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箱回收应纳入垃圾分类监管体系。

纸箱无疑是“双11”之后最大的主角。很高兴打开包装。当谈到如何对付他们时,他们不是很高兴。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双11”生产了大约260亿箱。过度包装和一次性使用不仅浪费,而且不环保。绿色快车的发展是一个从国家到地方积极推进的项目。许多快递公司也设立了回收箱,但效果并不理想。(《新京报》,11月17日)

根据国家邮政局2017年关于中国快递行业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报告,2016年,全国快递将消耗32亿编织袋、68亿塑料袋、37亿包装盒和3.3亿卷胶带。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包装废弃物的总回收率不到20%,回收的纸箱不到一半。然而,快递包装中的填充物和胶带等塑料部件的回收率几乎为零。特别是,行业数据显示,“双11”今年已经在全国生产了大约260亿箱。虽然几家快递公司都设置了回收箱,但效果并不理想。显然,如何处理快递垃圾已经成为垃圾分类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据悉,今年,一家公司与五家快递公司联合推出了“国家纸箱回收日”。全国40,000家快递站和35,000家快递网点将对快递包裹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循环。然而,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消费者,至少有8人表示不清楚快递公司回收纸箱的情况。大多数居住在住宅区的消费者选择直接扔掉纸箱。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也从未见过回收纸箱的特殊出口。关于快递箱的回收效果,快递公司也坦承“预期目的没有达到”。可以看出,快餐盒的回收陷入了“拍手叫好,不赢钱”的尴尬境地。

显然,打击回收快件箱的困难应该成为快递业的一项强制性义务。首先,我们不妨采纳专家的建议,即快递服务应推动“最后一公里”公共平台的建设。例如,几个快递公司网点应该安装在住宅区附近的一个平台上。所有快递公司都应该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点。如果消费者需要,快递人员可以送货上门。如果消费者愿意的话,他们也可以去平台上站起来。这种形式的网络组织使得收集每个人返回的空盒子变得容易。同时,为了实现绿色快递,有必要大力发展快递包装材料,尽量使用纸质包装和可降解包装材料。

特别是快递箱的回收应纳入垃圾分类监管体系。从长远来看,绿色、环保和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在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面临着更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将快递箱回收到垃圾分类和监管系统中,进行统筹考虑,汇集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例如,快递公司应该采用更加绿色和可回收的物流方法,在回收快递箱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为了促进快递箱的回收,宣传和普及应该是第一步。各地要组织开展以“纸箱也有价值,回收更环保”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回收快餐盒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目前回收快餐盒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不仅社区居民会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而且“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也会深入人心。而且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回收快餐盒的实际行动,从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建设绿色家园。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