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头版:关注就业形势,强调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今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97万个,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第三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1%,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9月份,全国城市调查的失业率为5.2%,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面对日益加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的外部环境,这些数字表明,我国有信心、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实现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稳定的就业形势不仅反映在核心就业指标上,也反映在劳动力市场表现出的更大回旋余地上。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100家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市场需求比为1.24,这意味着一个求职者平均对应1.24个工作岗位,工作需求大于市场供给,从而保证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稳定运行。与此同时,今年1月至9月,就业困难人口133万人,超过全年130万人的目标。目前,201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与往年基本持平。关键群体就业保持稳定,为就业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城镇的新工作预计将提前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市调查失业率预计将低于控制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颖表示。

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中央政府把稳定就业放在“六个稳定”的首位的科学决策,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弹性的不断增强,是因为大规模减税和减费等政策的持续发展。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相继出台,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1-9月,全国75万企业失业保险费275亿元,职工3993万人受益,81万企业职业技能提升补贴12.9亿元。今年5月1日以来,中国实施了降低社会保障率的政策。数据显示,从5月到9月,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支出减少2199.54亿元,其中仅9月就减少477亿元。通过积极开展面向数百万年轻人的三年实习计划,组织不同层次、类别和行业的校园招聘,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稳步推进。

尽管目前总体稳定,但中国就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仍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仍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的过程中。在总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同时,就业困难和招聘困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在挑战和压力下,我们要继续突出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和支持就业的导向,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

-稳定哨所的援助不能减少。为了稳定就业,必须实行“组合”政策,增加失业保险对未裁员或裁员的被保险企业的回报,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障补贴、优惠贷款和税收减免。

公共就业服务不应粗糙。继续推进全面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金秋招聘月等活动,提供就业指导、供需对接等服务,加大对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支持。

-政策执行不应松懈。我们应该继续采取特别行动,实施就业政策和服务。我们应该继续执行已经实行的减税和收费政策。积极保留就业政策,形成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合力。

来源/经济日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