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王松林)
[摘要]长白山文化博大精深,以萨满文化为核心。长白山原始萨满文化包括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摘要:本文选取长白山的五种原始艺术:语音女神、满族面具、森林象征、原始图腾和马湖古戏作为典型代表,命名为“五绝”,阐述了传承与创新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长白山萨满文化五大艺术传承创新
长白山不仅是产品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细节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长白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长白山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长白山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不仅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1]也是独特萨满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原始萨满文化是中国古代民族广泛信仰的原始宗教。它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顺、无极、漠河、女真、匈奴、契丹等。现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等。,也相信萨满教或保留了它的一些习俗。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播范围相当广,覆盖了北亚、中欧和北欧以及北美的广大地区。
“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和成就的总和。它存在于整个人类存在之中,并且在文明社会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文化成就的本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表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承载文明的果实。任何文明都有其文化背景和基础。文化可以决定文明的命运,文明的程度可以影响文化的变化。
萨满文化是关于神的起源和信仰的原始思维形式。
著名的富恰拉和穆昆达·伊冲·阿祖兹(Mukunda Yichong Azuz)的大萨满教了这个中间家族的萨满“上帝也能做到。上帝不是在外面,而是在里面。上帝不在桌子里,而是在心里。上帝不是在皮肤里,而是在心里。如果你有一颗心,上帝有它;如果你没有心,上帝会失去它。上帝无处不在。上帝无处不在。我们应该聚集所有的神来做好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努力对付蜜蜂和蚂蚁。我们应该知道草药、动物、鸟、鱼、山、星星和月亮的性质。在你知道之前,你必须去做,而不是巫师!”[2]
人类原始社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长白山“五大奇观”的原生态艺术是原始社会人类思维和精神领域创造性活动的结晶。研究长白山的五种独特艺术,不仅有助于我们回答关于艺术的发生、原始思维的发展、原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发展史和长白山文明的起源。例如,原始森林图片符号是原始人创造的艺术,原始人一起欣赏。当原始人的整个意识形态没有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而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时,原始人符号艺术对原始人生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另一个例子是原始岩画和原始宗教紧密结合,甚至成为原始宗教和原始巫术的外在形式。在研究原始艺术时,很难通过分离原始意识形态的统一性来得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
如前所述,长白山原生态艺术(包括“萨满面具艺术”、“森林象征艺术”、“原始图腾艺术”、“女神说话艺术”和“马湖古戏曲艺术”)统称为中国长白山原生态“五绝”艺术。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范畴,包括声音(音乐艺术)、姿势(舞蹈艺术)、工具(造型艺术)、绘画(美术和手工艺)、口头传播(传说)等元素。作为外部客观世界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它直接受到原始人思维的影响。然而,原始艺术受到其他外部条件(如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条件等)的影响。)并且不应该被忽略。
总之,长白山原始生态艺术是代表新石器时代和渔猎时代长白山祖先的最先进的工艺和思维反映。它体现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中。它对敌意的信念是核心价值。
首先,艺术女神说。
(图1:80厘米高的红山女神石像)
满族语音部是口头历史文献,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它的产生是在自然历史背景下代代相传的。因此,言论部的主要特点是必须有继承人。
1.“满语系”的名称
满族语言部来自满语“乌勒本”,意思是“讲古代”和“讲根源”。翻译后的中文意思是“传记”和“传记”。满语系是满族祖先传承下来的一种说唱艺术。
