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之立_随理唯识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835x1114 - 119KB - JPEG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1114x835 - 164KB - JPEG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1114x835 - 104KB - JPEG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图】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一册中国唯识宗

1114x835 - 118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1008x1181 - 168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999x1181 - 141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930x1181 - 178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969x1181 - 161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953x1181 - 122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891x1181 - 159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930x1181 - 170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945x1181 - 150KB - JPEG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图】【佛教经典】清代精刻本【成唯识论】原

1053x866 - 180KB - JPEG

唯识古学诸论之虚妄分别与三性义探析

唯识古学诸论之虚妄分别与三性义探析

689x474 - 129KB - PNG

雕 版木刻《成唯识论》和刻本 线装五卷5册 大

雕 版木刻《成唯识论》和刻本 线装五卷5册 大

1200x802 - 84KB - JPEG

中国唯识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

分类:唯识与中观 万法唯识,也说明世界万物是如何产生其意义的。也就是说世上的一切事物本身并没有任何

分类:唯识与中观 佛教也把种子的作用力解释为业力,所谓的业力即是作用力的意思,所以种子也称业种。种子

即以唐代 玄奘法师 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识者心之别名。

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

唯识 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 宇宙 万法,皆是能变的心识所变起之境 相,这即是比如好坏对错善恶美丑等等以及给

[[唯识之教] [-万法唯识-[]-遮无外境 [即用显体] (甲子)性 识 之 别[计实唯镜-[清辨]-[俗谛立唯境无识

唯识学它的整个唯识的思想,它虽然安了八识,祖师把它会成三类:第八识的异熟、第七意识的思量—自我意识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从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