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景瑞文化产业评论
2019年11月2日,清华大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艺术科学展暨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展览的主题围绕着“阿斯-螺旋线: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的命题。展览包括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和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和时装设计、陶瓷设计以及120多件体现艺术和科学融合的其他作品。展览聚焦于世界各国的尖端实践成果,将艺术和科学融为一体。
艺术创作与科技
△多媒体艺术作品《城市记忆》,王志刚、孙瑜
艺术创作与科技
达美“索菲亚机器人”,大卫·汉森
聚焦与繁荣:科技艺术展带来“春天”
这个艺术展不是拥抱技术的艺术的例子。事实上,艺术展览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很早就开始了探索的过程。2015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今日未来博物馆”展览率先打破了传统的展览方式。2017年,佩斯北京推出沉浸式艺术体验展“团队实验室(teamLab):花舞林与白日梦”。它带来的超高流量和商业模式不仅给画廊行业带来了新的方向,也为艺术领域的科技探索带来了多种可能性。
艺术创作与科技
达美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艺术展:团队实验室的舞蹈艺术展——未来游乐园
随后,中国掀起了“多媒体互动艺术展”的浪潮。各种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可能取代传统艺术展览,也引发了全民消费的新趋势。对此,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接受《艺术市场》杂志采访时表示,沉浸式展览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很容易被观众接受。此外,沉浸式展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观看和体验展览的方式,加强了互动关系,相对容易吸引观众参与。
诚然,与传统单一手段的展示方式相比,新型艺术展览更加多元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它跨越了时间限制,空将自己置身于艺术世界,感受艺术的魅力“就地”;借助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让作品活下去,每个人都能生动地看到和听到它背后的故事。人工智能技术被用来改变作品中的主角,与艺术作品“紧密互动”,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互动和体验。
艺术创作与科技
△“武术可视化”,托比亚斯·格雷米勒
碰撞与融合:技术重塑艺术创作模式与艺术内涵
新艺术展览流行的背后是市场对强烈的技术艺术表达的渴望,越来越多的新艺术作品被出版。不同于传统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单打独斗”的输出模式,科学技术注入艺术创作后,艺术创作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军所说,“与传统的工作室模式不同,艺术和技术开辟了以实验室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这种方法需要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
他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解释:“我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2,该装置由我和一名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完成了近3个月,最终确立了作品的承载形式及其基本支撑方法。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交流和讨论。一方面,我想了解技术本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工程师也想了解我对艺术概念的想法。本作品创作过程中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的艺术实验室就是实验室模型。”
艺术创作与科技
三角洲互动叙事装置《有趣的世界》装置2,费军
“这种合作机制使艺术家和科技人员能够在同一背景下共同完成创造性工作。它也使得艺术和科学技术参与者的地位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是一群受过艺术教育的专业艺术家,也是许多来自科学技术领域的工作者。特别是在国外,许多活跃在媒体艺术领域的艺术家都有工程师或科学家的背景。这种现象反映了艺术和科技领域的一种活力和动力。它拓宽了对艺术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不再评判他作为艺术家的作品,任何创造性的艺术作品都可以被视为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成就。”
艺术创作与科技
△智能可穿戴艺术作品《身体写作》,刘桂玉
随着创造者的身份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很难清楚地区分什么是艺术作品,什么是技术发明。例如,在2018年于杨梅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上,展示了麻省理工学院流体接口实验室发明的可编程梦机器“COCOON”。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将使用大脑活动、肌肉张力、心率和通过圆顶显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并通过嗅觉、声音和肌肉刺激来引导梦的内容。另一个例子是“机器人歌剧”(Robot Opera),它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艺术家将编舞/编舞的概念与观众驱动的代理人结合在一个42×25米的大规模表演互动空中,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这些成就兼具科学发明和艺术作品的属性,带来了应用和美学的双重价值。
艺术创作与科技
△茧,亚当·哈尔·霍洛维茨,奥斯卡·罗塞洛,朱迪思·阿莫尔斯
艺术创作与科技
三角洲机器人歌剧,韦德·玛丽诺斯基
观点的对抗:科学、技术和艺术在未来应该如何存在?
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人工智能和各种新的多媒体设备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也在艺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事实上,关于“艺术应该如何接受新兴技术”一直存在争议。在19世纪之前,艺术家使用油画颜料来绘画。即使摄影出现了,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主流艺术界接受。直到20世纪80年代,摄影才真正被公认为艺术。
目前,关于数字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中国最早关注并运用数字技术创作作品的艺术家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孟波,在众多广告中描绘的新技术的指引下,对美好的未来世界感到震惊。他认为“新”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比“旧”的东西好。没有多少技术热点被激发出来,在好的艺术中被真正理解和应用,同时,他认为技术和艺术家是同步学习和共同成长的关系,在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时,应该做减法。
艺术创作与科技
△无意识涂鸦机器人,山口贵弘索卡诺
今天的博物馆馆长高鹏代表了另一群对技术持乐观态度的人。高鹏认为,对于艺术来说,虽然艺术更多的是一个崇高的美学和哲学问题,但事实上它伴随着技术创新,因此具有迭代性。例如,绘画颜料从矿物到化学合成,绘画载体从岩壁到布面,纸和电子触摸屏,艺术形式从货架平面到图像和多媒体。没有艺术背后的科技支撑,艺术就无法实现发展和升级。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和升级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价值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如果艺术不积极地与新技术相联系,它将会处于自满的状态,并且肯定会被时代淘汰。
一些艺术家对此非常“漠不关心”。艺术家郭成认为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现在不需要迫切的反思和焦虑,但是观察和反思应该根据技术和认知的发展而进行。伦敦艺术家帕特里克·特里塞特(Patrick Treeset)也认为,各种技术的进化和迭代不是艺术家的改变,而是自然状态。人工智能改变了世界,没有太多清晰的界限可以衡量。
艺术创作与科技
三角洲人工智能生成镶嵌病毒安娜·里德尔的图像
而另一部分专家则把艺术从技术的角度放入更复杂的社会空来观察和理解。例如,当代艺术史学家、评论家、伯明翰城市大学全球艺术与设计学术教授黄邦贤·哈里斯认为,这些艺术与深度技术相结合,在技术知识和社会等不同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上,技术的发展涉及许多人的计划、控制、发展和革命。目前,艺术家、公众欣赏团体和专家都需要推广艺术和技术的概念。艺术家有责任向公众展示艺术关注各种技术主题,批判性地思考身份和意义,并解释艺术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演变和发展的。
英国策展人兼文化创意总监伊琳娜·帕帕迪米特里奥(Irini Papadimitriou)认为,艺术更像是一种让公众参与某些问题的交流方式。在她的展览中,讨论的焦点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一些公共问题,包括艺术和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未来作用、公共空、数据所有权和环境保护主义。新兴技术只是吸引年轻人参与讨论这些问题的一种手段。
艺术创作与科技
△监控:来自布拉德·米勒监控文化的瞬间
结论
在新技术的浪潮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或消极地迅速变化和融合。艺术也不例外。从创意端开始,这种融合和破壁的趋势已经充分显现出来。作品呈现方式的重大变化背后是创意理念和模式的重构,这进一步反映了艺术与科技产业的融合趋势。将来,人们应该如何定义艺术?它将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恐怕短期内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探索的步伐也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