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_ 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六院自主研发手术机器人荣获全球医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金奖

在过去的20年中,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经过世代交替,成为了医疗机器人的代名词。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内医疗机器人领域逐渐开始出现独特的创造性自主开发产品。 在完成的2019全球医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教授领导的构想设计队伍,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和上海电气组医疗机器人研究中心合作,在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精密截骨手术机器人系统中获得了大会唯一的金奖。

图说:六院自主开发手术机器人的来源/住院侧供给图

髋关节发育不良对临床治疗一直处于困境。 据统计,我国目前患这种病的人数在300万~500万左右,传统髋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需要截骨盆多根重要骨头,存在创伤大、手术风险高、学习曲线长等问题。

此次金奖项目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参与创造性设计的朱振中博士介绍,通过对球锯的独特设计,结合臂的精密控制,实现了适合髋臼窝状结构的球骨切割,准确调整和固定容易,可以有效减少原骨盆的广泛截骨术对骨结构的干扰,大大减少手术创伤。

“研究开发初衷简单,复杂手术比较简单,针对目前临床髋关节发育不良外科治疗的难点,希望寻找更准确、更微创的外科诊疗途径”。 多年来,张长青教授一直坚持以尽可能少的创伤给患者留下最多的功能,缓解疾病,不断改进手术来提高髋部效应。 “在保护关节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了重要的技术——截骨,通过截骨调整关节结构,但手工操作非常困难,伤口也很大。 对年轻医生来说这是一项难以掌握的技术,但我们可以使用机器人正确测量大腿骨这一不规则形状,结合术中导航,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

该项目是目前世界首个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计算方法和软件评估系统,为髋臼手术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结合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CT血管造影可视化骨盆周围供血,首次将血管因素纳入术前计划,有效降低截骨时损伤骨盆供血的风险。

2019全球医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由英国皇家工程院会员、英国机器人和自控系统协会主席杨广中教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主办,面向全球医疗机器人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大赛。 大会前期吸引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53支球队,有26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预赛最终选拔11支球队进入决赛,现场示威答辩后由国际评委选出。 该金奖项目获得5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支持项目研究和孵化,上海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也将为其进一步培育和产业转型提供机会。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通讯员区卓敏先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