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章_ 银行存款4500万不翼而飞,竟因一个“萝卜章”

王日向是河北阳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12年,为了获得高利率,王阳委托该公司的会计负责人李某卿在元氏县某银行开设企业的一般存款帐户,然后依次存款4500万元。 两年后,阳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在为经营需要向这家银行提款时发现了巨额的金钱溢出。 阳天通信要求该行履行兑换义务,被该行拒绝。 之后,银行选择了警察。

随着调查的进行,一个叫魏彦军的人进入了警察的视野。 据警方调查,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魏彦军使用假币将前公司的货款多次转入石家庄德天贸易有限公司这个账户。 石家庄德天贸易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魏彦军。 在此期间,阳天通信交换过印鉴,魏彦军制作了第二套假币,再次骗取其行为成功盗取。

越来越多的细节浮现出来,魏彦军对警察说,他和两个伙伴在一次茶道之间“生财之道”。 找企业存入银行,伪造公司财务印鉴、印鉴、委托书,在银行骗取账户密码支付器和公司转账支票,偷偷取出这笔钱在其他平台取息。 过期后,把这笔钱汇到公司的账户上。 “银行认为我们是存款公司的人,存款公司认为我们是银行的人。 魏彦军供述道:“许某柱(其伙伴)曾经是辛集某银行的总裁,因此对业务很了解,他负责策划。”此外,魏彦军供述说,史某章与存款公司的人见面时,自称是上述银行长。

据业内人士称,银行自动检查了电子印鉴系统,电子印鉴不通过,其后有人工印鉴的部分,“萝卜印鉴”很难通过。 该相关人员称:“大额汇款银行需要验证印鉴,2012年(事件发生时)已经进行了电子验证,一般没有印章就能验证真伪,印鉴明显不同的话银行有责任追究责任的可能性。” 在此事件中,银行是否有责任,各方声音不一。

一位律师指责银行“银行不是实质性审查,而是形式性审查”。 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有义务检验企业预约的印鉴和伪造印鉴是否一致。

魏彦军为了证明萝卜章抽屉的可行性,魏彦军组织做过实验,他的目标是上述银行。 据魏彦军供述,事件发生前,曾持有印有伪造伙伴公司印鉴的委托书、公司身份证、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实验结果“令人满意”:魏彦军利用这些资料,成功地向公共账户窗口收到了密码支付机和转账支票。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上半年阳天通信交换了印鉴。 听了这个消息,魏彦军说:“我以偿还的名义向阳天发出了催款通知书。” 这份催款通知书上写着多个印鉴,魏彦军拿到印鉴,花了1000元创造了一张新假币。 但是,这个“萝卜章”还没有被银行检查过。

目前记者正在访问元氏县上述银行的现场。 在这幢办公大楼的二楼,一位工作人员以社长正在开会为由拒绝采访。 元氏县的县长许完晖就此事向新京报记者回答了宣传部职员。 公安局已经逮捕有关人员,目前已达法院审判阶段。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