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两病门诊报销政策_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门诊减负补偿率超过50%

数亿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欢迎减轻负担的好消息。

10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重大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减轻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负担,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城乡高血压和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规定了四项保障措施,包括参加居民医疗保险、需要用药的“两病”患者的目标;纳入门诊慢病和特殊疾病覆盖范围的“两病”将继续按照现行政策实施,确保群众治疗水平不下降。

更重要的是,很明显,总体基金政策范围内的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很明显,用药范围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内的降血压、降血糖药物。优先考虑甲类药物、基本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以及集中采购中选择的药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支付范围。上海健康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Jin Chunlin)在接受《21世纪经济先驱报》采访时解释了该政策的明确含义:“自从我们的医疗改革以来,许多人会问人们对自己获得医疗保健的感受。现在医疗保险扩大了报销范围,包括一些无法上报的,以及一些增加了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这是最大的获得感,也是对民生最大的意义。”

河南省两病门诊报销政策

《意见》明确规定了四项保障措施,包括参加居民医疗保险、需要用药的“两病”患者的目标;纳入门诊慢病和特殊疾病覆盖范围的“两病”将继续按照现行政策实施,确保群众治疗水平不下降。-宋文慧的照片

“两病”政策联动

根据国家健康保险局的官方解释,意见公布的背景如下:城乡居民健康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所占比例已达到70%左右。在保证住院治疗的基础上,各地区普遍建立了多发病和常见病的门诊统筹,对一些慢性病和门诊费用较高的特殊疾病建立了门诊慢病和特殊疾病保护,减轻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门诊负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据估计,参加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中有3亿多“两病”患者。为了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负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血压和糖尿病用药应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国务院第64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完善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由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相比相对薄弱,特别是门诊,意见主要针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两病”患者,职工医疗保险仍执行现行政策。

对于这一“意见”的出台,金春林认为,“首先,从保障民生和大政策的角度来看,明年国家将摆脱贫困,因病致贫的问题将得到解决。第二,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谁最需要?主要原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已纳入居民保险。一些农村门诊无法报销。必须解决这部分人口的保险问题。第三,在基本疾病和严重疾病已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两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最重要的问题。第四,我国的医疗保险有剩余资金,医疗保险有支付能力。最后,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好消息。大量购买大大降低了一些药品的价格。一些药品也可以通过价格谈判来降价。价格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昂贵,健康保险基金的压力也不是很大,这也促成了这项政策的出台。"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1090.11亿元,总支出为1767.65亿元。截至2018年底,基本医疗保险累计余额2323.34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7144.42亿元。全年新农合基金收入856.89亿元,支出818.22亿元。年末累计余额295.42亿元。

受益于集体收集的品种

中国是一个使用糖尿病和高血压药物的大国。以糖尿病为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数据,2017年全球有4.2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比上一年增长2.41%。

由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约占糖尿病患者的三分之一。由于城市化和老龄化,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1994年的2.28%大幅上升至2017年的11.6%。

世卫组织估计,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因糖尿病和相关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5577亿美元。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增加了一倍,医疗费用增加了2.4倍。

另一个对糖尿病的巨大恐惧是其并发症,并发症的费用占糖尿病总费用的绝大部分。IQVIA计算结果显示,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中国糖尿病的直接成本约为每年6210亿元,其中并发症治疗5930亿元,糖尿病治疗280亿元。

目前,中国33.4%的糖尿病医疗费用需要由家庭承担。我国糖尿病医疗费用中门诊占61.0%,住院占39.0%,药品占43.8%,糖尿病住院占31.8%。

据IQVIA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县级医院成为新的增长点,市场规模达到19310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城市医院。此外,县级医院慢性病药物的市场增长率明显高于整体,如糖尿病和高血压药物的市场增长率分别为14.4%和18%。

与此同时,这也是发布“意见”并以人为本的领域。政策方向和药品市场高度统一。

《意见》的颁布具体提到了“集中采购优先选择药品”,三项配套改革措施中的第一项是“完善支付政策”。加快集中招标采购,合理确定药品支付标准并动态调整,鼓励疾病类型、人头类型等支付方式改革。"

这将有利于“4/7”批量采购及其扩大的品种,并有望产生政策联系效应。

关于具体报销品种,金春林表示,“原药品的报销范围仍然存在。当地政府将选择是偿还原药物研究制造商的药物还是收集获奖药物。在具体操作方面,我想地方政府也会出台一些细则。”

以糖尿病药物为例,可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在用药方面,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几乎涵盖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包括12种胰岛素、8种甲类和4种乙类。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通过高价药品谈判进入国家健康保险目录。

根据市场竞争格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最大的口服降糖药品种,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作为一种经典药物,双胍类药物的稳定市场份额略有增加。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自2005年在国外上市以来,由于疗效好、使用方便,增加了其在海外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价格高,它们仅占国内口服糖尿病药物市场的5.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50%以上的比例。未来,随着中国吸毒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医疗保险目录的扩大,市场将会更加广阔。

据评估制药(EvaluatePharma)数据,估计到2024年,抗糖尿病药物市场将成为除肿瘤以外的第二大治疗领域,销售额达到600亿美元。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