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_ 重磅!国务院3万字规划,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将在长三角谱写新曲

原始标题:重量磅! 国务院的3万字计划中,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将长角写新曲

领导

新华社12月1日晚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这总共三万字的纲要清晰地描绘了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景。

新华社12月1日晚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这总共三万字的纲要清晰地描绘了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景。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该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2.3%,人口为2.25亿,为全国1/4左右的GDP做出了贡献

《纲要》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2035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境。

《纲要》对长三角区域提出战略定位,致力于使长三角区域成为全国发展活跃增长级别、全国高质量发展模板区、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计划目标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跨境地区、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高水平,在科学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建立全面土地化发展体制。

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高水平。 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设,城乡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全面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基本相等,一体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顶级,成为影响力最大、动力最强的枪支活跃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纲要》中,走“科学产业”道路成为未来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关键词成为关注的对象。

“科学产业”产生新的动力

纲要》第四章明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推进发展战略,走“科学创新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引领科学创新中心建设,建设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 其中强调了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开发应用的重要性。

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从长三角原有优势、基础性战略产业入手,重点关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的十大领域

二是体现国家战略对新兴领域的要求,是长期三角下的主要攻击方向,锁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尖端新材料十大领域

第三,面向未来,领导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夺取了产业竞争的顶点,着重于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八大领域。

在人工智能方面,鼓励大型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长三角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模式和创新发展。 5G方面,支持加快5G网络建设,电信运营商、制造、IT等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设备、产品开发,积极推进IPv6规模发展的物联网方面,支持有条件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城市脑集团,积极推进汽车网络

新兴技术在长三角

众所周知,长三角一直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是世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尖端科技领先地区。

工业互联网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在规模、质量、速度方面领先。 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工业增值占全国的1/4以上,随着区域工业网络平台建设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这也为长三角智能制造增加了新的引擎。

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基础坚实、产业集聚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上,上海依托大国企业、大平台集中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收集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浙江, 到2025年,阿里云将连接2亿台工业设备,为30万家工业企业提供服务,在江苏,超过60万台工程机械通过徐工集团的汉云平台“登云互联网”的苏州,全市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2018年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和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项目启动大会,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启动百万企业“上云平台”服务建议,2020年实现新的“上云平台”企业百万公司

在政策方面,2017年浙江首次发布了“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江苏省和上海市分别在2017年底和2018年底发布了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上海市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 在跨地区政策方面,长三角九地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九地通过制度对接、财政支持、技术研发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在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中,2018年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国家顶级节点合同正式上线,对长三角地区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信息互联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人工智能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看,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广东澳门地区三个地区。 乌镇智库数据显示,北京、广东和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4.95%。 其中,在长三角城市中,上海和杭州是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城市,均超过600家,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阶段。 如杭州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阿里金服、涂鸦智能、国芯科技、Rokid等,上海依图科技、智臻网、思岚科技等。

其次,长三角地区抱团优势明显,江浙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28.24%,专利数比例超过1/3。 其中,上海是其顶尖人才和科研优势,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 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582亿元,仅次于北京地区。

5克

在5G的发展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信息化手段已成为长三角向全球城市集团发展的重要手段。 去年中期,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先后签署了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21年,四家通信企业在长三角累计投资资金超过2000亿元,以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为基准,建设领先5G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长三角建设成全国乃至全球5G网络和应用地区之一,信息基础设施能源

去年年底,上海5G创新发展联盟、江苏省5G产业联盟、浙江省5G产业联盟和安徽省5G产业联盟代表共同签署《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建议书》,成立《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今后3年致力于将长三角地区引进5G技术试验楼和产业先行区。

目前,前5G试点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10个,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纲领》是支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发展为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新兴技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密切,相互达成。 前进的道路还充满着未知和困难,但是在政策的引导下,相信新兴技术很快会给发展带来新的能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