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办理网点_携带号码转移到互联网进行多项调查:服务细节可以在没有强制障碍的情况下得到改善

自12月1日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号码携带和网络传输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施后,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护?能否实现将数字传输到互联网的“丝滑”体验?愿意处理此事的消费者还有其他顾虑。新华社记者去了许多地方体验这次访问。

在没有强制阻碍的情况下,处理服务的细节仍然可以改进。

在规定的九项禁止行为中,“无正当理由拒绝、阻止或拖延向用户提供号码携带服务”和“在用户申请号码携带服务后干涉用户自由选择”已引起公众愤怒。记者的经验发现,目前,工作人员除了礼貌的推荐和挽留之外,并没有看到上述情况。

在上海电信的营业厅,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手机号码绑定三张二级卡和家庭宽带后,是否可以用该号码转移到网络上。工作人员给了记者一个详细的回答,同时说服记者选择这种方法是“不经济的”,并推荐了最新的包。当记者说由于信号不好,他坚持要转到网上时,工作人员没有挽留他。

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运营商的营业厅,许多办理号码携带和网络切换业务的用户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只是在询问了网络切换的原因后才表示有意保留服务,并没有强行阻挠或拖延客户的处理。

重庆移动客服明确表示支持记者将号码转移到互联网的需求,并告知了具体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客服还提醒记者,转到互联网后点数将无效,并建议记者将点数换成流量使用。

得知记者因收费过高而选择转网后,重庆电信客服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告诉重庆联通客服信号不佳是记者切换的原因后,客服记录了记者提到的相应区域,并表示将联系工作人员以提高该区域的信号覆盖。

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重庆、安徽等地,发现大部分通信营业厅都突出宣传了数字上网的过程,有些营业厅还为用户设立了专门区域。但是,仍然有一些营业厅没有任何相关的业务流程宣传和标识,导致一些用户不擅长使用网络来处理自己的业务。

此外,由于大运营商只有部分营业厅能够办理号码携带和网络转接等相关业务,有些地方的用户排队时间过长。

听“半谈”、跑“错误的路”和被“隐藏的束缚”是一些处理经验很差的地方。

在访问上海期间,记者遇到了63岁的陆叔叔,他独自一人在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处理号码携带和互联网转账业务。

陆叔叔告诉记者,相关工作人员之前已经告诉他,他可能无法将自己的号码转移到互联网上,因为他号码中的套餐合同尚未到期。有人建议他去一个更大的营业厅了解具体情况。第二天,陆叔叔去了另一家移动营业厅取消了套餐合同。工作人员还表示,合同的取消将于下月生效。他需要在12月1日再次来到营业厅,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告知具体的处理方法。

1日,陆先生第三次去移动营业厅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他了解到,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申请号码携带和网络转移授权码来完成相关业务。他不需要再去转让方营业厅了。然而,由于工作人员以前没有向他解释过处理过程,陆先生去了几次营业厅,排队等了几个小时才结束他的业务。

在经历安徽联通的号码转移时,记者发现,人工客服只告诉他需要去营业厅办理合同取消业务,而办理哪个营业厅、地址等关键信息都没有明确告知。

根据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APP中的地址,记者去了合肥的几个中国联通营业厅,发现有些已经关闭或者地址不正确,有些没有办理号码转移业务。一位联通营业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我没有收到统一通知,不知道如何办理转账业务”。

服务管理条例明确限制运营商使用营销活动来限制用户携带号码切换网络。然而,记者发现,愿意将自己的号码转移到互联网上的消费者主要关心的是最近受到运营和推广影响的优惠套餐。许多人告诉记者,这些“优惠”服务的销售人员往往没有充分和及时地告知其中包含的限制性条件,例如互联网条款和合同条款,这使得消费者在去办理号码携带和互联网转账服务之前不知道他们是“自愿绑定”的。

安徽联通用户丁先生今年10月接到客服电话,称有一场“预存100元电话费的150元活动”。直到丁磊最近试图将该号码转移到互联网上,他才发现这种充值方式已经与一份合同捆绑了将近一年,这影响了转移服务的效率。此外,仍有一些地方的业务清算成本很高,这也允许希望转到互联网的用户选择“推迟一步”。

专家:号码携带和网络交换只是5G市场上可买到的“哨子”主道

许多专家告诉记者,为号码携带和网络转移打开“障碍点”,不仅直接有利于公众,也有利于从制度上解决电信运营商长期存在的“万年合同”和难以终止合同等问题。鼓励运营商实现创新驱动和服务竞争,为即将到来的5G商业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电信行业分析师傅亮(Fu Liang)认为,目前的数字承载和网络交换业务总体运行良好,但“优先绑定”和“漂亮数字”合同等问题依然存在,应该尽快以标准化的方式解决。我相信未来合同的内容会更加规范,终止条件也会更加合理。

天信通信研究部研究员谢志飞表示,号码携带转移网络实施后,运营商可以使用“执行授权码”系统,根据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肖像,维护具有不同产品组合、优惠梯度和权益梯度的个性化用户。

通信行业专家虞照认为,可移植性政策的到来将是5G商业的开门红。运营商应该在许多方面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在网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用户的网络体验。其次,5G应用服务将决定商业模式的成败。在5G时代,运营商获得客户的主要战场不再是每月10元以上的浮动包装费。定制化和差异化的应用服务升级是关键。第三,必须提高服务质量。运营商需要及时反馈用户的投诉和建议,同时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携号转网办理网点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