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没有产业基础,省际边境地区的“包围”确实是一条艰难的探路
省际边区突围
发行于2019.10.23总第921期《中国新闻周刊》
今年7月28日,在湖北十堰市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12次研讨会上,省际地区面临的发展困境再次引起关注。
目前,中国共有66个省级行政区陆路边界线,全长5.2万公里。 这些省际边界两侧分布着849个县,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 9%,分布着全国约一半的贫困县。
省际周边区大多位于各省经济体系的“基层”,是经济发展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区域。 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缘地区,很难纳入高水平的地区发展战略。
面对发展困难,“抱团暖”成为省际边疆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省际边境地区已经找到了“包围”的出口,困局还没有解决。
边缘分界线
“山川形便,犬齿交错”省界划分,中国省区布局非常不规则,省际周边区自然条件往往较差,交通条件相对滞后。
例如鄂豫皖境内的大别山区,真正跨越内山的只有从京九线河南新县到湖北麻城60多公里的道路,与铁路设施组合的道路网也不健全。 复杂的地形影响了当地交通设施的建设,桥梁、隧道建设多,每公里投资高等多项工程难点,扩大了交通制约因素。
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差,加上部分地区工业发展的限制,省际周边地区经济难以内生发展,曾经陷入“低水平发展循环陷阱”,省际周边地区也成为贫困的“根据地”。
根据国家发表的国家级和平特别地区名单显示,中国的14个特别地区中,有10个地区位于省际地区。 以秦巴地块集中困难地区为例,该地区为典型省际地区,涵盖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80个县,集体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库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区为一体,内部差异大,贫困因素复杂。
学者们认为,与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相比,省际边境地区的发展困境更多是由于行政分割造成的。
行政区划似乎是“看不见的墙壁”。 壁垒中,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采用行政手段强烈参与地方经济的运作,地方保护主义兴盛,企业跨地区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由于省际周边区远离省都城市,因此是容易被“周边化”的政策“死角”。
例如渝、鄂、湘、黔四省边界的武陵山地,周边已形成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辅助改革试验区、贵阳市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辅助改革试验区和渝城市协调发展综合辅助改革试验区四大国家级经济板块。 四大试验区包围的武陵山地,没有政策性的支援,也没有受到周边各区的辐射。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发现中国省面积相当于欧洲某国面积,省经济结构体系独立性强,对省与省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依赖度低。 行政边界对省际边界区的“屏障效应”远大于“桥梁效应”。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省与省的边界部不易受到省城市的经济辐射。 在行政力配置资源的模式下,离省域内经济中心区越远,行政对资源配置的热情就越低。
在行政边界的阻断下,各省边界地区与省外地区的往来存在着重大的行政障碍,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服务体系、物流等方面正向着“背靠背”本省中心地带,但省际边界地区发挥着“隔离带”的作用。
宁波大学商学院钟昌标教授表示,地方政府始终希望将资源投入到周期短、效果快、效益高的产业和地区,各省中心城市是建设的重点。 对于省际边界,省级政府普遍不重视,限制地方财政投入边界区域。 边界区域实际上发挥着“献血者”的作用,中心城市经常成为“要素海绵”,在地区产生强烈的虹吸效果。
此外,行政分割在省际边界区域内经济摩擦频繁,省际协调成本高,省际边界区域贸易成本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某省的边界地区由于地理边界化而容易导致行政管理和政策管理的边界化,容易导致与外界的关闭,会带来恶性竞争。 因此,大部分周边地区发展不好的原因是内部行政管理的周边化、政策支持的周边化、外部邻近省间的一些地区竞争,相互拆散。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认为,我国省际地区普遍存在行政壁垒,严重影响商品要素有序流动和布局优化,推动这一地区协同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壁垒问题。
沈正平在《中国新闻周刊》上报道,行政壁垒的根源主要在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他说,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当地利益的最大化,依赖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介入,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人为地分割统一市场,形成所谓的“大名经济”和“行政区经济”,其表现形式和主要手段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各种制度障碍。
以苏豫皖四省边界地区淮海经济区为例,该地区涉及四省十多个地方级市,除市场发育不充分、成熟度低外,其行政壁垒问题还突出于许多省边界地区。
