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宋雪(1918-2011),重庆木东人,来自一个贫困家庭。他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他于1941年与朝鲜郑律成结婚,并于1945年与他一起工作。他是朝鲜劳动党中央侨务委员会秘书长。他于1950年回到中国,并于1979年担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他是中国首位驻外女大使。
为宣传抗日救亡而写作
郑晓娣,郑律成和丁宋雪的独生女和音乐家,1943年出生于延安。她说:“我妈妈出生在木东的临江老房子里,离重庆90多英里。她出生的时候叫丁小志,上学的时候叫丁正兰。当她出生时,我祖父已经因疼痛而去世,家里没有积蓄,只剩下他的妻子、孩子和老人。”
当时,这个家庭依靠丁宋雪的母亲来摆摊,为人们做针线活来维持家庭。“我妈妈年轻时带着篮子和皂荚跑到河边洗衣服。船来的时候,海浪涌了进来,她拿起衣服跑掉了。喷雾过后,他回去跪在石头上,一个接一个地擦洗。”
丁宋雪自费进入重庆文德女子中学。郑晓娣说:“我妈妈在第一学期表现很好,但是她因为贫穷而被嘲笑和瞧不起。那时,她的姐姐死于肺结核,她的母亲可能已经被感染了。她脖子上有两个肿结,民间称之为淋巴结核,医学上称之为淋巴结病。营养不良,生闷气,肿疙瘩越来越大,疼痛难忍。温德在女性中过于贫穷和爱富的态度导致了她强烈的叛逆态度。寒假过后,她发誓再也不上自费学校了。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重庆有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免费提供食物。洪水期间,我乘一艘小木船去朝天门,进了学校。”
虽然女子职业学校生活艰难,但她很自在。“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没有人穷到不爱富人。但是自从我祖母强迫她去找一个骗子做手术后,她脖子上的两个肿疙瘩一直没有愈合。由于需要定期换装,她不得不穿了两年没有领的夹克。与此同时,她几乎没有离开学校,也没有在一个热闹的地方玩耍。”
女子职业学校分为三个科目:农业、工业和商业。这学期持续三年。丁宋雪学习商业。郑晓娣说:“1934年夏天,我妈妈二年级的时候,她从同学那里听说重庆平民银行招聘实习生。因为她的优异成绩,她无法抗拒建议。她16岁时就通过了考试。”
1934年秋,丁宋雪进入民间银行工作。“我妈妈觉得以前的名字太娘娘腔了,就改成了丁宋雪。银行的待遇相对较好。受训者月薪18元。年底有奖金和红利。食物也不错。随着营养的加强和精神的放松,母亲的身体开始好转,伤口在一年内逐渐愈合并完全恢复。”
这时,丁宋雪关心现状,组织队伍、剧团和歌唱队,阅读进步书刊,宣传抗日救国战争。她还为《商业日报》和《新蜀日报》撰稿。1936年6月9日,华北陷入危机。在《商业日报·公共花园》增刊中,她以笔名“薛平”发表了《民族解放前一切梦想都将化为乌有》。文章说:“非洲小国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可以抵抗意大利法西斯长达七个月。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应该被一个日本征服。真可惜!你为什么不总是反抗?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什么是今天?”她对一些人的麻木不仁甚至他们的醉酒生活感到愤慨:“在国家解放前,个人舒适生活的想法只能成为幻想。”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她的言论和表演也吸引了《新蜀报》的主要作家、地下党员漆鲁玉的注意。
接受考验并入党
彻鲁豫原本是江津世家的儿子。他在日本学习医学。他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而被捕。出狱后,他被送到中央苏区任卫生局局长。红军长征后,他留下来照顾受伤的陈毅。此后,他在战斗中分散,与组织失去联系,乞讨逃回江津老家,后来通过提交文章成为《新蜀报》的主要作家。
郑晓娣说:“我妈妈曾经回忆道,漆鱼经常上楼去白象街的一家空店,讲解党的基本知识。他还在凌晨3点只和我妈妈和另一个同志一起开了一个阅读课,谈论苏联运动的历史。有时,晚饭后,他把妈妈叫到小石子路,假装去购物,边走边给她上课。有时,他在郊区或地下室的无人地方举行秘密会议,以压低声音,教人们唱国际歌曲。切鲁尤相信她的母亲是忠诚可靠的,所以她给了她一些秘密任务去执行。1937年夏秋之交,一名红军战士偷偷经过重庆。他的母亲和她的同伴去文华街给他送票和衣服,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10月,漆鲁玉与党组织建立了联系,恢复了党员身份,成为重庆市工作委员会秘书。“他找到了我的母亲,非常高兴地说重庆的党组织恢复了。四川省工作委员会同意组建以他为首的中共重庆市工作委员会。他还向母亲展示了上级批准的秘密信用碘。他对母亲说:“一年多来,你已经接受了测试,表现非常好。现在这个组织决定第一个把你培养成党。我妈妈在一个同志家的仓库地板上填写了入党申请表,并在另一个同志家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入党那天,当她离开重庆时,组织决定派她和地下交通官员文厚华去延安学习。”