在通古斯卡,“天宫大战”的故事被称为“武川乌勒本”。“五车鼓”实际上是指“神位”、“神板”和“神龛”。“五车谷乌勒本”是“神龛上的故事”,也是萨满教原始神话。这里所说的神圣语言的含义和后世作为口头文学的神话风格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这纯粹是对洪堡人的神圣指示,因此具有非常庄严的宗教意义。在过去,只有家族中最高的祭司,德高望重的安邦萨满法师(伟大的萨满),才有资格口述和解释乌克兰阿姨乌勒·本最初章节的故事。在老萨满的指导下,氏族权力的负责人——汉或达或穆坤——也有讲述的天赋。后来,由于故事本身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逐渐在满族地区传播开来,这是不争的事实。[[3]根据傅任莹的记忆,年轻时,他在宁安听过许多老萨满讲述不同的“天宫大战”故事(也称为神魔大战的故事)...《天宫大战》的内容(也称为鬼神之战的故事)...“神龛”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满族叙事中,这表明萨满女神的创世神话是所有满族叙事故事的源头。满语系的女神神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有创造地球、创造人类和万物的萨满女神的创世女神神话,还有创造新婚姻体系、保护人民健康长寿的萨满女神的婚姻女神神话,创造生命、养育人类和繁衍后代的生育女神神话,创造传承、延续种族、造福子孙后代的种族起源女神神话。其中,创世女神是故事的核心,从中衍生出许多人物和传说。满族说部具有萨满女神神话的鲜明特征。在古代流传下来的满族小说中,满族祖先的《鬼神之战》是满族祖先所有萨满女神神话的原型。神魔之战,就像满族祖先心中的圣经一样,是满族祖先宗教信仰的根源,也是满族祖先神话思维的源头。《鬼神之战》中的人物对后世萨满神话传说有很大影响。阿布尔卡(Abulkha),是《鬼神之战》中的最高神,不仅是著名的萨满女神,也是最高神,满族祖先的母亲。在不同的满族神话传说中,阿卜哈赫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演变成满族祖先的祖先母亲或女性领袖。阿布勒卡成为萨满女神的原型,后世的萨满女神都与阿布勒卡有着密切的联系。
2.满语系的抢救与安排
第一批30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松林签字。有5本书题为《金世忠下乡》、《白锐传》、《毕坚婚姻》、《东海窝集传》(第一版于1999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与著名满族专家宋和平女士合作出版),6本书题为《汪涵传-努尔哈赤传》和《罗红怒》。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7月出版了它。
早在1997年春天,作者就开始深入黑龙江、吉林等地寻找著名的文化传承人,如傅玉光、傅任莹、马亚川等满族老人。他先后收藏了《天宫大战》、《金武传》、《萨布殊将军八十一事》、《萨满故事》、《罗红女人》、《康熙秘籍》和《女神谱评论》等十多本书。1998年7月,《泰晤士报》文艺社出版了《红罗女人》、《创造女神》(天宫大战)、《东海窝集传》和《任莹萨满故事》(见《泰晤士报》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满族面具的新发现》)。
早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长白山萨满女神的传说(原名“鬼神之战”)仍在黑龙江省东宁、宁安、鸡西、黑河、珲春等满族地区流传。
目前,“满语系”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出版46册,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至少有300多位女神出现或被提及,填补了北方女神神话空怀特。
《鬼神之战》叙事部分讲述的神话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历史。这是一个比古希腊神话《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早的历史时代。
二、满族面具艺术
(图2:红山时期萨满面具石雕高度23厘米)
萨满文化是长白山地区古代人民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最灿烂的原始艺术瑰宝。其中,满族面具是萨满原始艺术殿堂中另一个耀眼的文化遗产。随着原始祖先的恐惧和自卑逐渐消失,长白山地区的满族面具作为一种纯净精神的普遍武器,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神和人的工具。满族萨满面具逐渐从庄严肃穆的萨满祭祀转变为戏剧和娱乐。萨满面具主要反映女神,其形成时间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国北方是世界上萨满面具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分类和文化价值,被称为萨满教的“活化石”。早期萨满面具主要由玉、骨雕、草枇杷、兽皮、龟壳、贝壳和葫芦制成。在现代,朝鲜纸和桦树皮被广泛使用,人们、鸟、动物和怪物的形象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形式,无论是友善的还是凶猛的。每个面具背后至少有一个神话传说故事,内容包含了很多文化内涵,反映了早期原始祖先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理。
自石器时代以来,牧师们就在各种庆祝或巫术场合使用面具。特别是在满族文化的发展中,面具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狩猎、祈祷和祭祀活动中。因为戴上面具后,人们可以从灵魂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难题。蒙面祭祀舞蹈可以连接神谕,与各种神交流,共同对抗宇宙中一些未知的力量。制裁和驱逐一些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灵是人们超越现实生活的具体手段。
萨满面具的五个功能是:第一,尊重神,不能像人一样直视神,遮住脸,也遮住心。第二是害怕上帝,害怕上帝看到他的真面目,激起上帝的愤怒,惩罚自己,不让上帝认出来。第三是引诱神并戴上各种面具,这样神就可能被误认为是神族。他们可以直接交谈,引导和吓唬神。第四是以面具的形式取悦神灵,展示各种超人的技能。它既有趣又有趣,让上帝快乐,让世界受益!第五是引导上帝,拟人化自己,戴上上帝的面具,以祈求上帝的祝福,或者获得上帝的力量、智慧和附属品,达到战胜一切的目的!因此,多彩的萨满面具艺术被称为“敦煌壁画刻在人的脸上”!
