在的水产大队有500户以上,近4000人,90%是渔夫。 村支书记在村委会上宣传政策,这次全面禁止湖泊,大家积极登陆,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能反映在村里。 但是,只有20多人参加,和以往的很多村会议一样,出席人数极少。 这次,和以前不同,影响太大,全营的村干部全体出动打电话,确实通知了全家人。
很快,省里也派人调查,“有多少艘船?铁船是多少万美元?网络和虾笼是多少个?接下来想生产什么? ’詹定林只说:“鱼要活,人也要活。”
禁止逮捕和逮捕
在渔民眼中,1980年代的“黄金十年”,渔民们从苦难的六十年代开始进入全国经济飞跃的改革开放初期,工具的改良使渔业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 渔民停止手持桨和人工网,各种马力帆船穿过鄱阳湖水域之间,渔业柴油机也代替人工绞车起网,大型网开始普及。
鱼很好吃,也很好卖。 上世纪90年代初,渔民的生活比农民富裕得多,最盛时期,每月可挣三四千元。
但“金十年”太短,变化太快。 以1992年上海浦东开发为标志,长江沿岸城市平地大厦建成。 上游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减少,下游湖泊、湿地面积大幅萎缩。
伴随着“长江大开发”的是采砂泛滥。 特别是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间,长江主河道的采砂行为在2000年被全面禁止后,鄱阳湖很快成为世界上采砂量最多的地方。
采砂看起来对渔民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想更好地打鱼。 采砂留下的洞成为水坑,深达数十米,在缺水期成为天然渔场,鱼不会乘水急速后退。 渔夫们用这些洞捞起来,很快就准确地捞起来了。 另外,采砂时,大型机器抽砂,湖水浑浊,鱼看不见道路,没有逃生的地方。
但事实上,过度的采砂给湖泊带来了灾害。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显示,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面积达260.4平方公斤,重量相当于1955―2010年鄱阳湖自然沉积量的6.5倍。 采砂扩大了通江河道的通水断面,加快了湖水注入长江的速度,加快了缺水期,延长了缺水期,大大缩短了捕鱼周期。
渔夫们在沙坑里找鱼,知道鱼越来越差了。 渔夫们从1990年代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使用电网。 在都昌,电网捕鱼是从江苏省学来的,和过去的渔家的女儿结婚,两边走的亲戚都有这个技术。 与江浙省等相比,江西省的电网虽然推迟了几年,但普及得很快。 因为效率惊人。 渔夫用普通渔网,一年捕鱼半年,只能挣十万元,但用电网捕鱼,两个月就能挣二十万元。
“形势迫近。 ’林青山说。
他今年42岁,上小学四年级之前辍学在家吃鱼。 结婚后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和都市里的人一样,我也想让孩子读书,渔村也想改变,但改变只靠自己”渔夫们并不是不知道的。 电网渔业对鱼不好,不用电网就捕不到鱼。 “挣不到钱,孩子就不会看书”,林青山无能为力。
到了深夜,连接电极的电线杆从船头进水,这是“断子绝孙”式的渔业方式。 一片电网接连,大鱼都死了,没捞的也死在湖底,少数存活,性腺发育也受损,繁殖能力几乎丧失。 在高压电流下,虾、贝壳、藻类、浮游生物也大量死亡,整个水域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和渔民交往了30多年的都昌县渔政局干部,虽然能理解渔民的痛苦,但在打击电网上,他从未放松过。 近年来,打击电网有很好的效果,但执法难度仍然很低。 电网之类的违法渔具,都是渔民自制。 在网上买发动机、柴油机和网,用两根铜线装进去,用绳子捆住,就可以进水了。
1980年代,国家已经禁止电鱼、炸鱼、毒鱼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法》禁止以破坏电鱼等渔业资源的方式捕鱼。 但是,长期以来,各地打击电鱼的效果不佳。
像所有县域管理的难题一样,打击“酷渔滥捕”的基本困境之一是,在熟人小的社会中,执法人员和执法人员有无数的关系。