许多学者认为,省际地区应在构建合作体制上探索。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建议,省际周边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发展相对困难,可以通过集体供暖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作力,合作发展区域。
拉独唱的“抱团”
今年4月2日,山西、陕西、河南三省共同发表了《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实施的意见》,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和河南三门峡“抱团”的发展引人注目。
这不是三省省际边缘区的首次合作。 2014年国务院批准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计划》,黄河金三角的“抱团”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事实上,这不是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一些省际边界地区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合作探索。
1985年9月,晋冀鲁豫四省边界区域11个城市、5个地区成立了“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会”,1986年3月,淮海经济区成立,徐州、连云港、济宁、点泽、临沂、商丘、宿州、淮北等苏豫皖四省复盖了与地区接壤的20个地级城市。
自198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横向经济联盟若干问题的规定》以来,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最多超过100个,目前仍处于活动状态的只有三分之一。 但是三十多年来,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直处于“独唱”阶段,没有进入国家战略。
例如,过去30多年来,淮海经济区各成员市以将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强烈诉求,积极赢得国家和各省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到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北部淮海经济区,首次提出国家战略报告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在《中国新闻周刊》中表示,由于其属于省际边缘区的特殊性,特别是多个省级行政区的管辖,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冲突,矛盾和问题很多,难以统一协调,通常在短时间内很难上升到国家战略水平。
省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生的最大课题是超越行政区的协调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安树伟认为,省际地区经济合作的难点在于协调成本过高。 他说:“省际边境地区遇到的省际协调问题,在区域内的一些地方级市场是不能解决的。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中心的体制,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过程中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行政配置资源权力过大,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合作过于受到高级行政干扰,“不能不受高级行政部门的干扰”。
省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另一个合作课题是,区域内各成员市“心不一致”。
回顾各经济合作区设立的动因,地区内的某个城市“领先”的情况很多。 例如河北邯郸市建议设立中原经济区江苏徐州市建议设立淮海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运送城市的积极性最高。 这样的城市是区域内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具有建立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先头”的理想。
在淮海经济区,徐州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 2018年徐州的GDP为6755亿元,但与地区内第2位的盐城、第3位的济宁不存在差距,目前徐州的经济实力无法辐射淮海经济区整个区域。 在中原经济区,类似徐州定位的邯郸也面临着类似的“尴尬”。
淮海经济区属于典型的“弱型”省际地区。 2018年,该地区10个城市占全国人口的5%,GDP仅创造了3.6%,受行政、利益、规划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周边的长三角城市群、皖江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等。
在“弱型”省际地区,各成员市对中心城市的认识度低是共同的问题,伴随着城市间对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
据媒体报道,淮海经济区的济宁,至今为止徐州和“一哥之争”。 2017年初,济宁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获山东省政府批准,但仅半年后,徐州被国务院批准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位,“龙头”之争也落在这里。 该地区内实力弱的成员市,商丘、点心泽的话,在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之间选择“左右逢源”。
牛凤瑞表示,区域合作没有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对于主要官员的业绩来说,区域合作的权重很小。 跨省间缘区省份的合作,在各地的市里都说“完全不买也行”。
合作机制是如何构建的?
