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曾经想仗剑走天涯

编者按:

刚出道时的卢俊,像一个“提笔为刀、仗剑天涯”的热血少年。如今,已经创业5年,组建团队3年,经历过1次公众号重建的他,更愿意站在C端视角做内容。

近年来,自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卢俊和他的团队如何保持内容优势,他对未来又是怎么规划的呢?

卢俊

Q:如果把创业以来的经历的一切,浓缩为一个词的话,您会想到哪一个词?

A:“熬”。不是指“煎熬”,而是指小锅慢炖的“熬”。

目前创业的状态越来越处于这样一个心态。创业第一年会比较兴奋,从一个人到四个人再到十个人,会有一种开疆拓土、披荆斩棘的感觉。随着公司慢慢发展壮大以后,心态会慢慢比以前平稳。

为什么说是“熬”字呢,第一,公司必须保证这锅汤在一个比较高的的温度,得有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和收益;第二,你也不能让这锅汤“沸腾”,因为“沸腾”意味着失控,这其实是自媒体最近两年必须要把握的尺度。

自媒体算是新兴行业里的新兴物种,我们得保证这个行业在完全规范之前活下来,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今年,我会花很多精力让公司在业务上保持稳定,其次也希望公司在内容层面保持一个合理的范畴。

很多人说我刚出道一两年的那些内容,有一种“仗剑走天涯”的少年热血倾向。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并不是说我老了,或者失去锐气了,而是因为我们知道内容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掌握好尺度,而且完全的情绪化内容生产对用户来说也并不客观和不负责任的。

所以“熬”这个词蛮适合做新媒体行业的这群人。一直要“热”着,不能凉了,也不能烧干了。

Q:所以说您觉得尺度很重要?

A:是的。以前我们觉得一定要上帝视角,一件事情必须盖棺定论地说死。而我们深刻研究一件事情时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真相,或者说真相本身背后存在很多因素。如果以个人的视角来犀利地、独断地评判一件事情,用户很可能会被情绪裹挟,这也导致新媒体被很多人所诟病。太多人在讨论事实,没有人讨论真相本身。

我们公司内部有严格的审核机制、明确的底线和标准,所有的内容都会把控好尺度。事实上,用户也希望媒体能够更加理性地产出内容,他们现在很少为了一些纯鸡汤类的东西而狂欢,两年前也许会有很焦虑的文字在朋友圈刷屏,而现在越来越少了,这意味着用户心智的成熟。所以,整体而言这个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那就必须保持和用户一致的步调,保证我们一直“滚”下去。

卢俊

Q:对于下一个10年,对您个人和您的工作室构想了哪些目标?

A:我们团队创业3年,我个人离职出来已经有5年,这5年来我们慢慢开始做一些非新媒体的内容,或者说我们希望用内容的方式切入到地产这个产业链里,因为我们发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媒体跟用户走得更近,而传统媒体和B端的联系更紧密。这也是今年公司比较大的转型,我们希望能够用内容的方式为C端买房人服务。未来10年,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房地产行业里的纯C端的服务机构。

Q:可以理解为知识付费?

A:知识付费只是一个很小的分子。我认为一个行业进入到平稳期之后,中间商的角色自然就会转换,就像国外从来没有中介,都称作置业顾问。而未来中国房地产也会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除了会为C端用户产出内容,也希望帮助他们找到对应的房子,匹配好更多的项目。

卢俊

Q:如果有机会,您还愿意回开发商吗?

A:机会比较小。首先,大家不要看我做自媒体还算不错,这是两种模式。其实我在开发商公司里属于特别小的一个角色。对于甲方来说,很多事情前期都已经预判好了,我只是一个内部的产出者,而团队会不会接受,领导会不会听都是次要的,因为他们早有预判。你只要根据他的预判产出对应的内容,在会议上显得这件事很正经就可以了。在这样的模式里,我很难突围。

其次,未来的房企也会进入到资源整合的逻辑,对专业模块不会特别友善,如果你有资源,未来拿地会变成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对于专业的维度判断会越来越少,以前专门做第三方顾问的公司都在转型,本质上说明专业的重要程度在降低。

对我而言,如果回到开发商,我又会回到一个特别“小”的状态,不会变成一个很厉害的角色,这是很多地产人共同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都不是会议型的选手,我们不擅长侃侃而谈,我们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比较厉害,不会应酬,即时性沟通和资源整合也比较弱,导致我们在地产公司不会混得特别好。

卢俊

Q:媒体行业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原创和经营,您认为该怎么去平衡呢?

