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在地铁模拟驾驶台操纵
工程师正在测试系统
FIVP研究所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
最近,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地铁5号线、10号线(二期)开通,有轨电车蓉2号线也全线贯通。 根据计划,明年将迎来另一个高峰,地铁6号线、8号线、9号线、17号线和18号线将在今后一年内运营。 届时,成都市轨道交通运营距离将突破500公里。
三次关门没有成功
智能系统发出提示音
今年2月,成都地铁9号线的第一列车在蓉上市,正式开始调整新车。 作为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9号线不需要驾驶员驾驶,原本车头的列车驾驶室里设置了驾驶席和作业台。 出厂后现有工作台可关闭,驾驶室可作为乘车空间开放。 这时,驾驶室的门和窗户上设置了扶手等,乘客变得容易站起来。
作为成都地铁的“智慧担当”,9号线有“智慧之脑”,自动苏醒、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也不会成为话题。 前几天,天府早报记者在卡斯科信号(成都)公司的FIVP (工厂集成测试平台)上看到技术人员通过工厂集成测试平台,在地铁模拟驾驶台进行测试。 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测试,可以完成开通前80%左右的调整工作量,有效缩短调整周期,为地铁列车的开通做好准备。
成都地铁9号线可以实现“自动觉醒”等功能。 列车停在智能停车场,可以根据时刻表进行“自动清醒”:接通电源、网络,开启车内灯,调节车内温度,列车控制系统自动验收,一切准备好后,地铁就会自动进入车站,在开门迎接乘客的地铁站, 如果外力不能正常关门,智能系统试图关门三次但不成功,则会发出提示声,车站工作人员可以立即确认处理。
此外,Cisco总公司上海今年3月刚刚建成了全国唯一一个专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技术研究的实验室,Cisco参与建设的实验室承担着应用场景验证、技术人员培训、新技术测试的责任。 从列车“停车场”到地铁站大厅,从人群拥挤的车到全自动驾驶的驾驶室,从后台控制中心到第一线事故处理现场,在工程中心找到与地铁运营相关的所有环节和场面,通过计算机仿真、VR技术演示等功能
增加体验感
没有起步发车的延迟感
与传统地铁运行模式相比,全自动运行可以在最佳模式下提供更准确的运行控制,提高列车运行灵活性,缩短运行间隔,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改善运行服务质量。 地铁列车从休眠、觉醒、出入库、洗车,到正线运行、开关门、发车、列车内部的空调、照明等系统管理,到列车故障处理,通常不需要人工干预。 更重要的是,地铁的全自动运行对于运行者加强列车安排和管理,减少人为错误,显着提高地铁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有效的。
同时结合车辆自身的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体验感。 在成都地铁9号线,未来的乘客在车门关闭后,车辆迅速平稳起步,不再感到发车迟缓。
全自动运行具有功能集成化和高度自动化,运行不仅可以以最佳模式提供更准确的运行控制,还可以提高“庞大”的灵活性,缩短行驶间隔,提高运行效率。 实验室数据显示,采用集成式智能家居门控,估计地铁线路全长30公里,车站35个,全天运行时间20小时,运行间隔180秒,单程时间50分钟,自行车单程节约约2分钟,行车速度提高1.38公里/小时。
除了这些“智脑”有可能被部分应用于9号线之外,计划中的地铁13号线、地铁27号线、地铁30号线等也是智能的。
成都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蓉2号线的第一段已经正式载客运营了一段时间。 可可为该项目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机集成了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司机辅助防护系统、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多个不同专业的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运营指挥管理平台。 该技术不仅使蓉2号线具有国内首个有轨电车项目级安全认证,而且搭载的SIL2安全级司机辅助防护系统也是国内首个,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意义。
延长
成都地铁9号线
位于成都市三四环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运行8A编组车辆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环境。 9号线第一期从三色站到黄田水库站从南到西顺时针铺设,线路全长22.18公里,共13站,11站换乘站为地下站。
成都地铁9号线一期共25列采用当前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全自动运行系统,最高运行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具有自动唤醒、自动运行及远程控制等功能,与通过以太网实时传输的网络控制系统和故障检测装置相结合,列车智能与安全性一体化 线路预定在2020年底开始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