萨满面具的艺术特征;
1.内涵丰富。满族面具文化伴随着原始宗教,像古松一样,在中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临海森林之间形成了一万年,从未停止生长。满族面具和其他民族面具一样,是超自然力量面前恐怖的表现,也是反抗、斗争和理想主义的表现。它是一个深感自卑的人,故意改变自己的面貌或属性,把“我”变成“非我”,作为自卫、逃避或攻击的手段,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沟通手段,以及纯粹精神的普遍武器。面具慢慢演变成一种娱乐工具,直到人们的自卑感逐渐消失。例如,满族面具“福多尔母亲”是满族的天母。据说当人类遭受洪水袭击时,她用柳枝拯救人类,用柳叶繁衍后代……另一个例子是女神“契丹”(Qidan)看到地球冻结在数千英尺之内,无法繁衍后代。她偷偷偷了神火来拯救人类,被神火烧成了怪物。福多尔母亲和她的大神面具都反映了满族的历史渊源和火崇拜的观念。
2.历史悠久。满族面具主要反映女神。从神的起源和新石器时代赤峰白茶河和银河岩画的证据来看,形成时间大约是原始母系社会和逐渐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即公元4000-6000年以前,红山地区的原始人类主要以采集、捕鱼和狩猎为生,对自然、野兽和鸟类充满敬畏和崇拜。例如,从面具“风神”、“火神”、“地神”、“水神”、“雨神”、“冰神”、“雪神”、“雷神”、“豹神”和“鹰神”,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图腾崇拜的痕迹。虽然许多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都是非常抽象的,但人们认为神是有血有肉、有感觉、有精神的。此外,原始祖先崇拜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创世神阿布·卡合,后来成为男神阿布·卡合·李杜;“耶鲁”原本是“天宫大战”神话中敖钦女神的变化。作为与巴南女神角斗的结果,它改变了形状。它在角落里变成了一个9头8臂的雄性怪物,后来又变成了一个9头魔法耶鲁,反映了北方民族从母系社会向宗法社会过渡的生态理念。
3、神秘仿生。满族,祖籍长白临海,被称为“森林人”。他们世世代代继承萨满祭祀,充满了神圣的原始宗教和古老的山林气氛,给人一种粗犷野性的感觉。为了生存和对抗自然,萨满模仿各种图腾,创造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比如面具“虎神”、“野猪神”、“鹿神”、“蟒蛇神”、“龙神”、“鹰神”等等。在满族家庭和野生祭品中,部落的撒马尔经常模仿动物的举止和舞蹈,并表演跳神活动。据说这可以打倒想要被邀请的动物神,帮助部落和家庭消除灾难和治疗疾病。后来发展起来的民间舞蹈"马虎",都戴着各种动物面具,是狩猎场景的模拟舞蹈。
4.年轻美丽的古拙。满族面具造型简单自然,刚柔相济,优点与缺点相结合。美丽但不庸俗,幼稚但不沉闷,凶猛但不丑恶,凶猛但不邪恶,野性但不丑陋。总之,满族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优点,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如《艾尔加奇》、《超级黑山野》、《斯通曼妮》、《郑伊菲母亲》、《太阳神集》、《七彩梅河》、《天花母亲》、《白云阁》等。
三、森林象征艺术
(图3:16厘米高的红山碑铭图案文字)
隐藏在原始森林中的文明密码生动地描绘了人类早期的生存活动。森林符号的载体是各种原始工具的象形符号,如岩石雕刻、骨雕、占卜、木雕说明和神灵崇拜。
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了1850多幅4000年前画在岩石上的幸运岩画。松花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动物骨骼上发现了数百个符号。近1000个象形符号已经从长白山森林符号中整理出来。最近,作者发现并收集了大量的石雕,被称为“流动石雕”。
森林符号艺术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融合形式之一。森林象征艺术的传承有很多来源,主要来源于红山地区到大兴安岭、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从古代石雕到彩陶;从骨雕符号到木刻画,从树皮和兽皮画到神衣刺绣等。,它们丰富多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
