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和谐共处——打好污染防治战,促进高质量发展”。
会上,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三批23个“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甘杰指出,总体而言,示范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广、东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地群众非常热衷于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应用。授予许可后将提供什么政策支持?
对此,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鸿告诉《国家商报》,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许多地方成功建立后,地方政府将在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待遇。生态环境部将在制定各种政策时向这些地方倾斜。
应用标准变得更加严格
李甘杰在讲话中指出,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起步阶段就蓬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和变化。战略部署不断加强,治理力度不断加强,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检查人员日益严格,国际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坚决向污染宣战,发布并实施了三项重大行动计划,即大气计划10项,水计划10项,土壤计划10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李甘杰指出。
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共有175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52个“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崔书鸿表示,在今年的评选中,生态环境部特别修订了申请标准,使其更有针对性、更严格。例如,对当地环境质量的评估分为不同的地区,如山区和平原,也分为不同的要求,如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过去提到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时,发达地区肯定会更容易达到标准,而欠发达地区则不会。该领域的指标已经修订。”
示范区将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
一方面,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示范建设面积分别占43%、28%和29%,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设模式体系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三批示范市县中有17个市的158个县,“两山”基地还有9个市、35个县、2个镇、2个村和林场等4个学科,进一步丰富了多层次的示范体系。
从类型上看,命名区涵盖山区、平原、林区、牧区、沿海地区、海岛、少数民族地区等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地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形式、更加生动、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崔书鸿表示,从空的分布来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很正常,因为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在环境治理领域起步较早,在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针对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崔书鸿强调,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非常强烈。许多地方成功建立后,地方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方面给予了更多的优惠待遇。就生态环境部而言,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他们也会向这些地方倾斜。
李甘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应继续探索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地方实践,“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应创新探索“两山”转型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命名示范建设区应继续有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工作,并应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榜样、好领导、好领导。要完善监督管理、交流培训、宣传推广、积极激励等机制,不断推进示范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