许多渔民和渔政相关人员都在坦率地谈话。 考虑到渔民的困难,只要不太多,当地的渔政有时会睁开眼睛闭上眼睛。 执法时,暴力抵抗法一般是外船,当地渔民被捕,一般是求爱,大家都知道,所以逃不掉。 另一方面,渔民也常常是执法人员的眼睛和耳朵。 看到被捕的船只,他们首先通知渔政,双方实现了“合作”关系。
除了电网捕鱼,进入千年以后,更大的变化是渔夫开始捕虾。 因为虾能赚得更多。 虾笼不贵,十五元一个,虾一斤二十元,一夜能抓几百斤,能挣几千元。 鱼不值钱,又名胖头鱼鳗鱼不到十元一斤,白鲣只卖二三元一斤。
捕虾是季节性的活动,集中在五六月,赶上春天的禁捕期,所以近年来,渔夫捕虾的行为增加了。 林青山算帐,每年15万元,其中捕虾12万元,打渔3万元,虾利润是鱼的4倍。 因此,这次十年的禁渔,所有的生产性渔业行为都被“一刀”全面取缔,渔民们也不满。
从生态恢复的角度来看,林青山赞同禁渔。 但他困惑的是:“登陆后,你是怎么让我们生活的? 林青山先生说,在2002年春天禁止捕鱼之前,他一个月可以挣三四千元,要养活两个老人和四个孩子。 禁渔后,政府给予家庭每年500元的补助金,仅仅一年,之后就没有了。
关于春季禁渔,国家没有规定强制向各地发放补助金。 在实践中,各地根据地方财政的实力,做法不同。 一部分市、县是零补助金,一部分地方每月用1艘船进行补助金。 最多六七百元,最少一百元。
每年4个月禁止捕鱼,渔夫的收入锐减,所以有人总是偷偷地捕鱼。 渔民们趁渔民还没上班,迟早暗地下水。 偷渡的时候不出航,渔民穿着潜水服下了湖,拿着大网在湖的海滩上捕鱼,这些地方的渔政船没有进入。 一听到渔政巡逻的游艇声,他们就悄悄登陆了。 渔政抓不住,抓不住。
但是渔民心里知道,继续捕获的话,捕获只会越来越贫困。
(左图:渔夫们都住在船上,上午出去捕鱼,中午回来,睡在船里,傍晚出去捕鱼。 照片/本刊记者霍思伊)
右图:中午时分,一辆鱼商大卡车停在鄱阳湖码头,笼子里新鲜的活鱼通过自动运输带运送到卡车上。 照片/本刊记者霍思伊)
船与岸
渔夫的家是船。
家家户户至少有一艘小两艘船,大船是水泥船,长期靠岸边,用来喂养孩子。 船长十七八米,人住的船舱四米,只住十个人,大人的孩子们在一起睡觉。 小船是木船,后来变成铁壳船捕鱼,早上出发停在湖中央。 对渔夫来说,大船是“家”,小船是“车”。
中午,日头很浓,从岸边的一排船上冒出炊烟。 张元州这天运气不好,没打几条鱼,下了网就回来了,中午回家吃饭。 捕鱼的时间大部分靠运气,但也有规律,水下来的话鱼就会跟着水走。 涨潮的时候,感觉到鱼会游过来,快点下网。 渔夫的生活绝对没有规律,上午三点起床,到了四十五点,鱼醒来,下网。 打网需要4小时,天下需要2~3次,网间需要3小时间隔打网。 鱼多的话,一个接一个,一直持续到夜晚。
从前渔民岸上没有房间,吃的是船上。 船上做菜的是木柴、树枝和芦苇的茎,有时候把从湖里漂来的废料捞起来,仔细晾干。 买来的虾和鱼商换柴米油盐和蔬菜,腌制成罐头菜,可以长时间吃。 自己打的鱼里,卖价格低的小鱼,自己吃,炸也好,煮也好。 “吃鱼粪”是渔民的自嘲。
整天面对宽阔的湖面,渔夫还可以抽烟、喝酒、喝酒、喝酒。 渴了喝鄱阳湖的水也不过滤,当时水还清,有甜味。 我不知道湖里有寄生虫。 该虫来自淡水螺,侵入人体后,幼虫成为成虫寄生于血管,雌虫在此产卵,一部分卵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污染水源传染给很多人。 其他卵留在人体内,伤害器官,引起腹痛、腹泻、腹腔积水。
张元州在六十七年代,渔夫的肚子很常见,很多人全身浮肿,按手指是个洞,记得很长时间没有恢复原状。 前辈的渔夫,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很高。 7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防治的普及,这些传染病逐渐减少。
当时,很多渔夫的孩子没有上学,虽说很穷,但是没有人管理。 家家户户都是夫妻船,丈夫在前面开船,下了网,收了网,妻子在后面把鱼从网上取下,分开放在甲板的活船舱里。 孩子七八岁就要上船帮忙,要捕鱼、织网。 在手工织造的时代,乘船一直织,花了一个月时间,一晚只织了一米。 大多数是女孩子在编织,男孩子学会捕鱼,长大后继承渔船。
张元州出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有时会在有家的渔夫家登陆。 从80年代开始,都昌县鄱阳湖畔渔民陆续存钱,登陆建造房屋,拥有自己的村庄,被称为青龙喷嘴。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了几十户,镇政府在旁边建了宅基地,安置渔民,之后有水产村,也就是水产大队。
