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日报
人身伤害案件需要伤残鉴定,继承纠纷涉及房地产评估,婚姻和家庭诉讼往往通过脱氧核糖核酸确认亲子关系,而一些合同纠纷需要文件鉴定来确定笔迹印章的真实性...在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商事案件中,司法鉴定成为探究事实、查明案件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法院案件数量的增加和新型案件的出现,委托鉴定案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也凸显了司法鉴定“费时、费力、费力”的旧问题,甚至成为影响法院司法公信力、制约办案质量和效率提高的顽疾。作为回应,北京法院系统经历了两年多的探索,具有统一的工作标准、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的专业团队和统一的集约化管理。最近,“外部委托整合平台”全面启动。这使得原本按“月”计时的“马拉松式”评估和评价周期创下了27小时完成的最快记录,并真正使诉讼当事人在司法评估中有了更多的机会。
委托评估管理的规范化
为了拖延诉讼,有些当事人在提交鉴定申请后往往会拖延支付相关费用,需要补充鉴定材料,且当事人无法及时向法院提交,因此当事人因争议较大而无法进行现场检查。然而,这些司法评估所产生的情况不包括在专业机构的评估截止日期内,因此形成了"空窗口期",这往往导致案件审理停滞不前。
如何突破“肠梗阻”,收紧“时间阀”,设置“链扣”,实现“无缝对接”,疏通专业机构与法院之间的联系渠道,让当事人真正感受到案件的公平正义,已成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面临的重大问题。
2017年底,北京市高级法院率先启动该机制建设,先后与北京市司法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行政与司法鉴定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民事和行政诉讼专家出庭作证的若干规定》。经过征求全市三级法院和专家学者180多条意见和建议,经过30多次修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委托鉴定规定(试行)》于2018年底正式颁布实施。
北京高等法院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外部委托申请审查、机构确定、委托办理、机构实施、异议及出庭等各个方面的操作流程、审批权限和时间节点。它还明确了在处理委托、机构审查和当事方付款的实践中经常拖延的关键环节的严格审批程序、最长期限和相应后果。
法院委托外事的期限为5个工作日,机构审查受理案件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当事人支付费用的期限不超过10个工作日,法院补充或者重新提交鉴定材料的期限为30天,特殊案件经批准后,法院完成鉴定的期限延长至40天北京高等法院诉服务办公室评估与评价负责人刘进表示。
由于新规定,原告代理人孙谋最近收到法院通知,称由于被告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支付鉴定费,因此被认为放弃了鉴定要求,将重新进入实质性诉讼程序。“被告恶意提出了延期审判的鉴定申请。新规定得到了很好的规范,维护了我们客户的合法权益。”孙说。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法院严格控制了“流程图”,准确标注了“时间轴”,并将每个时间节点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法官和评估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平均评估期从过去的98天缩短到现在的38天。试验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业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整个识别过程是智能的。
这是法院系统新推出的外部委托整合平台,本案中有近30家机构可以接受评估事项的委托几天前,一名法院工作人员在法庭上打开了嵌入平台的专业机构名单,以指导各方谈判和选择评估机构。“如果协商失败,平台还支持随机抽签确定评估机构。整个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可以追溯查询。”
法官的话让双方放心。
"检验材料和其他材料已通过在线平台发送给您,请查收."
"评估意见已经上传."
首先,其次,此次北京丰台法院委托的鉴定案件仅用了27个小时就在网上收到了鉴定意见,创下了北京法院委托鉴定的最快记录。
在这一速度背后是北京法院今年6月推出的“外国委托整合平台”。集成在线随机选择机制、在线委托、身份资料在线转移、重要节点定时提醒、身份文件电子退回等功能,有效实现“全程在线处理、全程法律公开、全程智能服务、全程信息标记”。
“过去,评估和评价管理系统未能实现与民事审判和执行系统的有机联系。在国内,它无法实时推送关键问题,无法在整个过程中留下痕迹,也无法通过智能方法控制节点。在国外,它也无法在法院、评估机构和当事方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的桥梁。我有一种尴尬的经历,在当事人撤回投诉后,我“愚蠢”地继续评估。鉴定人李颖说,双方一眼就能看出法院审理案件的地点和鉴定的进展情况,整个过程都可以看出来。最后,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黑眼睛”。
据报道,北京高级法院还将优化升级该平台,使其具备数据采集、案例研究、信息交互、在线评估、移动办公等智能辅助功能。,为审判管理、领导决策和相关行政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司法鉴定行业健康发展。
团队互动有助于强化
在北京海淀法院的一场离婚诉讼中,该男子在诉讼前突然购买了300多件古董,导致男女双方共有财产索赔金额相差近4000万元。
"我应该请谁来帮助鉴定这些古董的真实性和价值?"法官立即联系了医院强化管理的专业团队进行评估和评价。
“古董的真实性可以先核实,然后才能估价,否则案件的事实很难查明。”小组成员回答法官后,组织协调评估师和双方进行现场检查、测量、编号等工作,时间最长可达两周。一个月后,一份厚厚的评估报告发布了。“我想至少要花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案件和如此复杂的事情。我没想到工作效率会这么高。”客户说。
北京法院系统成立了近80人的外部评估小组,全面负责辅助检查、材料移交、现场检查、整体协调等相关工作。通过强化管理,有效防止了评估工作因委托事项不准确、不正确、不完整而难以开展、拖延或重复。
除了得到法官的高度认可,该小组还在商业环境综合评价等工作中得到世界银行、驻地部队和客户的好评。
例如,是否应该选择房地产评估或资产评估来评估违法建筑的价格?古董字画能鉴别真伪和年代吗?如果外部委托的类型和项目不准确、不全面,往往会被评估机构多次拒绝。因此,如何为一线法官提供专业化的审判辅助服务和精确的司法技术支持,使专家更熟悉审判领域的相关规则,使当事人合理表达评价和评价要求,成为委托给外国当事人的诉讼服务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除了规范化操作和智能化保障外,北京市高级法院还在编写工作指南和汇编各类案件的基础上,启动了“双培训全覆盖”项目。在加强法官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评估师培训,提升评估机构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此外,随着智能法院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审判团队开始使用远程视频进行专家出庭作证,参与评估机构的听证程序,从而不断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有效减轻双方的诉讼负担。
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北京法院委托鉴定案件完成率接近99%,涉及鉴定程序3年以上的长期未结案件基本清理完毕北京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惠勇表示,政府应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不断破解评估评估问题,通过横向联合努力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委托给国外的评估评估工作升级。(记者许玮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