A:这是很多自媒体进入2.0时代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也是很多主流媒体的地方站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原创基本上都是我在产出,用户也比较认可这样的内容和文风。公司做大之后精力就会分散,不管是做新业务还是管团队,时间上的投入一定是降低的。这个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要管理好内容团队,且内容团队的产出内容要在及格线以上。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维度来保证:第一,保证基本的价值观。公司通常会给新人培训基本的价值观,告诉他们用户想看什么东西;第二,在团队内部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公司一周要求上线30篇原创,产出35篇,其中5篇会被淘汰,然后再根据阅读量复盘。

整体而言,通过这两个机制来保证账号的气质跟以前差不多,不过当你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经营,原创的比例一定会降低,因此我们也会做更多的线下活动,比如社群,通过其他方式来稳住用户粘性,很多公众号就是因为用户粘度降低之后无人再看,我们会通过失败的案例汲取经验。

卢俊

Q:近来开发商越来越“唯结果论”,您觉得这种现象对于媒体而言合理吗?

A:这是一个特别正常的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地产广告公司分为两类,一种是“大神”类,能够主导一个项目的广告;第二种是执行类,看时间、效率来决定是否用你。如果未来媒体平台还是依赖于广告费,也会细分成这两类。假如你的投放商要求你要“唯结果论”,这就说明你的内容还没有进入到“大神”类这个级别,否则开发商不会对你“唯结果论”。

到目前为止,开发商没有对我们公司提出阅读量的要求,我们甚至还可以选择哪些开发商进入到我们的名单,这就是仅有的优质内容获得的好处,可以靠这种方式保证优质原创,避免恶性竞争。如果你的内容不够好,则必定会进入“唯结果论”。当然,既然要吃这碗饭,你就不要抱怨,只能靠结果、应酬、性价比来取胜。另一方面,媒体面对这个问题也并非束手无策。媒体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的竞争力只有一个,当然很容易被冲垮。

就好比我们的内容端很强势,但是依然在整合客户的资源,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加更多的壁垒,在未来的冲击下可以活得更好。目前的赛道里,“唯流量论”已经越来越不经好用了,开发商只会问你能够带来多少电话和成交,这也是整个行业在2019年遭遇大“洗牌”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主流媒体的地方站要多增加有影响力的线下活动,加强自己的“名片”效应。

创业的初心虽然很虚,但是十分重要,这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前进方向。我很庆幸,目前为止,我给公司设定的最初方向没有发生偏差。

卢俊

黑豹卢俊再次赴日作战,明晚迎战日本王者原口健飞!王腾暗示:小米轻薄新机将发布,小米9换电池活动即将上线
热门推荐
  • 历史上的曹少璘
  • 车架号查车型_车架号查询车辆维修记录
  • 秦皇岛确诊新型肺炎_柬埔寨发现首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
  •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_小儿股静脉穿刺定位
  • 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教学视频_2017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
  • 万事胜意搭配下一句是_万事胜意上一句
  • 七夕音乐
  • 小苏打洗银器_小苏打洗衣服
  • 网红捐武汉怎么捐的_武汉最新捐款名单出炉!180位明星的捐款额还不如这些网红主播
  • 广西宜州区教师招聘_广西宜州最新新闻
  • 雅思考试费用多少_雅思考试费用
  • kuratas
  • 王者荣耀梦泪上官婉儿玩法_王者梦泪上官婉儿视频
  • google浏览器首页_google手机官网
  • 联欢晚会节目_2018联欢晚会节目
  • 水葫芦怎么发酵_水葫芦怎么种
  • 金星秀2015全集百度云_2015金星脱口秀全集
  • 顶背离
  • 企业风险管理制度_风险管理制度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