为了解决省间的协调问题,跨行政区的地区合作一般是设立市长联合会议,设立联络的常设机构。
2008年,设立了“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合会”,实施了交替制,每年交替,在邯郸市设置了联合会事务所。 淮海经济区也成立了市长联合会议,成立了联络常设机构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联络点。
河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任晓莉认为,这种联合会议的经验成绩很多,如何解决合作问题并不多。 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对话、协商方式,以及制度合作机制缺乏执行力和约束力,只有城市联盟,组织才会松散。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表示,这种合作组织有加强合作的效果,但在涉及重要项目、区域利益关系大的项目事项时,“大家互不相让”。
很多学者还说,在国家一级设立省际边缘区协调机构的可能性极小,但省际协调机构可以进行一些探索。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认为,省际地区的地级市想和邻近省的地市进行区域合作,合作体制的构建很困难,需要探索体制结构。 他建议通过经济区补充行政区划分问题,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
另外,跨省的协调机构的构筑还包括管理半径的问题。 肖金成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表示,跨行政区的协调机制不是单纯的行政合并,而是要建立行政区和经济区两个体系。
陈耀认为,合作组织是协调机构,政府协调是其中之一。 除了政府以外,商店和协会也可以协调企业,强化联络和合作等,进行社会性的协调。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认为,苏浙皖上海“三省一市”等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事处可能成为新的趋势。
事实上,2018年12月第一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确立了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营”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一是区域战略决策机制。 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制度,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事处作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决策机制,各市专职人员驻地。
二是区域交流协调机制。 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协议会制度,建立协调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座谈会研究确定重要事项的特殊工作协调机制,协商解决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的难点。
第三,区域合作机制。 建立重点专业合作机制,协商深化区域合作研究的区域立法合作联合会议,探索建立区域内各市立法合作机制。 为建立专家咨询参谋机制,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肖金成此前曾主持过研究黄河金三角的区域合作计划。 据他介绍,他们的模式是,晋陕豫三省的主要领导人组成领导小组,在边界地区地级市成立了联合会议,成立了常设事务所。 设立合作基金,基金按城市财政收入和GDP比例缴纳,用于区域内每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支出。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认为,协调机构不能停留在“表面热闹”上,实际上要选择制约省和国家边界地区发展的重要领域,逐步确定共同解决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应共同分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未来利益共享和机制
“机构形式多样,最重要的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高国力说。
勘探区域极为成长
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没有产业基础,省际边境地区的“包围”确实是一条艰难的探路。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点,是区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在省际边疆,汉中、菓泽、汉城、宜春、攀枝花、邯郸等城市建议建设成长极、地区中心城市。
对苏豫皖四省边界淮海经济区来说,由于地区和各城市不发达,以徐州为中心城市优先培育是捷径。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认为,徐州地区增长极大,在地区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龙头”的作用,辐射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协同发展。
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安树伟教授说,在省际的边疆地区“抱团”发展,并非不能培育成长。 安树伟认为,与“撒胡椒粉”式的发展相比,培养生长极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放射线发展区域的范围大小与其能力强弱密切相关。 沈正平认为,苏豫皖四省希望复盖边境地区的20个地级市,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确实存在“小马拉大型车”问题,其共同建设的效果必然受到很大影响。 2010年5月,淮海经济区中心区由8个地级市组成,建议加快中心区一体化建设,将更加实用。
很多学者也强调培育地区的成长极大,不能一概而论。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表示,中西部许多省际边界区被崇山峻岭阻挡,交通阻塞,经济发展程度低,难以发现区域增长。
像湘鄂渝黔、陕甘宁等省际区一样,中心城市实力弱,周边城市更弱。 从豫皖边界的6个城市来看,六安市属于合肥城市圈外,其他5个城市不属于任何区域级城市圈,豫皖省整个边界区基本处于经济圈、城市群包围的“环状空洞区”和“塌陷区”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缺乏牵引力强的地区中心城市。
省际周边区远离省会城市,不易受到省会城市的经济辐射,省会周边区在该地区培育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的极限,在考虑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周边地区的地理中心性。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认为,在省际边疆建设规模较大的城市是困难的,不可能形成城市群。 他说“省际边缘区的城市辐射半径有限,以边缘为中心,培育多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共同的辐射应该驱动边界区”。
在黄河金三角区,运城、临汾、渭南和三门峡城市规模不大,辐射不强。 新计划中,这四个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四个支点。
肖金成应在国家一级给予区域中心城市政策,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城市功能,集聚更多产业,牵动周边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