森林符号作为文化模式的载体,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魅力。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白山文化遗产,并在全力保护、抢救和发展森林深层象征艺术。森林符号写作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艺术魅力,直接来源于古朴、原味和沧桑。源于自然、回归自然是长白山森林象征艺术的显著特征,石雕、木雕、树皮、羽毛、动物骨骼、陶器、鹿皮等都是长白山森林象征艺术创作的载体和工具。梦与纯真是长白山森林象征艺术的生命力,原始、神秘、祈祷的文化内涵也是唤起大众审美兴趣的主要原因。
符号是指具有特定含义的图像。在认知系统中,它可以是图形和图像、字符或声音信号等的组合。它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意识形态。长白山森林象征艺术只是象征的“记忆”,可以看作象征图腾、象征组合或象征语言。它的本质是通过大量的符号来传达信息和思想。在表达上,它类似于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
长白山森林深处的传统符号是当代萨满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艺术传统中形成了使用图案和符号的习惯。当时,这些图案被应用到一切事物的表面,无论是萨满崇拜的对象还是树干上描绘的符号,都具有改变某一宗教的意义和能力。这些梦里的人物、动物和植物是古老长白山的祖先和灵魂。它们是原始植物、动物和自然元素的化身。在长白山古老的民族文化中,他们组织和安排自然运行的规律。
早期森林符号作品的载体主要是岩画、石雕、祭祀仪式、占卜、笔记和各种原始物品的象形符号。最典型的是一些独特的符号语言或符号系统是在雕刻和雕刻之后形成的。例如,短竖线代表男人,钻石代表女人,弓箭代表男孩,羽毛代表女孩,波浪曲线代表河流,正方形代表营地或部落,等等。这些象形文字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这些作品是古代简单岩画的延续。[4]
长白山森林象征创造了许多森林民族的传奇故事,讲述了“森林部落”的历史记忆。这些故事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出生、狩猎、聚会、爱情、婚姻、战争和死亡。
长白山森林象形文字以“森林梦”为永恒的创作主题,主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记录各种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长白山萨满传说中有“众神如神、地神、星辰”的主题,以及部落举行的重大宗教祭祀和生活仪式的记录。
第二类是关于祖先和精灵的图腾崇拜。鹰和蛇在长白山祖先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自然的保护者和与天堂对话的图腾。人们经常在符号中看到古代长白山人对部落图腾的崇拜。
第三类是习俗和生活状况。森林符号记录和反映长白山祖先的生活片段。大多数符号是动物形象,如老虎、蟒蛇、野鹿、狐狸和鸟。
第四类是抽象几何图案。这是长白山祖先在石雕、骨雕、木雕、刺绣和编织中使用的一种独特的“象征”语言。这些几何图案来自于对女神幻影的模仿——虎皮、蛇皮、蜥蜴皮、鹿皮、鸟迹和动物迹,而钻石和之字形线、圆圈和点则是模拟物体抽象和夸张的变化。这些图案通常被描绘在岩石、树干、工具和服装上作为装饰图案。到目前为止,人们不仅继承了它深刻的文化内涵,还将其视为一种古老的艺术风格。长白山民族通过他们的艺术梦想,与他们的祖先和精神崇拜的神灵进行交流,这被称为“原始象形文字”。在梦的世界里,人们似乎看到了关于天地的创造和国家起源的真实场景。使用神的象征性语言来传达神和人的信息和良好祝愿。[5]
几千年来,长白山萨满符号艺术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它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而且充满了时代气息。这是一种真正的生活艺术,并在不断发展和传承。它在长白山文化艺术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将是长白山地方标志性艺术的主要展示,也是长白山文化的代表标志。长白山各民族的文化从原始的石刻、绘画、动物骨骼和树皮时代到今天各种原材料和纸张的选择都有。现代神书创造的艺术品包含了数千年的神话和传统。它不仅是一门传统艺术,也是一门当代艺术,它的历史和美学价值极其深远。首先,它复兴了濒临灭绝的长白山原始萨满文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二是填写长白山文化史空白。在长白山文化的悠久历史中,从未有过像萨满这样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魅力的文字符号。今天,森林象征艺术的再现是长白山文化艺术的又一里程碑;第三,它在中国北方民族地区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长白山文化艺术升起了另一面旗帜
