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召开的2019第二届国际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上,各嘉宾探讨了推进医疗机器人创新的战略和路径。 其中,张送根教授和王田苗教授就医疗机器人和医疗行业如何实现创新成果产业的转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动脉网整理了这一观点。
实现两项利益的医疗机器人公司近年来,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2021年,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07亿美元。 2014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其中手术机器人占医疗机器人市场总体的60%。
美国在世界医疗机器人行业领先,亚太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医疗手术机器人研制的应用方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硬组织手术,一类用于软组织手术。 由于应用场景不同,这两个方向的基础方案设计完全不同。 软组织手术中使用的机器人无论是单孔机器人还是多孔机器人,原理上都是用装置代替人的眼睛和双手在体内操作。 硬组织手术机器人的核心是帮助医生定位,逐渐增加磨削功能。
在软组织手术机器人方面,达芬奇已取得巨大成功。 在硬组织手术机器人的方向上,天智航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据动脉网报道,现在天智航已经获利,成为继达芬奇之后世界上第二大实现商业运营利润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据患者需求促进医疗技术进步的统计,目前全球手术机器人的手术量从2005年的2.5万例增加到2018年的130万例以上,到13年增加了52倍。 特别是前列腺手术的80%完成了达芬奇的机器人。 达芬奇也发现了这样的适应症,维持了其坚实的市场地位。
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与技术进步有很大关系,也是患者需求推动临床进步的结果。
随着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认识越来越强烈,如果医院没有开展相应的微创手术,或者医生没有微创手术的能力,患者选择到其他医院就诊,这种现象会在医院引进手术机器人设备,促进医生进步学习新技术。
但是机器人只是工具,更好的手术机器人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发挥最好的效果,手术机器人的另一个作用是延长外科医生的黄金时间。 所谓外科医生的黄金时间,是医生的手术技能、经验、体力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状态。
外科医生的黄金时间其实很短。 从医生开始时,医生需要花几年时间锻炼,记住手术后需要适应的时间,长时间手术引起的脑和体力消耗引起的手抖、脚肿等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开始衰退,各种原因缩短了医生的黄金时间。 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解决体力问题,延长医生的黄金时间,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
中国医疗机器人开发的两大优势推动中国医疗机器人的发展,不仅是患者的需求,还是科学研究者的努力。 中国医疗机器人的开发有两个特别显着的优势。 第一,我国大医院医生的经验非常丰富,无论研究人员的什么想法,医生都会迅速理解吸收,鼓励科学研究人员在伦理框架下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其次,大部分医生在医务人员结合的科学研究方面都有很强的积极性。 其中既有需要发表学术论文的医生,也有个人感兴趣的医生,想接触新技术的尖端。
什么因素的推动对医疗技术创业者是好事。 医疗科学技术创业需要产、学、研、医合作,特别是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医师的参与,对产品的研发和其后落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合作医院和科室在发展对项目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手术机器人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手术机器人是在各个领域开发的,现在生产产品,产业化着陆是屈指可数的。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负责国家相关项目的小组分散,关于医院、大学、科研院所等,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了创新,发表了论文,但是具体的产品化、商业化后,就没有完全的落地模式,成熟的企业不愿意接受。
另一方面,手术机器人产业的落地大多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从立项到产品形成需要5年时间,取得认证需要大约5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至少需要1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支援,而且不能得到回报。 企业家应该怎样主张?
另外,手术机器人能否实现产业落地,往往与合作课整体的实力有很大关系。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率先取得成果的是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 这几课都是医院收入高的几课。
关于康复机器人,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产品,但我国康复较慢,诊疗科收入不高,康复行业近年来迅速成长,但康复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仍需时日。
临床价值≠商业价值,创新≠创业,项目≠公司
北京天智航医疗技术株式会社会长,
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技术革新联盟理事长、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会长张送根
让手术机器人落地,不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员工的思想状态也要跟上时代。 为此,张送根教授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临床价值≠商业价值。 许多技术和应用可以解决临床需求,但不一定具有商业价值。 例如骨盆骨手术,临床上需要,技术上也能实现,但市场量少,市场规模不足以复盖开发成本、运营成本,这样的开发难以市场化运营。
其次,创新≠创业。 许多大学把创新和创业混为一谈。 技术型创业包括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商业运营的多个维度。 创新多为实验室、医院的研究,更多只是研究,与商业化无关。 因此创新是创新,创业是创业,二是不同范畴,不可混淆。
再次,项目≠公司。 同样,项目和公司也不同,项目可能是研究人员向国家、省市、学校申请的研究,国家拨出经费,研究人员拨出研究成果,没有成果。 但是作为公司,研究是工作的一部分,如何管理团队,运营公司,实现利润,对员工和投资者负责是公司必须考虑的。
科研成果产业转变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北京航空宇宙大学博导,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超过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王田苗教授说,科技成果中有90%来自基础研究,90%的专利来自大学设施,80%的科技成果也来自大学设施。 这种大量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但其中有三个问题。
首先是科研创新的定位问题。 科研创新的较好定位应该是“书架”和“架子”。
所谓“书架”,就是科研论文和理论十分原创,并且在着作中写下来,为后续的研究开发者和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速前进。
“架子”是指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得到客户认可。
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研究者的成果在两者之间,缺乏原创性,没有接触到产业应用。 这些科学研究成果成了鸡肋,高中结束了高阁,似乎感觉不到这项研究的价值。
二是解决产权问题。 如果研发项目的定位是“架子”,就需要向市场证明成果的价值,有业务头脑的CEO需要参与。 这是一个产权问题。
关于产权问题,目前国家有相应的指导意见。 相关部门公布,70%的研究成果属于个人。 产权明确后,可以设立合理的法人,走商业化的道路。
目前科研转变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北医三院。
第三,我们需要长期可靠的合作伙伴。 医疗产业转型期长,相关人员多。 有时需要10年左右的研发,产业落地周期长,研发团队和临床其他参与者可能会产生意见和意见分歧,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项目不能继续进行。
国内的许多项目因为团队中途死亡,倾听意见,寻找能够包含缺点的伙伴是很重要的。 幸运的是,天瑶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十多年的研发过程中,产、学、研、医各方面协作工作,内部意见不一,但大家互相倾听,最后成为并肩作战的好战友。
当然,不仅需要医疗机器人的产业转型,还需要产学研医生的合作,医疗其他领域的科研产业转型,也应该找到合作的医院和团队,冷静下来,各部门的工作,尽可能地把储藏室的研究成果转型为商业价值。
将来动脉网也将着眼于企业、医院和大学的医疗技术创新,为其产业转型提供资源、资本、渠道等方面的支持,需要报道的可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