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发展历史
▲长阳创谷“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园区”目前有100多种应用场景。图为双创支行客服机器人。
如果你打开上海最近几个月的时间表,你一定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速度、热度和激情-
4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不断加快。上海为自己设定了“越来越好”的四个维度——规模更大、创新更多、水平更高、效果更好,不断扩大世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迈出第一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推进实施。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从“一网办”的批准到食品安全的协调管理,一系列制度障碍的消除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内生的动力。
6月,科学委员会在上海破茧而出。从宣布成立到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过去十年最大的改革在七个多月内实现了“0比1”的突破。在这个平台上,每棵科创苗木都将与上海高度集中的财力“对接”,培育未来参天大树。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包括建立新区、建立科学研究委员会和试点登记制度、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的兴起,以及世博会年复一年的延续和完善,是上海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四大战略支撑。中央为上海起草了一份“大写意”。全市党员干部正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地画一幅“工笔画”。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站在改革开放和重新启动的历史关头,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的双重挑战,他说,我们要敢于承担,勇于负责,敢于解决棘手的问题,努力为上海在新时期的发展创造新的传奇。
敢于创新,让改革精神贯穿
今年春节刚过,上海召开了高级别“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工作会议”,并打响了“开门红”。这座城市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商业环境变成一块“金招牌”!
新时代发展历史
▲安全机器人在公园里穿梭。
找一个政府办公室能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吗?作为改善商业环境的一项关键举措,“一网通”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设立了一个政府综合服务门户网站。它不仅可以办理名称验证和工商登记,还可以办理纳税申报、投资审批等1400多个项目,平均每天处理74000个项目。
这是政府自身的内向改革,核心是“通”字,试图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增强公民和企业的准入意识。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直工市委专职副主席邵之庆表示,上海“一网办公”的主要重心已经从“有能力办事”转移到了“把事情做好”。“过去,政府部门是中心,现在用户是中心。过去,出发点是便利政府管理,但现在是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敢于创新自己。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时,门越开,坚持的力度就越大,就足以显示先锋的真正本质。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率先开放了金融业。其中,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涉及6项金融任务和32项措施,95%已经落实。三批31个金融对外开放项目先后上报国务院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目前,17个项目已经着陆,第四批8个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郑洋表示:“下一步,在“一行两会”的支持下,上海将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加快全面实施。同时,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增区域为起点,探索实施更加积极的金融开放和创新体系措施,使改革精神贯穿始终。”
跳出上海,看看上海,主动开放发展部门
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现在更喜欢被称为“长三角人”,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长三角地区合作办公室主任。
今年5月,中央审议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总体目标和实施措施。马春雷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表明国家对长三角的未来有着明确的定位,即“优化中国改革开放布局空”。
长三角“一网办公”项目开通“中国上海”门户,悄然推出新门户,为该地区公众和企业提供“无感觉漫游”政府服务。这一重大创新从实际启动到试运行仅用了一个多月——3月底,国务院的有关要求明确后,三省一市立即形成了“合力”。这个由40多人组成的团队每周都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专注于上海大数据中心的关键任务,先后协调和召开30多次对接会议,高效实现系统从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到数据共享和系统协调的成熟和落地。
在上海做事,在上海做事,必须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模式和境界。“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人们熟悉的一句话,不仅讲述了上海的现状,也讲述了上海的使命。
新时代发展历史
▲埃森哲(中国)数字创新中心多功能驾驶模拟平台。本报记者叶陈良拍了这张照片。
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高质量综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是上海推进区域一体化全面深化的重大举措。在G60科创走廊,沿线九个城市在去年9月组成了一个“联席会议”,每个城市都派出自己的工作人员到上海松江区工作。每个人都打破了地域限制,成立了几个外名为“G60”的工作组,为长江三角洲服务。短短半年多时间,G60品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出。
上海将始终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面向长三角和全国,打破制约要素流通的各种壁垒,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积极吸收、服务和引领。
改革开放将再次启动,大局有所突破
5月的最后一天,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开创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浦东在新的时代开启新的发展开放阶段发出了响亮而清晰的信号。浦东新区首先召开了党政领导会议。整个交流会议就像一次动员大会,所有参加会议的党员干部脸上都清晰地刻着“想做事情”、“做事情”的气势。每个人都表示,他们应该立即行动,有勇气向前迈进,承担他人的责任,积极、主动、创新和有效。
回首“第一颗心”,点燃的是一种激情和战斗精神,再次创造奇迹。“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但不同寻常的是,我在上海的工作植根于改革创新的热土浦东,并与伟大的祖国产生共鸣,”浦东新区市场监督局注册与许可处第19届党代会代表兼总党支部副书记徐敏说。我们的团队因改革而成长,我们的事业因改革而发展。在这样一个时代,我有机会像水滴一样,像浪花一样,像注册站上的小河一样,涌进改革的浪潮。"
除了决心和勇气,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还需要更加努力和深入,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不久前,辉瑞浦强的全球总部在上海揭幕。“上海一流的商业环境增强了我们在中国和上海发展的信心。”辉瑞普强全球总裁高田雷表示,辉瑞集团在其170年的历史中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方设立了业务部门全球管理中心,选择了上海,这也是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全球总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上海新设立的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外商投资和实际外商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这是上海移交的外商投资“成绩单”。总部经济的“辐射效应”、优化商业环境的“磁场效应”和365天的“博恩效应”正在发挥力量,推动上海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点。
科学创新委员会、长三角一体化和博览会不断取得最新进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区也在密集规划之中。面向未来,从这个全新的实验领域开始,上海将深入系统地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开放措施的系统整合,更好地实现对全局的引领和突破。
依靠集中精神和勇气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依靠自我意识和承诺继续领导国家进行改革开放,这座城市必将在新的时代创造一个新的传奇。
作者:唐韦杰,本报记者
编辑:施薇 *文慧独家手稿。请指出重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