第三,原始图腾艺术
(图4:玉雕图腾权杖高45厘米)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氏族社会的祖先相一致。它认为人与图腾有血缘关系,或者认为一个群体或个人与图腾有神秘的关系。主要目的是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分开来。一个民族的神话、历史记忆和风俗可以从图腾中推断出来。例如,如果一个国家认为狼是血缘关系,狼就成了图腾崇拜的对象,狼的形象也成了这个国家的象征。图腾崇拜形成了多种图腾禁忌,主要是禁止同一个图腾之间的婚姻,这对维持异族通婚制度起着重要作用。其他禁忌,如不杀死氏族的图腾动物,不吃图腾动物的肉(有些氏族规定禁忌可以在某些仪式后解除),不采摘图腾植物等。世界上有些国家有自己的图腾时代。
人类对生殖的追求导致了氏族社会对生育女神的崇拜。另一方面,图腾崇拜包含着更丰富的含义。首先,史前人类对自己的来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二,人类寻求某种超人力量的保护,以实现种族繁荣的目标。第三是祈求人类生殖能力的提高,所以从祈求生殖的角度来看,图腾崇拜也是一种生殖崇拜。对生殖女神的崇拜和祭祀表明,史前人类在氏族社会阶段已经实现了女性的生殖功能。它的直接表现是婴儿是从母亲那里出生的。然而,由于天地万物再生概念的发展,人们认为人类与动植物有血缘关系。因此,他们把他们的氏族与某些动物或植物联系在一起,相信氏族会像所联系的动物一样多而强大,会像所联系的植物一样多而繁荣。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依附的动物和植物是精神上的,具有非凡的力量,他们也希望被依附的物体所保护。了解女性生殖的原因,依附的方法通常如下:人们认为氏族起源于祖先依附的动植物的结合,这种结合成为氏族的祖先,也就是氏族的图腾。从这个意义上说,图腾崇拜也是祖先崇拜。一般来说,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一旦某一种动物或植物被视为图腾,它就脱离了原来的本性,成为神秘力量的象征,红山文化中的玉龙就是如此。
以牛河梁女神为代表的红山女神是生命创造和再生神圣功能的“体现”。她具有创造生命和一切事物的神奇功能。她是东北原始祖先心目中的生育神、生殖神和保护神。她是万能的上帝,可以保佑原始祖先实现各种愿望。与女神雕像同时出土的动物,如猪、熊、猫头鹰(俗称猫头鹰)和鹰,都是女神的变形符号。它们共同构成了女神的象征系统,被祖先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猪因其大腹便便、富有脂肪的天性,成为女神孕育万物、创造万物的最佳变形形象。中国东北地区猪作为女神化身的文化内涵,生动地体现在墓葬型房屋和墓葬型房屋的汉字造型中。由于熊冬天冬眠,春天醒来的自然习惯,熊被祖先们视为地球母亲自然节奏的象征,死亡和再生女神的象征。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曾被认为是夜晚的守护神。猫头鹰可以用它的大圆眼睛在黑暗中看见一切,所以它也可以被视为光之神。猫头鹰的夜间行为与雌性的消极行为一致。正是这些不同的属性使祖先选择它作为象征女神的文化符号。鹰是萨满女神的化身和象征。鹰是萨满神坛中最非凡、最高贵的神。鹰妈妈是萨满神坛上著名的女神,因此受到萨满的崇拜。鹰是自然界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它的拔毛、再生和延长生命使它的祖先把它视为女神从死里复活的神奇力量的象征,因此鹰成为女神的原型动物。世界各地的岩画上都有大量青蛙坑符号和星星标志,它们是象征人类繁衍的魔法仪式。[6]
这表明人类对女神的崇拜不是一种个体现象,但一些祭祀仪式和由此产生的信仰自然成为原始宗教的一部分。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发现的生殖女神裸体雕像向我们展示了5000多年前西辽河地区原始居民生殖崇拜的历史事实。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繁殖信仰的意义是双重的,即一方面它追求人类的繁殖,另一方面它也追求动植物的繁殖,试图促进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的丰收。因此,红山文化中裸体孕妇的雕像也反映了居民对六种动物的繁荣和粮食的富足的渴望。
原始图腾颂扬氏族部落的一种生活习俗。圣灵崇拜,塑造血盟的象征,与自然抗争,超越自我,追求积极的能量。
图腾崇拜是英雄崇拜的象征。引导人类走向勇气、正义与和谐的积极能量。它还教育人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和睦相处。团结、向上运动和大爱是图腾文化的认知功能。
