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中国经济或将率先复苏

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虽然一季度宏观经济出现较深幅度下滑,但远好于此前预期。”记者昨天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获悉,尽管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滑6.8%,但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兜底两个战场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经济韧性得以进一步彰显。同时,报告认为,疫情结束后,我国将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

如何客观看待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报告认为,疫情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沉重打击。由于我国政府对疫情高度重视,在暴发初期就采取了坚决果断的防控措施,无论是疫情暴发程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全球各国中相对较低。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来看,全球经济增长2020年将会下降3%;其中发达经济体下降幅度将达到6.1%,美国下降5.9%、欧盟下降7.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下降1%;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是1%的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IMF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9.2%。

同时,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历来具有极强的韧性,在多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都有较好表现。其中,2008年在战胜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至2019年间,我国的GDP总量从美国的40%左右上升至67%,差距不断缩小。此报告预估,在全球各国经济因疫情深受重创的情况下,我国在全球的经济份额和经济地位未来还会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相比前两个月,3月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大幅改善。但报告认为,并不能对此过于乐观,因为目前的改善在性质上属于环比意义上的技术性修复。二季度以及未来几个季度,受国外经济衰退的“倒灌效应”叠加国内需求冲击,我国经济还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热议中的“报复性消费反弹”目前尚未出现。3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450亿元,同比下降15.8%,降幅较1至2月收窄4.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8.1%。此外,报告提示,3月份对外贸易的反弹也具有阶段性和暂时性。3月份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相比1至2月份环比出现明显好转。其中3月份实现出口12927亿元,进口11532亿元,当月实现贸易顺差968亿元。但随着疫情在欧洲、美国等地暴发,未来出口可能受到抑制。

存世不到70件,马未都:一朋友20年从未见过汝窑!新书荐评 | 《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发行
热门推荐
  • 缘定今生_缘定今生是什么意思
  • 王者荣耀更新内容_王者荣耀版本更新内容
  • 广德附近有什么好玩的_广德一日游
  • 湘雅医学院研究生院_2017湘雅医学院研究生分数线
  • 唐易康价格_唐易康降糖清毒贴
  • 欧曼洁_欧曼
  • 程序英文简写_护理程序中的英文简写
  • 台湾自由行_台湾自由行自由行
  • 云翔电影_云翔董璇正式离婚:爱过就够了,余生该怎么走?
  • 5月1日天气
  • 丰田锐志2015款报价_锐志丰田2015款
  • 360小游戏中心_360小游戏中心下载
  • 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_不随波逐流的例子
  • qq 浏览器 android x86_qq浏览器
  • 翻译写信用什么软件_翻译用什么软件
  • 靠小区停车场出入口的商铺好吗_小区商铺前停车位
  • 林志颖老婆秀身材_林志颖老婆陈若仪微博
  • 今天有女排比赛否_今天有女排比赛吗
  • 19218611登陆_19218611登陆界面
  • 玩游戏卡顿怎么解决办法_三星a8s玩游戏卡顿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