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19x266 - 9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00x360 - 85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00x360 - 71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500x333 - 21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00x150 - 8KB - JPEG
宓风光-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淘宝-名人
1334x1646 - 363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00x157 - 7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70x270 - 41KB - PNG
行-和讯财经微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50x299 - 19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_帕杰罗论坛_XCA
359x476 - 54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过精则无友
600x378 - 29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1024x576 - 111KB - JPEG
人生经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今日头
640x1005 - 49KB - JPEG
苏尚华书法(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
736x992 - 66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00x400 - 17KB - JPEG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创建于 2013-09-281个回答mrs0072013-09-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创建于 2013-04-011个回答qianjiaju32013-04-01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一般理解:水如果太清了,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了,就没有同伴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同样的用法,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
吕蒙正接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小人情伪,在君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完事兼济。”意识是说,水非常清的话就不会有鱼,做人如果对消失也追究到底,就不会
简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自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
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话,源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指责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但是,时下总有一些人喜欢背离这句俗话的本义,以此劝人凡事不必认真,得饶人处且饶人,甚至见了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或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当宽也宽。这就有必要议一议了。 应该承认,这句俗语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劝告人们待人少苛求、多宽容的积极意义。时下有些同志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正确理解这句俗话的积极意义,而是把它当作"慈悲"为怀的处世哲学,在当"察" 的时候也一味宽容迁就,尤其是面对一些问题和矛盾时,漠然视之,放任自流,当"老好人"。殊不知,这种"慈悲"非但不能赢得多数人的好感,换来所谓的 "人缘",反倒容易让大家反感。因为回避问题和矛盾,纵容缺点和错误,最终必然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人们对这种不讲原则的"老好人",怎么会发自内心的真正信服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自汉代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察:苛察。徒:同伙,朋友。意思是:水太过清澈,就没有鱼在里面生长了;人太过苛察,就没有朋友了。
“人至察则无徒”,察,就是苛察。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现在就是指 “朋友”。 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原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译文:水清到极点就没有鱼,人太苛求就没有伙伴,冠冕前悬垂着旒,用来遮蔽视线;以黄色丝绵塞住耳朵,用来降低听觉。扩展资料 出自《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水至清则无鱼,后人多用此告诫人们并指责人们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哲学原理和矛盾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水清适合鱼类生存,但是当清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反而不适合鱼生长了,所以向相反面转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