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队陈会忠邹立晖沈萍/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上周末,北京又发生了地震! 在北京的你有地震感吗
据中国地震台网报道,2019年04月14日12点47分北京怀柔区发生里氏3.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9公里。 本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发生里氏2.9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这两次的震度都很低,但都是浅原型地震,位于震源的人们都有地震感。 据专家介绍,这两次地震都属于地质活动的正常范围,没有迹象表明今后会发生更大的地震。
一、震灾的基本情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报道,4月14日的地震震源距昌平市19公里,北京市48公里,这是北京市时隔约20年的第三级地震。 /
4月7日的地震是一场小地震,地震的震度虽然很低,但住在靠近地震震源的海淀区和昌平区的很多居民都感受到了这次地震。
图1和图2是北京地震台网记录的4月7日和4月12日的地震震度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震的震度大多在I-iii之间。 震级的人感和物感如图3所示。
图12019年4月7日,海淀西北旺镇震度2.9级地震仪器震度
图22019年4月14日北京怀柔九渡河镇附近的烈度分布图(根据北京市地震局)。 在此,I、ii、iii为震度值。
图3地震烈度ⅱ和ⅲ度人的感觉和物的反应(根据北京市地震局)
2、北京地区地震/
据《新京报》报道,自2013年以来(截至2017年9月10日),北京共发生7次地震,其中震级最高的是2017年8月28日23:05:08北京房山区发生的2.8级地震(塌陷),同时记者还发生了4次2.6级以上的地震塌陷
图42009.1-2018.12北京地区M=1~4.9级地震分布图
《第五代中国地震峰加速度图》显示,北京大部分地区位于0.20G地区,即北京50年内发生8次地震危险的概率最多不超过10/统计。 晋元康四年( 294年)地震记录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次以上,5级地震11次。
图5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区图(第五代)
图6北京及周围振动峰值加速度的曲线图
(粉色字体在50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
北京地区是华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汇处,历史上发生了294年延庆东6级、1057年大兴南6.8级、1484年延庆6.8级、1536年通县南6级、1665年通县6.5级、1679年三河―平谷8级和1730年京西颐和园6.5级等一系列破坏性地震。
北京中心城区也曾发生过1076年里氏5级、1627年里氏5级的地震。 其中,三河―平谷地震造成近10万人死伤,大兴地震造成6.8万人死亡,颐和园地震造成457人死亡。
近几十年来,受邻近地区强震的影响,1976年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北京有189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
图7历史上北京发生多次大地震的震源分布图
北京地区现代地震活动以中小地震为主,自1970年以来,年均2级以下地震发生60-70次,3级左右地震发生3-4次的4级中地震平均每5年发生1次。 最大是1990年延庆大海山4.6级地震。 自1996年发生里氏4.0级地震以来,22年没有发生里氏4级以上的地震。
3、震度/
地震的烈度是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 主要根据宏观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现象,如人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变化(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的变化)等进行判断。
把地震的强度从无感觉全毁分成几个等级来表示,用统一的尺度来测量地震的强度的“震度计”。 除了日本等少数国家,现在国际上一般采用12度区分法。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党中央历来重视北京地区的防震减灾。
中国地震局和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开展基于地震风险的强大城市建设,提高城乡隔震灾害综合能力,抵制大地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