也许水上很长,渔夫们强烈地希望在海岸上拥有自己的家,有了钱就盖了房子。 现在,青龙喷嘴和水产大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二、三层楼,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建成了第一层,然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建成了第二层。 盖上点盖子,好像要养育孩子一样。 大楼外面铺着明亮的瓷砖,看起来很正面,但房间里总是没有装修,水泥胚露出来,家具也许很少,入口和客厅里肯定贴着“顺利”。
即使海岸上有房间,除了每年的节日和禁渔期,渔夫很少回家,每天都坐船。 据张元州说,从湖里回家的时候,“打了一夜鱼累了,还是赶紧坐船睡比较好”。
一条大鲱鱼刚被鱼商人领走,重十多公斤。 20世纪90年代以来,鄱阳湖的渔业资源逐年下降,现在很少打这么大的鱼。 照片/本刊记者霍思伊)
不在家和改变
天不亮的时候,詹扬林喜欢一个人在停泊船的码头转。
早在九月,渔季,他就把船停在都昌印山码头附近的内湾。 离全面禁捕还有三个月,这里已经密集停泊了二十多艘船。 鄱阳湖今年遭遇大旱,刚到秋天,内湾和湖之间出现了滩涂和草洲,停在这里,知道不能出船。 换句话说,他们已经登陆了。
和其他渔夫相比,詹扬林是个活人。 他是詹林的哥哥,和弟弟继续捕鱼,他13岁去上海打工后,去了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有一次老板拖欠几个月的工资,他和几个工人去理论,挨了一巴掌。 后来,他再也不变脸色工作,发誓要自己当上司。
2008年,简杨林在鞍山造船厂打了一艘大铁船。 部下有50多人帮忙工作。 之后看电视,鄱阳湖说要大开发,回到都昌,旺季捕鱼,禁渔期开车卖保险,做各种副业,每月能挣几千元。
但是在都昌,像他这样的渔夫很少。 特别是70多岁的渔夫,45岁左右一生都在养鱼,没有其他技能,不想打工。 不要问他们,去工地工作。 摇摇头说:“捕鱼是手臂的力量,搬运砖是全身的力量,做不到。”
詹扬林评价他们,头脑不灵,跟不上时代。 “我想生孩子,给我一点钱,我可以别的。”
其实渔夫们也知道捕鱼不会持久,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们捕鱼。 詹彦林说,捕鱼很辛苦,希望孩子读书离开渔村。
但是,对渔民来说,即使改变生产也很困难。
长江办公室主任马毅在《中国新闻周刊》上指出,这些渔民很特别,他们年纪大,捕鱼,文化程度低,有些人不会说普通话,很难取消转产。 而且捕鱼是自由的,有些渔夫一年只工作五六个月,往往能赚到二三十万元,相处得很好。 让他们去普通的就业单位,赚不多的话,就不能接受。
“渔民们并不完全是贫困家庭,过着美好的日子,比较自由,退出时的配置很困难,现在的很多政策都没有很好地适用”马毅非常了解渔民的心情。 他们对产后工作的要求,收入多,投入少,更省力。 因此,在退出的诉讼中,发生了很多渔民不合理的现象,“如果政府能100%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不能禁止捕鱼。”
但是,他还建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渔民牺牲了,政府不仅要让他们退出,还要着眼于就业创业的合作,退出工作应该坚持的总体原则是退出,稳定,即“不回江湖”。 能工作的,有钱的。
每个渔夫都有不同的计划。 詹宁斯林不认为今后渔夫有典型的乐观看法。 离全面禁止捕鱼还有一个月,他一直说“能够打出一天的日子就是一天”。
林青山今后将成立旅游公司,乘游艇游览鄱阳湖。 去年春天,他在公司注册,工商执照下来后,被海事局挂了。 驾驶游艇需要航运资格,到一年,证明书还没下来。
张元州愿意承包养鱼池发展养殖。 但是,他担心,县里的养鱼池里总是有偷鱼的人,而且承包费水涨船高,总得一次支付20年租金。
“都昌县近十几年,陆续有渔民自愿出产,成功率不到5%”都昌县渔政局干部詹定鸿说,这些中有20%的人出去打工,很多人承包养鱼池进行养殖。
“这是一个过程,环境会让渔民们慢慢变化。”他说。
在都昌县印山码头附近,鄱阳湖水位下降,湖面和码头之间形成了内湾。 缺水期间,许多渔船停在这里。 照片/本刊记者霍思伊)
身份和金钱
根据配置,在2020年1月1日和2021年1月1日这两个时刻,必须全面实现“清湖”“清江”。
年底全面禁止逮捕尚有一个月,都昌县具体补偿标准尚未公布,协议尚未签署,性别林有些焦虑。
早在今年3月,县渔政局就请他写了表。 上面有“渔民证有没有土地?有多少艘船长,建设时间,船况如何? 有什么样的网? 虾笼多少钱?你有保险吗?。 2018年家庭总收入和总支出是多少?
