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淘汰赛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从RoadStar.ai在年初遭遇内讧然后倒闭,到Drive.ai因财务困难被苹果收购,再到Oryx Vision宣布停止运营...这家自动驾驶的初创公司正面临着残酷的生死考验,淘汰赛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RoadStar.ai

演示时代结束,初创企业进入洗牌期

说到路演,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去年5月的“天价融资”。2018年5月15日,Roadstar.ai向公众宣布,已经完成了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2亿元)的一轮融资。据悉,此次融资是当时国内无人驾驶领域宣布的最高融资金额,因此Roadstar.ai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域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然而,没有人预料到仅仅一年内RoadStar.ai就从神坛上掉了下来,最终由于内讧而进入清算阶段,更具体地说是内部腐败、技术研发停滞以及产品无限期落地。这令人遗憾。

如果RoadStar.ai的“死亡”更多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那么Oryx Vision的关闭主要是来自外部环境。作为一家专门为无人驾驶汽车开发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以色列汽车技术公司,Oryx Vision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成本的小型激光雷达系统,以帮助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商业前景的市场。众所周知,激光雷达是实现高水平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然而,由于技术原因,被称为自动驾驶企业“新宠”的传统机械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目前都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Oryx Vision希望通过公司的技术改变这种局面,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然而,最近Oryx Vivision发现,虽然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需要的时间要比预期的长得多,这意味着除了现有的投资之外,Oryx Vivision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获得投资回报。因此,尽管公司资本可以维持3-4年的运营,而且一些投资者准备继续投资,但Oryx Vision决定关闭公司,将剩余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相比之下,驱动人工智能处于相对较好的地位——它被苹果以低价收购。当地时间6月26日,苹果公司确认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并聘请了数十名负责产品和工程设计的Drive.ai工程师。

据报道,驾驶台走到这一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困难。自2017年9月驱动艾未未完成15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以来,过去两年没有新的融资消息报道,自动驾驶是一个需要继续“烧钱”的项目。因此,该行业推测这可能是驱动人工智能“自我推销”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内讧。吴恩达夫妇辞职后,该公司由几名吴恩达学生经营,他们面临内讧。因此,自今年2月以来,Drive.ai一直在寻找收购机会,并与许多潜在买家进行谈判,以敲定苹果。

可以说RoadStar.ai和Drive.ai都曾是自动驾驶领域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对高光泽投资者来说,将他们描述为“跨过门槛”并不算过分。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逃脱被消灭的命运。可以说这个世界变幻莫测。

来源:百度

困难的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在自动驾驶轨道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因财务问题或内部团队运营和管理问题开始选择中途退出,该领域已正式进入重组期。从长远来看,上述公司的失败可能只是个开始,未来的情况将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糟糕。

这并不耸人听闻。自谷歌2009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汽车以来,整整十年过去了。在过去的十年里,自动驾驶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技术层面就涉及十多种核心能力,如感知、高精度地图、定位、驾驶员监控、人机交互、路径规划、决策、动态控制、系统架构、系统验证等。此外,它还需要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巨大的资本投入,这是一个企业无法单独实现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结成联盟,在技术上相互学习,分担研发成本。许多专门从事某一核心技术的初创公司已经出现,甚至政府也开始参与其中,最终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持。然而,即便如此,实现大规模全场景自动驾驶仍远未被业内许多人实现。

这对初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目前许多初创企业没有“自我生成”血液的能力,自我驱动的研发需要巨额投资。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我们在寻找投资者。但是,聪明的投资者怎么会愿意一直投资一个项目而不谈论回报呢?当然不会。

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自主创业公司来说,投资者开始变得苛刻。一旦失去投资者的支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可以想象的。更糟糕的是,有许多这样的自驾车创业项目。想象一下,像Drive.ai这样的龙头企业仍然无法逃脱“自我推销”的结局,更不用说那些鲜为人知的尾巴公司了,它们的生活条件甚至更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Oryx的主动关闭是一个明智的措施。

当然,也有一些一直是资本市场“宠儿”的“替代品”,比如刚刚赢得投资的图森未来和主线技术,以及自动驾驶(AutoX)、航次(Voyage)、简易控制和智能驾驶(Easy Control and Smart Driving)、星际飞船技术(Starship Technologies)等。他们有什么魔力?深入分析表明,他们正聚焦于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无人驾驶大规模登陆的市场——无人驾驶商用车,如无人驾驶卡车、无人驾驶物流车、无人驾驶汽车轮渡等。与自动驾驶乘用车相比,这些车辆更容易大规模着陆,因为它们的操作环境相对简单,在大多数场景中对车辆的速度要求较低,并且操作路线相对固定,允许投资者尽快看到回报。

来源:百度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百度阿波罗无人驾驶公交车项目,该项目早在去年7月就已经批量生产并下线,并已在国内外许多城市投入商业试运行。据报道,迄今为止,阿波罗已经在全国25个城市接待了40,000名乘客。另一个项目,新石器时代无人驾驶零售车辆,自去年大规模生产下线以来,已经完成了16万项零售服务。近日,百度还宣布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机器人轴(Robotaxi)的试运行服务正式启动,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如承诺的那样走上长沙街头。

可以说,百度为无人驾驶公司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虽然无人驾驶的最终目标是在所有场景中进行大规模无人驾驶,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从一开始就瞄准这个目标去做,这是不现实的。毕竟,目前自主驾驶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核心技术、法律法规、道路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即使它比谷歌和百度好,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此外,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的初创企业应该更加脚踏实地,逐步走向全自动驾驶时代,以那些可能在短时间内商业化的场景为基础...

本文来自车家车甲的作者,并不代表车家车的立场。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