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东盟如何成为“最具活力的伙伴关系”

这篇文章有2470个单词,预计需要7分钟阅读。

聚焦: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和东盟已经就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达成一致,并正在相互努力。

一些国外媒体分析指出,中国外交的东南亚方向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中国不仅继续与东盟保持经贸关系,而且强调制定一个具有根本性和深远意义的经济一体化计划,与东盟建立一个经济命运共同体。

最近,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与会者在经济、贸易、安全、文化等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中国-东盟合作取得新进展。此前,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东盟在2019年上半年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当前,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升级换代的新阶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点,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地区。中国-东盟合作可以被视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

01

“最有活力的伙伴关系”

随着最近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议、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外长会议、东亚峰会外长会议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中国-东盟关系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

许多外国媒体报道并解读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最新贸易数据。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9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同比增长4.2%,达到2918.5亿美元。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望在年度排名上超过美国”。报告还指出,“在东盟国家中,越南是出口增长突出的国家。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增长了14%。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越南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生产零部件和材料。”

正如东盟外长所说,东盟与中国的对话伙伴关系是东盟最重要、最有活力的伙伴关系,也是东盟关系中最重要、最有益的群体。许多外国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系列会议的积极信号。

美联社担心,在全球挑战日益增加的时候,东南亚各国外交部长呼吁深化一体化。另一方面,中国表示致力于“妥善处理分歧”,并承诺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此评论道:“各方都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寻求发展机会。”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东盟国家欢迎中国提出的在三年内完成《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的时间表。东盟国家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它们认识到需要建立互信和自我克制,以避免复杂化。

路透社援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话说,外国不应有意扩大过去遗留的分歧或争端,也不应利用这些分歧播下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不信任的种子。泰国《曼谷邮报》报道称,王毅指出,一些外国无视实际情况,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我相信相关国家不会承认。

2019年7月22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中国贵州开幕。图为师生参观中国-东盟儿童艺术教育成就展簸箕画。

02

“‘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增长动力”

在7月31日举行的第52届东盟外长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就“一带一路”倡议与“2025年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对接达成协议,将尽快启动和完成磋商,并提交2019年11月的领导人会议发表。这是继10个东盟国家和中国分别签署“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文件后,中国和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的又一重要步骤。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家庭的独唱,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在这方面,东盟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地区,有着深刻的经验。

马来西亚的“市场前沿”网站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东盟国家重要的长期增长动力。报告指出,一些东盟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长期投资,如泰国政府提出的“东部经济走廊”项目。该项目是泰国4.0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将泰国经济转变为东南亚的经济引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满足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提供资金,还可以支持实施《2025年东欧共同体愿景》和《2025年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菲律宾是一带一路联合建设的重要伙伴."菲律宾驻华大使罗曼纳(Romana)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表示,菲律宾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机遇。2017年,菲律宾启动了“大型建设和专项建设”计划,旨在改善菲律宾基础设施,提高菲律宾人民的生活水平。该计划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高度一致,并促进了菲中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加互利的合作。

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轮值主席伊丽莎白·布恩索索(Elizabeth Boonsoseso)表示,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很大,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国际资金吸引力不大,项目与资金之间存在“差距。“我们欢迎像AIIB这样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多边金融机构加入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03

“建设经济命运共同体”

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暗流涌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和东盟已经就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达成一致,并正在相互努力。双方达成共识,将共同努力,推动在今年内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加快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一旦RECP签署,这项由10个东盟国家及其6个自由贸易协定伙伴——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组成的协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贸易协定。”报告进一步指出,“北京希望促进地区秩序稳定,进一步促进经济一体化。”

东盟持同样的态度。法新社称,“东盟国家关心的是如何在影响全球经济的摩擦背景下寻求新的机会。自由贸易绝对是该地区所需要的。东盟国家正在加紧努力,争取在一年内完成RCEP谈判,并签署这项涵盖世界约一半人口的协议。”

作为东盟的主要伙伴之一,中国加强区域合作的决心是真诚和坚定的。这使得国际舆论普遍对双方的合作前景感到乐观。

“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指明了未来与中国合作的方向。它寻求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对东盟寻求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一些外国媒体分析指出,中国外交的东南亚方向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中国不仅继续与东盟保持经贸关系,而且强调制定一个具有根本性和深远意义的经济一体化计划,与东盟建立一个经济命运共同体。

马来西亚“市场前沿”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我们注意到‘一带一路’的联合建设将为东盟带来更多动力和更长期的结构变化,这是一个积极的方面。”。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在发展前景值得密切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张广林审校/王力康监制/李玉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