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明天小小科学家’获奖者感言

没有读过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也没有择校;他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中成长,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电脑工程师;他获得2004年杭州市中考状元,对地球和物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是张维加,一个学习成绩始终优异的学生。如今, 他已经完成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在英国工作,同时,2012年6月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能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很偶然,但也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非常顶级的科学家们,向他们学习,与他们探讨, 这段经历对我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张维加说。

明天小小科学家官网

杭州第二中学张维加,第六届称号获得者,现供职于英国牛津大学

获奖感言:“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几乎影响了我之后所有的人生选择,如果没有参加活动,我也许就不会从事科研工作,那我的人生轨迹就完全不同了。

明天小小科学家官网

学习成绩优异的“小小科学家”

张维加从小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说他有理科生的思维,他却能一口气将周朝至秦汉的历史大事件背出, 他写的诗《颂古风》还曾在省内教师节 征文中获得特别奖;说他有文科生的头脑,他又对天文和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 其撰写的论文多次刊登在国际主流科学 期刊上,很多领域内的专家都认为十分有学术价值。看起来,这是一个“矛盾”的天才,但张维加也是在素质教育的培 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孩子。 张维加在参加了杭州市中考后,在杭州市三墩中学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绩 进入杭州第二中学就读。刚入杭二中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张维加就向杭二中校长 申请多项课程免试,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己的研究,他的请求得到了杭二中校长的同意。从此以后,张维加就真正投入到了自己的科学研究领域中。 张维加不仅获得了 2006年教育部、中国科协颁发的“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获得了5万元奖学金,他还在同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三名。也正因 为这个奖项,他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资格。在这之后的2007年,张维 加正式进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进行本科的学习。

“我对物理和地学十分感兴趣,这也是后来我选择了北大物理专业的原因,同 时还学了很多地学的课程。现在在英国做科研,从事的是航空探测与航空遥感类 的科研工作,这也自然而然地将我的爱好和专业结合在了一起。兴趣与工作能够 兼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张维加说。 他说,虽然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机缘实属巧合,但也是自己 精心策划的一个成长环节。因为评审和参加指导的老师都是大师,例如北大的潘 懋老师、王长平老师等等,很多都是北大的院长,这是其他比赛没有的“规格”。“明 小”不仅是一个比赛,更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参加这样的比赛收获的也不仅 仅是成绩,更是一种科研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珍贵的学习过程。学家”奖励活动让张 维加至今记忆犹新,学习压力对于他 来说从来都不是主要矛盾。

明天小小科学家官网

在比赛中施展才华

张维加在地球物理学科的天赋很早就体现出来了,当他决定向杭二中校长申请多科目免试时就已经决心要将自己的科研“进行到底”。他利用高中学习生涯中两年的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在高二时写下了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于生命进化的研究—super collision理论与计算证明》,也正是这篇论文让张维加获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 的称号。从学术角度来说,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说,一个高中生提交的论文,也让很多浙江教授不能在第一时间看懂,足以见学术深度。

张维加说,平时没有进行过任何奥林匹克的学习,一直致力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科研探索。不过,他常常会参加一些学科或科技比赛,除了“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和“青创”以外还有化学竞赛等等,并都取得了好成绩。

参加活动最初的选题灵感来源于一次文献整理,但由于整理的资料并不集中,所以也只在张维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模糊的轮廓。后来在自己的科研探索中,这些理论和研究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框架,之后逐渐完善、矫正假说,也就产生了后来参加活动的选题。

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张维加就像找到了自己的一片“森林”一样,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因为之前参加‘青创’时已经获得了北大本科的保送资格,所以不用参加高考,不用面临学习与科研的冲突。所以那时学校和老师十分支持,不仅批准了足够的科研时间,学校还单独为我配备了导师和电脑。父母也很支持,将我的生活照顾得很好。”张维加说。

