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还是简化?但是四个字——传统

12月6日,教育部对《关于全国中小学汉字教育的建议》作出回应,要求依法在学校教学中使用规范汉字。目前,中小学文言文阅读和书法教育已经涉及到汉字教育。

虽然答案中没有明确的“是”或“否”,但“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汉字”的话题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因此引发了另一场讨论。

看到这个消息,我想到了一个笑话——如何把台湾或香港的小学生逼疯?方法是让他写100遍“蓝台湾龟”。

要知道,这几幅加在一起只有51幅简体字的画,用繁体中文写成,是这样的——

一只忧郁的台湾海龟。

为什么中小学生要认识这样的“台湾海龟”?

该提案的主要论点是,简化汉字“因简而损义”,“损害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这是大多数支持阅读或使用繁体中文的人的观点。

说到这里,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中文系学生,龚先生不禁成为一名好老师。

目前在台湾、香港和中国其他地区使用的汉字实际上只是清代中前期使用的“汉字”。在此之前,古代中国有篆书、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说它复杂,小篆比现在的汉字复杂得多。没有人能把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代甲骨文相提并论。为了保存汉字的美,我们必须写回篆书吗?

新中国成立后,所谓的简体字并不是一阵风吹来的。自汉字产生以来,简化一直是变化的方向。著名的《兰亭集序》共有324个字,其中102个现在被称为“简体字”。我不知道那些支持汉字的人,当他们看到“一杯一唱”而不是“一杯一唱”时,会不会感到恐慌?

此外,在目前《简体中文字表》中最常用的521个字中,只有101个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另外420个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因此,虽然目前中国大陆的一些汉字由于简化而难以显示其原始象形意义,但说“简化损害意义”似乎有些夸张。

至于“简化字不利于文化遗产”——恰恰相反,新中国成立后,简化字对文化素养做出了很大贡献。最近,作为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应该很少有外国学生喜欢学习繁体中文,以使他们更难学习中文。这样那样,还背负着“破碎文化语境”的污名,如果龚先生是简体字,恨不得一头撞死。

当然,仅仅因为复杂性不好并不意味着简化是好的。

在品尝了简体中文的好处后,第二个简体中文方案于1977年出版。然而,由于它背离了汉字最初的发展规律,为追求简化而简化,被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等人批评为“不成比例,极其丑陋”,并因无法普及而很快被废止。

简单而复杂,但相对来说。繁体中文或简体中文毕竟是一种载体。只要他们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他们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文化自信,就汉字而言,就是对它们所承载的意义的自信。这一点,王羲之绝对是一个“杂繁简”的例子,并没有影响《兰亭集序》的经典和流传。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简化的,当我们能够专注于它所传达的信息,并且不带偏见地用它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顺畅的交流和讨论时,这是不言而喻的自信。

就像那些终身学习古汉语但在黑板上巧妙地写下简体汉字的大学教授一样,如果被问及他们的态度,他们可能会向孔乙己学习,然后笑着说,“八角有多少种书写方式?”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