这是渔民登陆的第一步——做文件,抓底,据此发放补助金。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到处都是王元宝在《中国新闻周刊》上制卡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渔民的身份复杂,为了审查他们的身份,很多部门需要合作核对。 例如户籍和社会保障需要找民政部门,土地状况需要用土地信息系统调查,很麻烦。
2019年3月,应农业农村要求,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成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专题调查组”来湖南省洞庭湖区湘阴县和汉寿县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也很难认定补助金的对象。
在实际渔业生产中,渔民的构成情况非常复杂,既有长期以渔业为生的专业渔民,也有打工、农业、兼业渔民的专业和兼业渔民中,既有持有许可证的,也有从事渔业的渔民的持有许可证的渔民中,也有持有渔证的渔民集团的无证渔民
调查组指出,兼业渔民、无证渔民、多户渔民等特殊渔民群体数量众多,长江禁渔工作中如果不当实行补助对象和引退政策,可能会引起一些渔民群体的不满,对长江禁渔工作产生抵触。
都昌县渔政局干部詹定鸿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对于被证实的渔民以外的各种渔民集团,是否采取补助金政策,这次很难把握。 如果纳入其中,是只回收他们的船只和网络工具呢,还是其他政策都得像被证实的渔民一样,采取过渡性的补助和社会保障措施。 这需要很大的资金。
他的烦恼在各地并不少见。 在一些地方,因为前期的摸索没赶上工作,整体的进度变慢,补助金政策落后。
今年年初,多委会共同发布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和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结合现有政策资金渠道解决渔民临时生活补助、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需要的资金。 同时,中央财政将临时补助和过渡时期补助相结合,适当支持禁止逮捕。
文件说得很清楚。 以地方为主,中央适当奖励。 但是,被捕的干扰者还是有钱的。 这次的捕获,涉及到10省(区、市)的约30万渔民和11万艘船。 很多撤退区位于贫困县,地方财政抽出这笔巨款,买回船只,把渔具交给渔具,给予过渡性补助金是非常困难的。
据王元宝介绍,去年湖南省召开了全省引退大会,各市县说自己的财政很困难。 “拥挤不出钱,这件事是否十分重要”他说“十年的禁渔是国家政策,必须作为政治任务来处理,首要推动”。
为推进禁捕工作,湖南省一次出资4亿元,根据各地捕获任务的轻重,直接置于基层。 以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估计每户船舶补偿2万元,每户过渡生活补偿15000元,回购证2000元,提前奖金1500元,每户社会保障补助7.2万元,每户捕获补偿11.05万元。 另外,根据湖南的标准,登陆的渔民每月可以得到200元补助金,持续两年。 其他省、安徽省等也在2020年拨出了2亿元的资金用于禁捕。
目前,禁止捕获前的工作近1年来,据各省去长江的反馈,各地普遍报道,地方辅助捕获资金困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省级财政本身也没有富馀,辅助资金有限。
湖北省表示,撤军困难之一是部分地方财政力量不足,禁渔方案落后,渔船拆毁等工作落后,影响了全省的整体进度。 他们也担心同一条河,不同地区的补偿有差异,会引起渔夫的不满。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反馈道:“中央财政不仅长江干流提升渔船的补助标准低(2.88万元/艘),而且不区别渔船的大小,只靠船来补助,对我省极为不利。” 他们认为,省级和地方财政压力巨大,特别是苏北地区,很难承担大量的补助资金。 "失水渔民由于地方政府参照失地农民安置,可能很难实现. "
农业农村部长韩长赋迄今为止,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了92亿元补贴,每年实行,但与全面禁止逮捕的任务相比,资金不足仍然很大。 他强调,沿江省市的县政府必须自主进入,加强支持保障。 "没有真金白银投入,禁止逮捕的工作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
(应答者要求,张元州、林青山、性别林、性别林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