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受访者对在中国举办的博览会的同意度来源/被访者的图(以下相同)
第二届进博会闭幕了。 哪种进口商品的需求最大? 消费者对进口商品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他们心目中国产品与进口商品的差距在哪里? 今天,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估中心发布了公益调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内消费者态度调查报告》,提出了优化中国消费结构、提高消费体验、提高消费信心的建议。
图:消费者对五种进口商品的购买意向分布
消费板块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2000名有效样本受访者高度评价了世博会举办的意义,总体评价度达到90.78。 调查对象认为,世博会有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国内消费升级。 本届博览会国家展首次推迟公开,大大弥补了一般观众参与度不足的遗憾。 63.95%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参观第二届博览会。
图:消费者对五种商品的消费趋势
装备、消费、食品、健康、服务五大板块7个展区中,最受欢迎的是消费板块(包括科技生活馆、品质生活馆、汽车)和国家展,分别为68.65%和52.40%。 健康板块和食品板块也很受欢迎,比例分别为50.70%和48.80%。
消费电子和家电、服装和日用消费品、汽车、食品和农产品、医疗器械和医药保健5种商品中,总体需求比较均衡。 其中,消费电子和家电( 32.20% ),服装和日用消费品( 27.75% )的购买意向高。 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医疗器械和医疗,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进口商品,进口指数分别为28.65%和25.30%。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国家有明显偏好,德国、美国、日本商品最受欢迎,购买倾向分别达到34.55%、24.80%和19.05%。 国内电气商务平台( 27.65% )已经成为购买进口商品的最主要渠道,其次是专卖店( 25.9% )、综合商场、购物中心和进口超市( 18.4% )。
注解:国家对消费者五种进口商品的偏好
安全性是国内外产品的主要差异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根据调查,消费者在判断进口商品好坏时,关注产品认证标志( 71.80% )、经销商信用( 61.65% )、检验合格证( 57.85% )等信息。 59.35%的消费者认为安全性是国内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主要差异,其次是可靠性( 50.05% )和功能性( 48.50% )。
注解:消费者对五种进口商品原产地的偏好
回答者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生产水平在软硬竞争力上存在差异。 其中,过程水平( 52.65% )、执行标准( 52.15% )和质量控制水平( 50.40% )等差异更为显着。 48.00%、38.85%、10.70%的受访者希望进口商品额外支付15%以内、16-30%、31-60%的额外费用。 这标志着进口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给国内商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带来不少冲击。
注解:消费者判断进口商品质量的标准
企业必须抓住契机开创品牌
对此,调查人员建议,安全是产品使用的首要保障,应成为提高国内商品质量的标准。
图:回答者考虑中国制造的差距分布
全社会应牢固树立产品安全为首的意识,关注质量提高,政府和行业应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提高处罚力度。
国内企业应把握进入博览会的契机,加强与优秀参展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制作水平,全面提高国内商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汽车、医疗器械等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中,我国应大力追赶,提高国产商品的竞争力。 政府要加大政策趋势和财政支出,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在树立品牌形象方面,政府应继续为自主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企业应通过优质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新民晚报记者金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