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香港维港两岸的景致。 新华社记者吕小炀摄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发表任职期间的第三份施政报告时,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坚定信心,坚持《一国两制》原则,依法制止暴力,早日恢复社会秩序,就能看到雨后的彩虹。”
今年的报告以“重视香港共同住宅”为主题,共1.2万馀字,分为六个部分和一个附编,详细介绍未来工作重点和本届特区政府就业以来的工作进度和承诺,涉及220多件惠民新举措。 报告书的封面再次选择了天蓝色,意思是香港很快就会下雨,可以再次出发。
面对土地住房问题
2019年施政报告注意到房屋和土地问题。 据林郑月娥说,家是香港社会目前最严重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些民怨的根源,对此她决不疏忽。 “我在这里设定明确的目标。 我们可以让香港人和他的全家人,在香港这个我们共有的城市里建造自己的房子,不用为住房问题着想。”
从具体措施看,施政报告提出了住房发展的短期和中期措施,如大幅增加过渡性住房项目,今后三年内提供1万套住房,缓解住房环境恶劣,继续推进青年宿舍满足长期等待公共住房家庭压力的临时住房需求,目前有两个项目 另外,能够提供约1600套公寓的5个项目也在进行中。
在土地供应方面,林郑月娥建议特区政府利用《土地回收条例》,将3种私人住宅作为公营住宅和相关设施的发展回收,目前回收的私人住宅约700公顷,其中400公顷预计在今后5年内回收,这一数字在过去5年内回收的20公顷
同时,施政报告利用了“土地共享的先导计划”,提议解放政府没有计划但业权统一的私人住宅,加快短期中期住宅的供给。 继续推进“明日大屿山远景”和近海海岸填海工程,创造约1200公顷多土地。
采取许多措施改善民生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林郑月娥发表施政报告时表示,过去两份《施政报告》中刊载的152项民生改善措施基本完成或依次推进,今年将在保护儿童、支持家庭等方面提出新措施。
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特区政府建议将从2020/21年度开始发放学习津贴的措施常态化,届时,每名学生每年将获得2500港元的学习津贴,预计香港将有约90万名学生受益的相关部门将在今后5年内由香港全体170多家康乐和文化事务局(康文署)管辖
为保障市民健康,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将向全港18区推进区域健康中心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健康中心,在其他地区设立过渡性的“区域健康站”,为区内居民提供健康推进、咨询、慢性病护理服务。
为了减轻市民旅游负担,本次施政报告针对今年公布的优化“公共交通补贴计划”,建议将每月补贴金额上限从当前的300港元提高到400港元的交通状况批准,市民、公共交通运营商以及运输行业对于减轻特区政府收费隧道和管制区收费的离岛渡轮航线将继续实施特殊的
合理实用的同舟互助
关于经济发展,林郑月娥毫不掩饰地指出,香港经济今年上半年仅每年增长0.5%,这是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最糟糕的表现。 本月的暴力事件使香港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但她相信,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和基本法的全面保障,香港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背离祖国的机会,香港人凭借合理实用、同舟共济的努力精神,香港一定能够排除万难,重新出发。
面对经济压力,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除协助香港企业向内地市场推进产品和服务外,还要求相关中央委员会提供政策支持,为以往以出口为主要转向国内销售的香港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审核流程简化等,提高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特区政府将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如组织视察团,共同在“一带”经济体中推动内地企业和香港企业,寻求有关中央委员会的政策支持,为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香港企业提供与内地企业相同的奖励措施和便利政策。
报告还提出了多项新措施,包括将深圳湾口岸报关时间延长到24小时,扩大“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的适用范围,为海运业务提供税收优惠,建立新的信用担保产品协助希望创业者,建立第三个创新的香港开发平台,为私募基金建立有限合作制度等。
施政报告发表后,林郑月娥将邀请社会领导、专家、学者,继续深入、独立地审视香港社会矛盾和应当直视的深层次问题,就施政报告的措施和其他社会事项与网民和社会各界进行对话。
本报记者柴逸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8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