根据他的回忆,在比赛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潘懋老师和王长平老师。在答辩过程中,潘老师问他最早的板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他十分自信地回答说23亿年前。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并不是一个基础问题,当时也没有确定答案,是很有争议的。张维加说,之前地学家一般只能追溯到5亿年前的Gondwana,就在他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前两年才有文章报道发现了23亿年前的陆核。但当时还没有获得广泛共识,所以他的回答是有风险的。

“在上大学之后,潘老师还经常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现在我身在国外,很想念潘老师,他是我一直挂念的几位老师之一。”张维加说。

明天小小科学家官网

继续行走在科研的道路上

尽管这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于生命进化的研究》的论文是在高中阶段完成的,但影响力却持续到了今天。“我的关于寒武纪撞击的假说这篇论文有很多支持我观点的朋友们,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MAPCIS项目,就是为了去寻找当时我预研的撞击痕迹的。不过,要真正验证或否决我当时的理论可能还需要很多年。”

参加比赛的成功成为了张维加进行下一步科研的又一个激励。2010年,当时21岁的张维加又完成了一项课题,课题成果刊登在《科学通报》上,这是由他自己领导的课题组。哈佛大学该领域专家Willie Soon 教授专门发来邮件评论这篇论文的贡献和意义,并在邮件中称:“十亿个人中才能出现一个张维加……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意识到这一点。”

2011年3月,张维加发表了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欧洲物理杂志》)封面文章,文章中写道:由于地球内部的核幔耦合,地球远古曾经出现过自传加速的现象。Dr. Richard Holme(利物浦大学海洋和生态科学家)称:“这是一篇令人着迷的论文,其结果本身的美丽即使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依然是让人着迷的。”

张维加说,“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对自己的科研道路影响很大,自己对现代科研的认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而且当初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对他影响至今。回忆起参加比赛的那段日子,犹如昨天的事一样,“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每一天都如金子一般珍贵。如今自己工作在科技研究的第一线,但回想起当初‘明天小小科学家’的称号还十分怀念,这是一个可爱的称号。”

浩天教育赛事辅导课程

▶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 清华大学”登峰杯“大赛

▶ HiMCM美高数学建模大赛

▶IMMC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

▶ 丘成桐数学竞赛

浩天教育研究性学习——科研创新定制化课程,在科研导论和学科基础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导师团队的启发、引导,科研和项目指导,帮助中学生获得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课程将帮助学员体悟到创新的内涵和本质,深入了解某些学科方向;学习成果将转化为论文、专利,以及参加国内重要的中学生科创竞赛,增强升学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潜质。


大坡袁氏历史记忆-道光丙申年袁宗清《修谱原序》青海未来最吃香的城市:玉树、果洛落选,不是海东,也不是海西!
热门推荐
  • 嘉定区马陆镇天气预报_嘉定马陆镇春晚2019
  • 52度杯 创意_山东省学院创意杯
  • 萧山明年哪里会拆_杭州旅游必去景点
  • coach货号查询_蔻驰编码查询系统
  • 微信自动扣费怎么开启_怎么解除微信自动扣费业务
  • 足球国家队员怎么选拔_足球进国家队相当于考什么层次的大学
  • 微信值机是什么意思
  • 动力环境监测_24小时胃肠动力监测
  • 苏宁快递电话客服电话_苏宁快递人工客服电话
  • 恋雪wx1821_战恋雪 庆国
  • 牛津译林英语一班第八单元一班教学设计
  • 全科医学论文_2017全科医学合理用药知识
  • 马自达6新睿翼_马自达cx4
  • 中国教育考试网教师资格证_www.ntce.cn
  • 被钢管砸了怎么办_出租车拿钢管砸奥迪车
  • 大西洋鲑鱼和虹鳟鱼_大西洋鲑虹鳟鱼价格
  • 未来概念车视频_人工智能概念视频
  • 技术授权:浦东发展信用卡快速发展背后的核电
  • 顺铂渗液图片_药物外渗手的图片
  • 曼谷好玩的地方推荐_曼谷哪里好玩的地方