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弼教_明刑弼教 重典治国

图片 民国天壤阁丛书《明刑弼教录》一册全,全

图片 民国天壤阁丛书《明刑弼教录》一册全,全

1161x1041 - 144KB - JPEG

明大诰与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_word文档在线

明大诰与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_word文档在线

1318x1509 - 304KB - PNG

明代明刑弼教法律思想研究Study on the legal t

明代明刑弼教法律思想研究Study on the legal t

800x1131 - 92KB - PNG

明大诰与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98369_简介_作

明大诰与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98369_简介_作

290x289 - 11KB - JPEG

【图】民国天壤阁丛书《明刑弼教录》一册全,

【图】民国天壤阁丛书《明刑弼教录》一册全,

1126x971 - 73KB - JPEG

【图】民国天壤阁丛书《明刑弼教录》一册全,

【图】民国天壤阁丛书《明刑弼教录》一册全,

1100x960 - 162KB - JPEG

皋陶造狱是怎么回事 - 武林网

皋陶造狱是怎么回事 - 武林网

390x480 - 115KB - JPEG

10 明朝的法制.ppt

10 明朝的法制.ppt

1152x864 - 955KB - PNG

-东古文存-内功圆说-纪公求雨言文-明刑弼教录

-东古文存-内功圆说-纪公求雨言文-明刑弼教录

658x354 - 12KB - PNG

中华法系的价值与中华法系的重塑 _理论综合

中华法系的价值与中华法系的重塑 _理论综合

400x328 - 93KB - JPEG

明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有什么样的特点? - 人文 -

明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有什么样的特点? - 人文 -

440x280 - 83KB - JPEG

明刑弼教xyvdr的微博_微博

明刑弼教xyvdr的微博_微博

180x180 - 21KB - JPEG

东北师范法学通论16秋在线作业1.doc

东北师范法学通论16秋在线作业1.doc

794x1123 - 44KB - PNG

中国法制史-明朝法律制度.ppt-大学课件-在线文

中国法制史-明朝法律制度.ppt-大学课件-在线文

1152x864 - 676KB - PNG

明刑弼教jw的微博_微博

明刑弼教jw的微博_微博

180x180 - 18KB - JPEG

简介:明刑弼教:彰明刑罚,以辅助教育,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基本信息发音míng xíng bì jiào详细释义

“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成语例句明刑弼教,道尊老氏。(唐 张说《起义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重庆,400031)论文以“明刑弼教”思想的渊源,以及宋代朱熹对“明刑弼教”思想的创新阐释和明代初期“明刑弼教”思想的现实应用,明代

明,彰明、彰显,弼,辅助、辅弼。 彰明刑罚,辅以礼教。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知道,治国安民有两个武器:一是刑罚惩处的儆戒作用,一是礼教的教化作用。这再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同的只是,在不同朝代,阶级斗争激烈尖锐程度有所不同,统治者运用这两手的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就有所区别。 比如,汉唐盛世,社会稳定,在立法指导原由上就主张宽刑轻典,所谓"德主刑辅"(以首先教化为主,刑罚惩治为辅)、"德体刑用"(以首先教化为本体,刑罚惩处为其服务)、"明德慎罚",就是宽刑轻典的立法原则。 明代朱元璋在元朝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强调"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重农抑商,打击豪阀和为富不仁者,在法制史上留下了严刑峻法的浓重的一笔。后世学者总结明代"重刑罚,轻教化"的立法思想,提出了"明刑弼教"的概念。

明刑弼教网 媒体: 北大学子弑母案 真相大白之前别急着贴标签 据悉,即将于8月2日发行的新单曲《约起来》由内地唱作达人胜屿担纲作曲和编曲、文字功底颇丰的刘恩汛则加盟

出国留学网成语词典工具为大家免费提供明刑弼教,明刑弼教的意思,明刑弼教的故事,明刑弼教的解释,明刑弼教的近义词,明刑弼教的返义词,成语词典大全,供大家学习参考! 您好

《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后以“明刑弼教”谓以刑律晓谕民众知法守法,与教化相辅相成治国。唐 张说《起义堂颂》:“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明刑弼

明刑弼教的解释:语出《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谓以刑律晓谕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辅助教化之所不及。唐张说 《起义堂颂》:“明刑弼

明刑弼教 拼音: míng xíng bì jiào 简拼: mxbj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