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北京新闻网
“孩子们太沉迷于游戏”和“他们每天晚上10点多才睡觉”。一些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沉迷于游戏感到无助,而阻止一些游戏是没有用的。
从11月27日到12月9日,北京新闻记者用他的智能手机在应用商店下载了一些流行游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各大游戏工厂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但许多中小游戏公司仍未主动提示实名认证。未成年人仍然可以在晚上10点以后登录游戏,甚至一些游戏也可以给7岁的孩子充电。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问题,监控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例如,11月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不仅要求账号实名制,还对未成年人在游戏时间、时长、支付和充值上限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以避免成瘾。
然而,根据《新京报》的调查,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在测试的30款游戏中,多达19款没有主动设置实名认证。此外,有些游戏需要认证,即使你用未成年人的身份证登录,游戏的持续时间和你可以收取的费用也没有限制。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实名制认证无疑是最基本的。如果游戏中的未成年人不能通过身份验证来识别,对游戏持续时间的其他限制自然是不可能的。
上述“通知”确实留出了两个月的缓冲期。根据规定,网络游戏公司将不得不停止为没有完成实名注册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根据该报告,这些游戏公司并不排除通过使用预定的登陆时间窗口来推迟实名认证的实施。然而,还应当指出,在"通知"之前,已经多次提到国家一级的实名登记要求。
早在2007年,八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反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公司按照实名认证方案开发游戏。否则,它们将不被批准或归档,也不允许进行公开测试操作。从那以后,关于防止上瘾的实名制的规定不断出台,这表明游戏公司没有理由拖延。
对于这些游戏公司来说,实名认证推迟一天将会带来又一次“收获”。此外,许多游戏的核心玩家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消费有些盲目。一旦实名制全面实施,持续时间限制在每天1.5小时,或者消费有限,蛋糕收入将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有必要给游戏运营商施魔法。至少在实名认证中,严格执行相应的审批规定,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发放游戏版本号。同时,对应用商店也有针对性的限制。对于未实施防沉迷措施的游戏,应及时从货架上取下,禁止放在应用商店等货架上。
不管怎么说,未成年人都不能沉溺于游戏。游戏运营商是行业的核心来源,实名认证是防止沉迷的关键手段。
随着用户上网年龄越来越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实名认证以及对游戏持续时间和消费的限制不仅是游戏运营商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他们不能冒险。
当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和监督。尤其是对父母来说,孩子们的玩耍时间实际上更容易管理。因此,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和引导;另一方面,也有必要提供一个健全的投诉渠道,方便家长举报那些一开始未能防止上瘾的游戏经营者,以迫使游戏企业遵守规则。
□熊智(媒体)
编辑胡伯阳校对李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