四、马湖古代戏曲艺术
(图5:张振海提供的马胡古戏剧)
马湖古戏艺术是长白山民间戏曲中盛开的“活化石”艺术。长白山的祖先利用上帝的力量追求超越现实的梦想。以舞蹈、与上帝对话、与天堂对话、与未来对话的形式,戴着面具达到与上帝交流、向上帝祈祷、与上帝交朋友的目的。
玩耍——在《人物之源》中,“玩耍”(来自老虎、豆子和匕首)的意思是:一些人戴着老虎面具,在祭祀仪式或大型宴会上跳匕首舞。可以看出,马湖戏剧的源头。《尚书·顺典》说:“向石头扔石头,与所有动物共舞”;殴打乐器秦时和戴着动物面具跳舞的场景。马胡戏的起源也始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根据部落的需要,唱歌和跳舞被用来娱乐神,消除灾难和祈求丰收。汉代戏剧《东海黄帝》中有戴白虎面具的演员。唐朝有许多歌剧。战士兰陵是代表作品。隋唐时期的“渤海音乐”、“漠河舞”、“晋代的马克辛舞”、“清代的蟒蛇舞”、“杨烈舞”等。
歌谣:“先建寺庙,然后唱歌剧,到处开银行和当铺;请让护送机构插上黄旗,把大银锭拉回来。”由此可见,修建寺庙唱戏已成为东北商人开发财源的重要手段,表演艺术产业的繁荣也可见一斑。它和二重唱一样受欢迎。
狩猎舞蹈在我国也很早就出现了。《吕氏春秋与古乐》记载:“帝尧礼使人生快乐。质量是山、森林、山谷和山谷的声音,用歌声歌唱,用麋鹿皮制成的剑用fou击鼓。这是上帝发出的玉磬声,它使得与所有动物共舞成为可能。”《顺典》也记载:“向石头扔石头,扔石头,和所有动物跳舞。”
除了这些文字记录之外,考古学家近年发现的一些洞穴壁画和出土文物也证明,中国早在古代就产生了狩猎和游牧生活主题的面具舞。
古代的歌舞通常是歌唱、音乐伴奏和舞蹈三位一体的形式。从表演内容来看,它反映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此外,它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很低,人类必须服从自然。人们心中有许多自然神。人们经常通过唱歌和跳舞来表达对神的崇拜。祈求上帝给予更多的保护。向上帝献祭表达了人们对好天气以及人类和动物和平的渴望。它反映了人类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他音乐和舞蹈是关于人类和部落的起源。原始人有很多图腾崇拜,也产生了很多图腾舞蹈音乐。
在萨满文化中,马胡戏是纳吉的一种特殊行为,他会见神灵并款待神灵为人类祈祷。在理解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联合链条中,它的“神赏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行为,它在逐渐演变,使这种行为成为娱乐人们的戏剧,是其发展的高级阶段。马虎戏是萨满祭祀与艺术表演领域之间的桥梁,因此可以说是萨满遗迹的“戏剧活化石”之一。
马虎戏中的面具有独特的个性。情节中的鬼魂都依靠面具来展现他们的性格本质。这里有着古老祭祀活动的明显痕迹,但拟人化和情感化的视觉表达,不同颜色象征的真、善、美、假、恶、丑的不同含义是不同的,值得当代人赞美和继承。因为面具的原意是作为图腾的对象而存在,其目的是在祭祀活动中疯狂,与神奇的神灵融合,向神灵表达他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希望能帮助他们。面具的“隔离”巧妙地达到了“非隔离”的目的,这是马戏面具存在的本质。
马虎戏是萨满戏剧的一个古老名称。它的主题是建立祭坛来供奉祭品,为神付钱,履行誓言,驱魔。它集仪式和传统戏曲表演、神的娱乐和人的娱乐于一体。它主要分布在东北满族聚居区,具有浓厚的萨满文化色彩。她曾在东北各地广为流传,是一部受欢迎的民间歌剧。[7]
现代马胡戏融合了萨满的魔法技能、魔法技能、魔面、魔法歌曲和魔法舞蹈,以及武术、舞蹈、喜剧和杂耍技能。因此,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表达形式,它都更新颖,更受人们欢迎。
可以说,马胡戏是真正活在当下的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白山原生态艺术的珍贵名片,也是二人转向后的另一种东北文化现象。它不仅可以在舞台上表演,还可以走进民间社区和农村。它是东北亚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财富,也是传播“文化话语”最美丽的花朵。
结束语
如果你爱一切,一切都会爱你,这是伟大的爱。如果你没有伤害到一切,一切肯定不会伤害你。这是和平。如果你珍惜一切,一切也会珍惜你。这就是长寿。如果你心中有一切,一切都将属于你。这就是财富。如果你感激一切,一切都会感激你,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