文厚华最初是八仙中学的学生。当时,他是华通贸易公司的实习生。1949年后,他成为新疆大学的党委书记。他回忆道:“我仍然记得雪松向我走来。她从大同街来到马路门口。她发现我满脸兴奋,平静地问:“齐大师让我问你,如果有机会,你会不会去延安。”。如果我欣喜若狂,渴望已久,为什么不去呢?丁宋雪和我当时很受欢迎。在救国协会组织的活动中,我们经常公开露面,走在前面,这已经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
在延安度过了难忘的八年
丁宋雪和文厚华首先搬到成都改变他们的干部关系,然后从Xi安搬到延安。郑晓娣说:“转让书是用泔水写在一条白色丝巾上的,我妈妈把它缝在丝棉旗袍的边缘。切鲁尤告诉她,当她到达延安时,她会把它交给罗迈(也就是李韩伟)。早在江西苏区,漆器鲁豫和罗迈就非常熟悉。"
1937年12月的一个冬夜,丁宋雪和文厚华在双向停车场相遇,并登上了一辆开往成都的长途敞篷车。“在成都改变了半个月的党派关系后,他们找到了一辆车,穿过秦岭,最后到达了Xi安。在祁县庄一号八路军办事处,我遇到了林曲波,和他取得了联系,然后骑马去了延安。”
1938年1月,丁宋雪向延安招待所报到。郑晓娣说:“我妈妈小心翼翼地把信从丝棉旗袍的缝隙里取出来,递给罗迈。随后,她被通知进入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她脱下呢子大衣和丝棉旗袍,穿上灰色棉军装,系上绑腿和腰带,突然成了八路军的女兵。”
重庆丁宋雪穿的丝棉旗袍自延安以来从未穿过。“学校只发两季的衣服,夏天一套军装,冬天一套棉军装。没有可以改变季节的衣服。熟练的学生拿出棉花,把它换成夹克。一旦知道一名学生将在后方工作,来自大城市的女学生将立即找到她们选择穿的旗袍和大衣。我妈妈的呢子大衣和丝棉旗袍可能会派上用场。”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立于1936年6月1日。前三个阶段主要培养红军中高级干部,每个阶段约有1000人。从第三阶段开始,人数逐渐增加。"妈妈赶上了康达第三阶段的结束。这个阶段有三个旅。第一旅和第二旅是红军干部,第三旅是知青。当时,受过教育的年轻妇女较少,她们与红军女干部组成了一个女队,隶属于第二旅。我母亲经历了康达的第三至第五阶段一年半。直到1939年夏天康达综合学校搬到前线时,她才搬到女子大学学习。当时,大批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涌入延安,急需干部。从1938年4月的第四阶段到1939年的第五阶段,我母亲分别被调到第四旅、第五旅、第一旅和第五旅。"
吉果云回忆起他的文章《梅捷·冯丹》中著名的“女队长”:“在丁宋雪的领导下,女兵大队正以极大的精力进行演习。丁宋雪声音洪亮,指挥干净。所有同志步伐整齐,前后有序。毛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看了我们的演习,称赞说:“女兵,真是了不起!”丁宋雪被昵称为“伟大的女性英雄”。"
在延安,首长和普通学生都穿着粗糙的军装,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康代明是一所大学,没有合适的礼堂或教室。人们住在洞穴里,好像回到了洞穴时代。有一次毛主席在一次演讲中对他们说:“你们生活在石器时代,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我们时代最先进的科学。"
反大理课程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如艾思奇、何景恩、任白鸽、徐懋庸和张庆福。“反大的大报告,比较有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怀德、贺龙、罗荣桓、彭真、博古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来了。在露天场地,学生们放下背包,坐在地板上。”
