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动公交车+比亚迪模具厂“三宝”攻击日本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孙斌余建平和日本福岛报道,2015年2月23日,比亚迪在日本京都交付了5辆纯电动公交车K9,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日本市场实现了60多年的“零”突破。当时,日本媒体仍在关注,而一些日本网民的态度反映了汽车动力的“残余傲慢”:“我不知道一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它跑完之后会散架。”在四年后的上海车展上,日本“皮尺部门”的一位朋友手里拿着一把皮尺,用工匠的精神从车内到车底一丝不苟地观察和测量比亚迪的新歌专业版,手里拿着印有“丰田”标志的信息。与此同时,奥迪股份(中国)前CEO海兹曼、奥迪股份(中国)现任CEO冯汉斯、奥迪股份全球CEO迪斯等“高管”首先来到比亚迪展台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学习。从汽车动力日本到德国,行业对比亚迪培育新能源市场的能力和信心逐年增强。5月18日,比亚迪在海拔1400多米的日本高海拔湿地尾濑国家公园第四次向日本交付纯电动公交车。这也是东日本首次推出大规模生产的纯电动公交车,中国品牌比亚迪再次领先。日本的经验

在强大的汽车国家日本,赢得人们心的最好方法是提供比当地品牌更可靠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从一开始,比亚迪在日本的形象就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在推广电动公交车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在日本人民心中加强我们作为“新能源组合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副总裁华天进对《华夏时报》的一名记者表示反对。

“打破日本传统观念的最佳方式是告诉他们比亚迪不仅生产/提供电动公交车,还提供完美的电池保护和更具成本效益的太阳能存储解决方案。”作为一名来自日本的资深汽车运营专家,华天进比大多数对日本市场“视而不见”的中国汽车员工更了解当地市场的消费者心理。这是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无备用轮胎”模式的核心——与其和日本人大谈新能源推广的意义,不如以强烈的环保意识在这个国家加强新能源的服务理念和综合运营供应方案。比亚迪似乎没有充分展示真正华为式的“备胎”核心,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深深伤害了发达汽车消费市场中用户的心灵。对于验证海外市场的比亚迪来说,除了积累优秀的电气技术之外,它是一种比有形的“备用轮胎”更具市场验证能力的武器。据《华夏时报》报道,比亚迪和日本已经就深度储能+电动公交车运营计划达成初步共识,很可能很快向外界交付惊人数量的海外储能合作计划。

同时,为日本市场提供定制产品也同样重要。“这是北京市引进比亚迪大型客车后,日本首次引进中型纯电动客车。此外,这也是日本东部首次引进大规模生产的纯电动公交车。”汇金何澄汽车有限公司(汇金巴士)总裁林佳树·佐藤表示。现阶段,比亚迪已经成为日本市场上第一个纯电动公交车品牌:在市场上,从一个城市到几个城市;就产品而言,从一辆公共汽车到几辆公共汽车;在应用场景中,总线连接到端口,然后连接到景点。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公共汽车市场上每三辆纯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由比亚迪提供的。“未来,比亚迪计划向日本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新能源产品组合,包括更纯的电动汽车,如纯电动公交车、卡车和叉车,以及更多类型的太阳能产品和储能产品。”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部门总经理刘学良表示。在这种多样化的新能源产品组合中,比亚迪对纯电动公交车J6寄予厚望,该车计划于2020年交付,并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

据华天进介绍,今年3月25日,比亚迪在日本东京发布了这款新车J6。J6是比亚迪抓住东京奥运会的机会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车型。J6的亮点之一是其紧凑的车身和低地板设计,很好地满足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在日本狭窄的街道上畅通无阻。此外,J6车型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每辆J6售价约为1950万日元,相当于约123万元人民币。在日本,同样大小的柴油公交车的单价约为1800万日元,相当于113万元人民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公交车可以节省超过10万元的运营成本,如燃油成本。”比亚迪日本公司的一名高管透露,首批J6车型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交付给日本用户。比亚迪的保守估计是,随着明年J6的交付,未来五年1000台的销售计划是可以实现的。真正的“无备用轮胎”模式的核心如果比亚迪电动公交车在当地新能源市场上“无备用轮胎”模式的开启依赖于其对日本市场的独特理解和执行,那么这种新能源组合拳击就能突破日本乃至世界的市场实力,它需要汽车行业的强硬生产技术作为市场敲门砖。

2010年,比亚迪收购了“日本三大巨头”之一奥美原旗下的林坤模具厂,在业界引起轰动。经过60年的运营,这家曾经为梅赛德斯-奔驰、通用汽车、丰田、捷豹、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品牌提供车身模具的工厂,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获得足够的声誉后,一度受到比亚迪的密切关注。因此,刘学良可以充分表达信心:“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市场的独特需求,对车辆的尺寸、外观和功能进行创新研发。”

比亚迪日本林坤模具公司总裁高崎健(Takakusaki Jian)对《华夏时报》表示,在加强与比亚迪的技术交流后,员工数量减少了1/3,但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

“2017年,比亚迪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鼓励其所有子公司走出去,使我们的价格和技术质量更具竞争力。现在,我们也开始为一些日本汽车公司制造模具。接下来,我们将与更多世界级汽车制造商合作,为他们提供模具,进一步增强我们在模具质量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高崎坚一说。比亚迪日本高管证实的事实是比亚迪核心竞争力的事实。近年来,比亚迪通过吸收和借鉴日本顶级模具技术,获得了电池、电机、电控和IGBT等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汇聚全球智慧”加快了跨越式发展。“现在是为电动汽车设定标准的时候了。将来,当其他海外市场开始考虑电动汽车时,我们希望比亚迪成为一个参考系统。”刘学良说。

(编辑:俞建平编辑:赵云)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