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权重主题上升的推动下,11月25日,盘上概念股的下跌延续了此前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的温和减持相比,截至午盘,市场已经部分减持了概念股。
来自《国家商业日报》的记者发现,与个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减少相比,机构交付货物的意愿显著增强。以风险投资机构为例,11月25日,大部分待减持股票的股价下跌了6%以上,部分股票价格几近崩溃。
有分析指出,政策领域是基于对多层资本市场投资的放松和优化,或者是基于刺激现有资本在一级市场的流通,并不排除资金向转换预期强烈的明星目标(如新三板)的过渡,套现资本仍有机会参与其固定增量或其他投资项目,预计一年内有可能持续抽回资金。
减持
风险投资股东的出货接近“突破”
上周五成交量的大幅下跌导致许多乐观人士再次提出2800点技术分析来提振市场。然而,谨慎的一方认为,何时进行自下而上的计算会耗费人力和金钱,而深知现金是给王志道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注意尽快收到现金,并渴望等待空头寸。
“‘假红盘’应该小心,事实上,个股的分化还是相当明显的。毕竟,大多数历史高点的个股仍在坚持收盘,尤其是第二个最近的个股,尤其是头寸被提振的私募股权股。”北京一家公开发行基金的投资总监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在机构股东因变相减持交易所买卖基金而受到监管后,无法置换的芯片只能有序退出二级市场,“对于持有私募股权且即将解禁的个股来说,目前显然不是我们入市的最佳时机。”
可以看出,在次新领域,由于公司强烈希望在上市前实现部分增资机构,后者显然不愿为前者的出售买单,而一级市场的退出似乎有些焦虑——只是在11月25日凌晨,许多宣布计划减少风险资本股东数量的个股已经走出6%的跌幅,有些甚至停止下跌,这与过去不同。
风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23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股东的计划。其中,154家企业当月累计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披露减持计划的新股数量大幅下降,特别是在一些风险投资机构披露减持计划后,最近的股价几乎已经突破。
以兰科情报为例。在11月25日首次宣布深证丁可投资合伙公司的减持计划后,其股价在开盘时暴涨空,全天最高跌幅为6.81%,完全低于120天的平均水平。当天结束时,股价收于20.73元/股,低于22.52元/股的初始上市价格2元的差距,并接近突破。
此外,股价已经在下跌的过程中遭遇了突破。例如,在科华控股(Kowa Holdings)于11月25日披露尚信一期、尚信浓缩和扬州基金减持股份的计划后,其股价在该交易日一度下跌逾3%,目前已跌至每股12.59元,而发行价为每股16.75元。同样,在南大光电于11月23日披露上海通化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减持的消息后,其股价于11月25日空暴涨,在该交易日下跌逾7%。与66元/股的发行价相比,现在已跌至11.74元/股。
记者发现,在11月份披露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明显少于个人投资者。然而,从他们的持股规模和一天的股价下跌来看,前者显然比后者更愿意兑现。
一些分析指出,第二批新股空的弹性有其生命周期和估值回报的必然性。上述公开发行人士表示,基于特定机构的业绩锁定和明年市场的再分配,第四季度对证券交易所的需求明显。“无论是公开发行、私募发行还是风险投资,我们在有机会兑现后需要做的是加快撤出。只是在所有行业都下跌得太快的时候,机构职位上有一种强烈的观望情绪。毕竟,就未来预期而言,失去稀缺的投资目标并不十分可靠。”
制度之剑指的是“翻板”这个主题吗?
根据资本回报和再利用的逻辑,着眼于一级市场的投资环境,当前阶段实际上是一个筹资困难时期。当前的收获能为机构再投资带来多少“弹药”还是个谜。然而,毫无疑问,该机构仍热衷于拟议首次公开募股的“财富创造效应”,并一直在努力填补主题投机的空口。
“尽管成本很高,但后期投资相对安全。一些拟上市的项目至少在申请初期就已经有了地方政府的推荐文件和材料,因此概率很高。”一位私募股权投资者在接受《国家商业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青科私募股权公司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3592起,投资额达到2610.9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9.1%和58.5%。同时,平均投资额下降到9400万元,同比下降25.4%。据青科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在风投和私募股权三大市场中,早期投资机构面临的融资压力最大,项目平均持有期较长,动作更加谨慎,投资案例数量下降最多。
显然,基于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二级市场上市项目的投资、机构业务都不是很好,很难筹集到资金。大多数投资机构都急于将投资项目的基金产品以公平的价格出售给下一家,而且必须牢牢持有现金。为了启动新一轮投资,这些机构在投资后期急于分享首次公开募股红利时显然资金紧张。
“我们可以进行合并和收购,或者我们可以瞄准新的第三板市场,进行明确的增长。”上述私募人士表示,机构对风险的厌恶是显而易见的,对投资回合的偏好已经向后转移。“考虑到新三板作为创业板市场的蓄水池和孵化器的作用,未来新三板分层体系的改革将加强选定层的布局,并从中发现潜在的存量,从而为增量资源做好储备。”
近日,新三届董事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公开征求意见活动于11月23日结束,细则正式颁布倒计时已经进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10月25日公开表示,将在融资、层级结构优化、退出机制等五大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其中,有人提到,“依靠上市公司转让板上市机制,上市一段时间,符合上市条件和交易所相关规定的新三板企业,可以直接转让给董事会上市。”
对此,上述私募人士表示,该政策的基础是放松和优化对多层资本市场的投资,或刺激股票资本在一级市场的流通。新三版未来投资门槛的降低,可以进一步激活流动性,增加对star目标冲刺的市场价值信心。“在此基础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其他风险投资机构也将改变此前对新三板投资无回报的观念,激活产业资本在整个市场的倾斜。”
据了解,目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主要参与新三板公司的固定增资,即认购固定增资后,贴现将随机实现,或等待新三板退出或首次公开募股退出。然而,据Wind统计,截至11月25日,新的第三个董事会年度新增资本为230.7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4.78亿元下降41.56%。
今后,随着新三板投资门槛的降低和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进,无论是基于新三板投资的固定增长还是向低吸收的过渡,私募股权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都有望分享红利。从至少两个方面的收益来看,新三板的改革将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另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