2000年,丁宋雪在回忆录中回顾了延安的岁月,他说:“在延安,我度过了难忘而又有意义的八年。经过党的关怀和训练,我,一个年轻的四川女孩,在组织能力上长大,成为一名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经过军事生活和劳动的训练,我的体质也很强。正是在延安,我找到了我永恒的爱,并与郑律成终身成婚。延安的八年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历程,它将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为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换上旗袍当大使。
丁宋雪从1938年到延安穿上军装,直到1979年才再次穿上旗袍。郑晓迪说:“1979年4月11日,我母亲被任命为驻荷兰大使。大使馆举行招待会的那天,她穿着银灰色锦缎旗袍,在门口迎接大使馆的主要官员。然后她在客人中走动。西方记者注意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外交官着装的变化,并在报道中特别指出:老式的蓝蓝羊毛服装被精美的中国丝绸所取代。”
丁宋雪是如何成为大使的?“那时候,我母亲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席。1978年夏天,当她准备去青岛度假时,对外友好协会主席王炳南请她讲话。他对他妈妈说:你的工作将会改变。组织可能会派你去国外当大使。我先向你问好。消息突然传来,我母亲毫无准备,暂时什么也没说。她有点尴尬。虽然她曾在外交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共中央国际关系部工作,但她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与有专业背景的专业外交官相比,她不擅长外语。但是想到她父亲在她一生中的鼓励,她再次感到自信,并于1979年2月5日飞往海牙。”
第二天,新华社发来电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丁宋雪昨天离开北京上任。丁宋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2月23日,丁宋雪在苏塞代克宫递交了国书。这些证书被装在大信封里,用盖着钢印的白梅花边宣纸密封。全权证书内容如下:
丁宋雪在荷兰大使任期内为荷兰总理范·阿赫特访华提供了便利。这是荷兰现任首相近年来首次访华,访问非常成功。
国际形势变化很快。丁宋雪在回忆录中说:“我离开了荷兰首相,留在家里度假。我没想到在此期间,荷兰向台湾出售潜艇导致中荷关系发生变化,导致双边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理级。”
郑晓迪说:“我母亲希望笼罩在中荷关系上的乌云能尽快散去。事实上,1983年底,荷兰内阁及其领导人发表公开声明:1981年批准向台湾出售两艘潜艇只是一次性交易。这不是一个例子。它还承诺不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并重申了1972年中荷外交关系中规定的原则。从1984年2月1日起,中国和荷兰的外交关系从代理级别恢复到大使级别。”
她被称为“啤酒大使”
众所周知,在丹麦哥本哈根东北部的常棣海岸有一尊美人鱼铜像。1982年5月,丁宋雪被任命为驻丹麦大使,并飞往哥本哈根发现美人鱼的“秘密”。
郑晓天说:“这件事必须从北京开始。当我妈妈回家工作时,她打开北京报纸,看到一个标题:“对不起,啤酒在哪里?“当时国内啤酒生产能力不好,只有新鲜啤酒,不便于保存。在街道的尽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拿着热水瓶,提着锅碗瓢盆,在烈日下排队在餐馆前买新鲜啤酒。我妈妈想,丹麦啤酒很丰富,你为什么不用它来介绍呢?她照吩咐做了,环游了世界,最终促成了中国和丹麦之间的啤酒合作项目。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年产10万吨的现代化啤酒厂——花都啤酒厂。北京啤酒短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为此,丹麦啤酒厂的负责人开玩笑地称我母亲为“啤酒大使”
为了引进丹麦啤酒的先进技术,丁宋雪几次进出嘉士伯啤酒公司。“妈妈由此得知美人鱼雕像是嘉士伯啤酒公司创始人卡尔·雅各布森(Carl Jacobson)创作的。一天,雅各布森正在皇家剧院看一部根据《海的女儿》改编的芭蕾舞剧。他突然意识到《海的女儿》已经被改编成油画、舞蹈和音乐,但它缺少雕像。因此,著名雕塑家埃里克·森(Eric sen)受邀将其制作成美人鱼雕像。原件存放在嘉士伯啤酒公司,原件的复制品,尺寸翻了一倍,提交给哥本哈根市。1913年,美人鱼雕像被正式安放在常棣海滨,成为丹麦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
作者:玛拉
编辑: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