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国家目标_ 全球减碳成效不高,暖化2°C目标难如登天

世界各国同意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C到1.5°C之间,但联合国碳排放差距报告的结果不仅成绩不好,而且可以说远离了目标。

联合国报告指出,2018年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553亿吨,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排放量。 以GDP为划分标准,OECD富裕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2%,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4.5%。 由于两侧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基本减少,富裕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几乎没有增加,但其他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增加了2.8%,增加的排放量大多来源于开发中的经济体。

报告审查了2010年坎昆气候会议各国承诺在2020年实现的削减目标和2015年巴黎商定的2030年削减目标。 在G20,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墨西哥、韩国、南非、美国的成绩很差,很有可能无法达到当初约定的2020年碳减排标准。 据报道,欧盟国家、印度、墨西哥、俄罗斯、中国和土耳其在2030年的碳减排标准方面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韩国、南非、美国无法实现,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仍有疑问

世界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Source :联合国)

但是坏消息是,即使所有国家都完成了2030年碳减排的承诺,人类也会排出大约540亿吨的二氧化碳。 如果想把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话,排放量要控制在150亿吨,1.5摄氏度以内的话,还得控制在320亿吨。 很明显,即使集团达成,也远离2°C的标准,最多将温室效应限制在3°C左右。 倒不如说实际上全体人员都达不到。

如果世界的碳排放量从2010年开始减少的话,要达到2°C的目标就需要每年减少0.7%的排放量。 但是,2020年碳排放量开始减少的话,每年需要减少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到2.7%,延迟的时间越长难易度和成本就越高。

据报告,能源系统需要改变,在扩大再生能源使用的同时,加快煤炭淘汰,交通用电和低碳燃料代替汽油。 据报告,仅通过交通电力化,预计到2050年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减少约60亿吨。 报告显示,世界能源系统转换需要大量投资,如果要实现将温室效应限制在1.5°C的目标,世界应该在2020年至2050年期间投资1.6兆美元至3.8兆美元。

(原始图片来源: flickr/nolacoccby2.0 )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